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朱正标老师:学生的寒假
朱正标de博客:一标多本
朱正标de博客:走出历史
朱正标de博客:我们历史
朱正标:给学生布置的四
朱正标:读李华老师《碰
最新热门    
 
朱正标:高三历史复习文本研读策略

时间:2009-10-18 17:05:30  来源:朱正标
 

 

注:本文发表于广西《求学》杂志2006年第12期

 

高三历史复习文本研读策略

江苏省洪泽中学  朱正标

 

    高三历史学科进入复习阶段后,历史学习主要由三个板块构成,即研读教科书,准确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框架;认真听课,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学习活动,解决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提升历史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各种形式的试题训练,一方面检测复习的效果,另一方面不断提高考试技巧。本文依据笔者历年高三历史教学的经验,结合近年来高考命题的走势,从历史教科书等文本研读的角度入手,对于高三历史复习作一个策略性分析,供同学们参考。

 

虽然目前的高考命题以能力立意为主,高考历史科考试大纲为此规定了考生必须具备的10条能力要求。但高考对能力的测试,归根到底是建立在《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知识范围内。从历年高考考试大纲的编制来看,大纲所规定的考试内容基本上不外乎目前课本的知识点。如果说,学生在理科学习上要通过大量的习题训练来实现解题技能的提升,那么,文科学生在历史学科的学习中,则要牢牢把握课本的知识点。

 

另外,考生的考试能力主要通过反复阅读教科书逐步形成。如果在新课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历史教科书中初步建立感性认识的话,那么,在高三历史复习过程中,关键在于通过阅读教科书形成对历史文本的认识与理解,进而形成解读、阐释历史文本的能力。下面,我们结合历史教科书的篇章、10条考试能力要求和典型的高考试题分析高三历史复习过程中的历史教科书的研读策略。

 

 

 

第一,学会宏观把握历史知识框架,形成历史科的主干知识背景。

 

历史教科书所反映的历史在事实上并不完全是历史本身,而是历史教科书编写者根据一定的指导思想对历史的一种叙述与解释。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者透过这种叙述与阐释,向学生传达一种历史观念与思想意识,以便达到一种教育的目的。但是,任何一种历史叙述都是建立在基本的历史知识框架之中,历史知识框架往往成为一种历史叙述与阐释的材料。比如,近代史上的鸦片战争,在初中教科书中相对而言较少的介绍国内国际背景,而在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则详细介绍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的状况与国际状况,其目的在于解释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以及中国战败的原因并据此说明“落后就要挨打”道理。

 

而我们如果认真研读中国近代史教科书会发现,教科书透过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以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史实的介绍,意在从宏观上说明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一部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并进一步说明中国的落后是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当局腐朽无能造成的,以及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同样,依据这样的史实可以看出,近代中国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不屈的抗争史,并进一步说明,正是中国人民的不屈抗争,使得中国没能像印度一样沦为殖民地的。依此,我们发现以下的一个框架:

 

表一:中国近代史(1840~1919)的历史知识框架与历史意识之间的关系表

历史知识框架

历史意识

历史主题与使命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西方列强侵略与清王朝的腐朽造成中国落后,落后就要挨打。

侵略史

独立

 

 

 

 

发展

禁烟运动;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等

中国人民的抗争使得列强没能灭亡中国。

抗争史

《海国图志》;《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中体西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一部向西方学习的探索史。

探索史;

洋务运动与中国资本主义;维新变法与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

中国近代史是中国逐步走向近代化的历史

近代化

考试能力要求:把握历史事实与结论;形成对历史阶段特征、基本线索与发展过程的认识。

 

以高考试题为例,我们看2006年江苏卷第27题:

 

列举秦朝唐朝、北宋、明朝">明朝君权与相权关系的有关史实,揭示其历史演变的总体趋势,并指出其影响。(11分)

 

本题选取的史实是四个朝代君主专制的史实,借以说明中国古代历史在政治领域君主专制不断走向强化的发展过程,要求考生形成的历史认识在于最后一问,即影响。其宏观结构图如下:

 

表二: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关系知识框架与历史意识结构表

历史知识框架

历史认识与结论

历史主题

朝代

君   权

相    权

秦朝

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

在中央设置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丞相有着相当大的权力

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

唐朝

皇权至高无上

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

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北宋

皇权至高无上

在宰相下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

把宰相的职权一分为三,便于皇帝总揽大权

明朝

皇权至高无上

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直属皇帝

皇帝权力空前提高。

总体趋势(结论):君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直至废除

影响(历史意识):君主专制制度走向极端

能力要求:把握历史事实与结论;形成对历史阶段特征、基本线索与发展过程的认识。

 

