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张炎林:《民族国家》教
张炎林:《三权分立》教
张炎林:《公民社会》教
张炎林:《市场经济》教
张炎林:《国际经济关系
汉林博客:试论历史课程
推荐:张炎林老师的历史
汉林博客:工业革命
张炎林:“国际组织”教
最新热门    
 
张炎林博客:文学说课

时间:2009-10-18 17:05:35  来源:张炎林
 

张炎林:文学说课
 
    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

     张炎林老师的历史博客     

一、 一点说明

  
文学这一课是通过典型作家和典型作品以点带面的来展示中外文学的发展概况,根据我以往的教学经验,上完这一课,学生往往也只能记住一些分散的知识点,缺乏对中外文学的整体把握的意识。通过反思,我觉得可能跟我过于拘泥教材有很大关系,有鉴于此,我决定自己开发文学这一课课程资源,即将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一个专题的形式来进行课程资源开发。由于说课只说一节课的内容,我所准备的内容只选取了中国古代文学。之所以要自己开发课程资源,除了上述的理由之外,也是自己领会历史二期课改精神以及结合自身特点思考的结果。二期课改精神要求历史教师要有主动的开发课程资源的意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就是“大教材观”意识,所以在尊重教材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自觉开发课程资源是新形势下历史教学的需要。从我自身来讲,我非常热爱古典文学,有相当的知识积累和沉淀,开发相关的课程资源有一定的基础。

二、 在文明史的视野下理解文学

人类在求生存求发展的过程中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也留下了灿烂的精神文明成果,文学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文学是对情感世界的生动体现,文学家通过丰富的文学意象来表达自己对于自然、社会、人生的情感体验,能够生动的反映一种文明的特点。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文学家的创造素材来源于丰富的社会生活,但是他们的作品往往不止是对现实的描绘,更寄托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其最终的目的无非是完善人自身以及促进社会良性发展。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文学瑰宝是各个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握一种文明不可或缺的部分。文学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因此要完整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必须充分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及作者的生平。

三、 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诠释:

由于我以中国古代文学为专题来开发课程资源,而教材只是选择了屈原的楚辞加以介绍,显然无法让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形成一个整体的认识,所以对教材知识加以补充是十分必要的。我觉得需要补充古代各个时期的典型的文学,其中包括汉赋和唐诗;宋词和元曲以及明清小说。这是基本的史实的补充,此外,还要深化对史观的认识。对于文学而言,在了解古代文学流变的基础上,要理解文学具有时代性,文学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各个时代都有体现其时代精神的文学作品;文学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有一定的历史真实性;文学史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最后,还要加强对学生史学方法的培养,对于这一课而言,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文学同样具有史料价值,“诗史互证”,“文史互证”,是了解历史、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

四、 对教学对象的分析以及我的教学理念:


我校是郊区普通学校,学生的个人能力在全市应属于中下水平。但是就本区而言,我校学生在普通中学当中是出类拔萃的。我校还开设了历史拓展型和研究性课程,学生有一定的研究问题的能力。学生对历史有一定的兴趣,具有较强的理性思维能力。一部分学生知识基础比较扎实,课外知识比较丰富。

我的教学理念知识是基础,能力是关键,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最终落脚点。历史学科是典型的人文学科,对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汉代司马迁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到清代章学诚的史才、史学、史识和史德的统一都表明了史学大家对史学情感教育功能的重视。

 

 

五、 教学资源的选择:
 
图片资源:一些历史上重要文学家的肖像,如李白和杜甫;一些著名作品的插图,如红楼梦等;还有一些关于文化名人的纪念性的邮票。
文献资源:一些经典名作的节选;能够突出反映文学与时代关系的作品,如选取盛唐和晚唐的代表作品;还有一些关于文学与社会关系的经典论述,如王国维的“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论断;能够体现文学史料价值的作品,如杜甫的“三吏”、“三别”。

六、 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概况;理解文学的时代性。
    
能力目标:通过对文学时代性的分析,培养学生具体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文学史料价值的分析,学会以史学的眼光来看待文学作品。
    
情感目标:通过对古代经典作品的学习领略我国光辉灿烂的文学风采,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审美情趣;通过对具体作品的探究,明白文学是时代的产物,体现了时代的精神。

教学过程:

导入:

通过幻灯片出示一则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请学生说出名句的作者是谁?从而引出文学新课。

1.以幻灯片的形式展示我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的经典作家和经典作品。

包括《诗经》与《楚辞》;汉赋与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明清小说,比如楚辞重点介绍屈原,唐诗重点介绍李白和杜甫;明清小说重点介绍四大名著;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对这些知识不感到陌生,同时也能突出重点,