而上述知识框架又隶属于另一个更大的知识框架,即古代中国中央政治制度,再往上则有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关系如下:

 

 

 

 

 

现行高三所使用的教科书编写体例基本上是通史体例,但是历史叙述的结构从体例上来说多种多样,而目前的新课程高中以模块的形式出现。高考命题是以能力立意,以历史问题作为主题呈现,更加凸现新课程标准中的模块结构。因此,从宏观上来讲,高三历史复习在教科书的研读上更应该注意不同的知识框架的呈现方式,并把这些知识框架作为自己思考历史问题的主干知识背景。一种历史知识结构框架往往隐含着不同的历史观和历史意识。高考命题所谓的能力立意与问题意识都潜藏在不同的知识框架中。再如,在2006年江苏卷中第28题中,则以近代中国不同的土地制度为知识框架,命题的目标指向却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走向。分析如下:

 

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时期,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孙中山的“平均地权”思想,中国共产党1931年的土地革命路线,都提出了解决土地问题的主张。请分别分析三者的性质与影响。(13分)你从中获得什么历史启示?(3分)

 

本题选取的史实主要有三个,形成了一个近代中国土地制度变革的发展脉络。第一问要求考生依据教科书上的结论对三个土地方案进行阐释,而本题的落脚点在第二问,即从中获得怎样的历史启示。这个历史启示就是命题的价值取向,或者说反映了命题者的历史观念与历史意识,就是让考生通过此题明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历史启示的逻辑结构如下:

 

 

 

学生在研读教科书时,从策略上来讲,依据上述分析,重要的是善于对自己提出问题。其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教科书叙述了什么?以及如何叙述的?其意图是什么?以这样三个基本问题激活自己的阅读动机与指向,并在不同的范围与领域研读教科书,形成历史知识框架,进而形成历史问题的主干知识背景。我们以世界史上册《欧洲的启蒙运动》一课为例加以说明。

 

《欧洲的启蒙运动》总共三个子目,第一目是启蒙运动的兴起,第二目是法国的启蒙运动,第三目是启蒙运动的影响。当我们提出叙述什么的问题时,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欧洲的启蒙运动”,范围是欧洲,历史事件是启蒙运动;沿着第一问的思路,第二个问题应该是“什么是启蒙运动?”、“欧洲的启蒙运动是怎样的一个情况”以及“作为一个历史事件有什么样的意义、价值、影响与作用等等”。这些问题都属于“叙述了什么?”或“讲了什么?”、“是什么?”以及“写了什么?”的问题,属于历史知识框架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如何叙述的?这个问题本质上属于阅读策略,用以解读教科书编写者的思路,是为第三个问题即“其意图是什么?”服务的。我们可以想见,不同的教科书编写者,如果持不同的思想意识、教育主张以及课程理念,其意图以及编写思路肯定是不一样的。《欧洲的启蒙运动》叙述方式可以解构如下:

 

表三:《欧洲的启蒙运动》叙述方式分析表

标题

知识框架

具体分析

综合分析

启蒙运动的兴起

①欧洲启蒙运动的背景介绍

②启蒙运动的性质与历史地位

③启蒙运动主要内容

④早期的启蒙运动

综述性的介绍。具体解释了欧洲启蒙运动的背景,体现历史的因果关系;从性质与历史地位回答什么是欧洲启蒙运动,凸现与文艺复兴运动的关系;概括了欧洲启蒙运动的主要内容;通过对英国启蒙运动介绍,一方面形成与文艺复兴运动的联系,另一方面也显现法国启蒙运动高潮是有历史延续性的。

从内容与结构上,欧洲启蒙运动的叙述方式,遵循了“背景——内容——影响”的模式。在背景的叙述方式上,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内容的介绍上,注意宏观总揽与微观聚焦即一般与特殊相结合以及共同点与差异性相结合的原则;在影响上首先遵循“社会意识反作用社会存在”原理,按照即时影响到深远影响以及“欧洲——法国——世界”这样不同时空领域方式介绍。

法国的启蒙运动

①背景介绍

②在欧洲启蒙运动中的地位

③概况

④具体介绍

聚焦性重点介绍。一方面介绍法国启蒙运动的背景,同样显现其因果关系;在概括性介绍后,分别介绍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张。

启蒙运动的影响

①启蒙运动对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作用。

②法国启蒙运动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③启蒙运动的世界影响。

综合性的影响介绍。既有整个欧洲启蒙运动的作用介绍;也有法国启蒙运动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同时通过对世界影响的介绍,显现思想运动的影响的深远性。

 

从编写意图上看,由于本课基本上按照唯物史观“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原理来编写的。所以,通过本课的学习要让学生理解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带来欧洲思想意识的变化,同时,启蒙运动也反作用于欧洲社会,为欧洲社会变革即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提供思想基础。由此说明欧洲相关的资产阶级性质变革是有着深刻的思想背景,以及资产阶级政权的政治构想源于启蒙运动。

 

根据上面分析,在复习这一课需要掌握相关的欧洲启蒙运动的知识框架;能够理解欧洲启蒙运动以及法国启蒙运动的原因以及产生的影响;能够比较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英国与法国启蒙运动、法国不同思想家的主张的异同点。在2006年高考江苏卷第29题中考察考生主要是两点,其一,启蒙思想家的思想;其二,是启蒙思想的影响。其难度值是很低的,基本上识记与简单的运用能力。

 

作为宏观的分析,要学会分析不同历史知识类型的叙述模式,构筑历史知识框架,形成解决历史问题的主干知识背景。

 

 

 

第二,了解微观分析历史叙述方式,注意历史史实与历史结论之间的关系。

 

历史叙述的基本元素是历史概念与历史命题,其构成基本上由基本史实与基本结论两部分组成。运用的方式包括列举、说明、归纳、概括、比较、分析、综合与论证。逻辑上强调因果关系与时序关系。对于重大的历史命题还强调历史变迁的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下面我们从研读历史教科书的角度解读这些关键词,侧重于历史命题的基本特征以及内在逻辑结构的分析。

 

首先,有必要对历史概念与历史命题作简单的了解。

 

历史概念包括单一的史实概念与普遍的史论概念,单一的史实概念包括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文献、典章制度、政策等。史论概念往往不为历史科学所特有,往往涉及其他学科,比如政治类的革命、国家、国际关系;经济学类的贸易、关税、通商、技术等,文化类的文学、艺术等,哲学类的存在与意识、内因与外因、主观与客观、必然性与偶然性等。每一种历史概念都有着其自身的内在结构,比如历史事件包括原因、过程、结果与影响等,历史人物包括活动的时代背景、言论与活动、对历史发展的影响等。史论性的概念往往是由众多的历史史实抽象形成其基本特征。

 

历史命题往往是对历史现象的结论性的表达,历史命题一般由史实、结论与论证逻辑三部分构成。比如,鸦片战争是英国蓄谋已久发动的的一场侵华战争。这个命题的关键点有两个,其一是“蓄谋已久”,应从英国发动战争的动力与谋划的过程论证战争发动的必然性;其二战争的性质是侵略性与非正义性战争,应从史论性概念“战争”定性标准与具体史实相结合进行论证说明,即何为侵略性与非正义性战争,然后用鸦片战争发动以及战争过程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证。

 

其次,从史论结合的角度分析历史命题的基本特征。

 

在教科书的叙述文本中,基本上有两部分组成,即历史史实和基本结论。前者强调对历史本身的客观描述,强调客观性与价值中立,逼近历史的真实。离开历史的真实,谈不上说是历史。后者是历史的叙述者对历史史实所作出的价值判断,体现历史叙述者的主观意识。正常情况下,要求历史叙述者在下结论时依据史实保持客观的价值中立,尽量避免一种情感上的偏向导致对历史作出错误的判断。历史史实与历史结论通过论证逻辑形成内在关系的表达就构成一个重要的历史命题。

 

比如,在《中国古代史》第二章第一节秦朝的统治第一目中有这样的一句结论,“秦王嬴政即位时,统一条件基本成熟。”,这是一句结论性的判断。其判断是基于以下基本史实的描述:“那时,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民族之间、地域之间联系不断加强,为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基础;春秋战国长期战乱,给社会经济、人民生活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统一;秦国变法比较彻底,国富兵强,实力超过其他国家,具备了进行统一战争的条件。”而这一目的最后一段文字是对“秦朝的统一”这一历史事件的评价,基本上都是由结论性语言组成。这些结论都是由众多的历史史实作为支撑形成的。其逻辑结构如下:

  

史实

分论

总论

秦的统一

史实

结论

具有划时代的伟大历史意义。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称雄的战乱局面

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为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各族人民的安定生活和相互交往,提供了有利条件

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在高考试题的分析与解答过程中,学会运用这种史实与结论相结合的历史叙述方式。比如前文提到的2006年高考江苏卷第28题中关于“历史启示”问题。就是要求考生能够从《天朝田亩制度》、平均地权与中共1931年土地革命路线这些关于土地问题的史实中得出相关的结论。再如,2006年高考天津文综卷第40题第(5)问:“依据材料二,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及给我们的启示。(5分)”实际上要求考生在阅读材料二以后作出两个结论性判断,其一是对美国经济特点作出相应的判断,其二是从中抽象出经济发展规律性的判断。分析如下:

 

历史史实

历史结论

美国经济特点

给我们的启示

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美国重点开发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科技产业。1993年到1999年对信息产业的投入占总投资的45%。1995年到2000年,美国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30%,传统的住房建筑业和汽车业的贡献率分别降为14%和4%。90年代末,美国与信息产业直接有关的部门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达80%。

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成为主导产业,取代传统产业成为美国经济新的增长点,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重视科技创新,加大投资力度;调整产业结构

 

在历史材料解析试题中,有着大量的第一手和第二手材料。有的材料单一型的史实描述或结论,有的材料是史实与结论相混合的。对于单一的史实型的材料主要看是否符合历史本身的事实,对于史论结合的材料,不但要注意史实是否符合历史客观实际,还要看结论是否正确,结论的形成是否符合逻辑推理。

 

上述美国经济题就属于单一型史实描述型的材料,试题已经假设该材料是符合客观实际的,要求考生据此得出关于美国经济发展特点的结论。如2006年高考江苏卷第26题材料三:“西欧……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一次演说”,这是一段第一手材料。材料中的尼克松总统的结论是“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这个结论的依据是“西欧……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论证过程是与二战结束时相比,这个结论以及论证基本上是正确的。从整个试题来看,命题者的意图是据此来进一步论证欧洲走向联合所产生的影响。

 

 

 

第三、历史叙述的最基本逻辑结构——时序关系与因果关系。

 

目前的高考虽然不再要求考生记忆具体的历史年代,但是,作为历史的叙述,时序关系是历史叙述首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在历史叙述过程中,时间的表达方式具有多样性。一个历史人物、一个历史事件,往往都会成为时间的表达方式。用历史人物表达时间诸如毛泽东时代、拿破仑时代;用历史事件表达时间,比如五四运动时期、大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前后等等。当然,具有标志性的历史年代,往往也包含很深刻的历史意义,比如,中国近现代史上的1840年、1919年、1949年、1978年都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在历史材料研读过程中要特别给予注意。

 

在教科书的研读过程中,对于历史事实的把握,我们首先要关注历史的时序。比如,在世界史上,两次工业革命时序上有着差异,影响因而完全不一样。第一次工业革命时,几乎所有的发明都始于英国,然后向欧洲,进而向美洲,再向亚洲等地区扩展,其结果是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发展水平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但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欧美众多国家几乎是同时发生。其发展水平则主要取决于那一个国家更加注重于新技术的使用。

 

对于重大的历史事件与历史现象的把握,要注意其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不同阶段,其进程及其表现出来双方态势完全不一样。中国的抗日战争也是如此。再比如,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民主革命,在不同历史时期,由于中国社会矛盾的变化,直接影响中共的政策制定及其斗争策略的变化。这里的时序特征往往隐含众多的变化因素,影响着历史进程的发展。

 

我们可以看出,时序问题在历史的叙述中值得关注的有两个取向,其一是同时代的横向历史比较,其二是纵向的历史发展进程的特征以及基本线索。比如,2000年高考全国卷第43题:“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法两国已形成一套较为健全的议会民主制度。请分别说出这时俄国和日本政治体制是怎样的,(2分)与英法的主要差异是什么?(2分)从这四个国家由封建主义过渡到资本主义所走的道路,造成这种差异的历史原因。(9分)”。此题是同一历史时期的横向比较。上文提到的2006年高考江苏卷第28题是关于土地政策问题在纵向比较中不同阶段的特征与发展基本线索。

 

除却时序关系,历史叙述的另外一个基本逻辑就是因果关系。这里不再论述。

 

(朱正标老师博客的地址:http://blog.cersp.com/userlog/115/index.shtml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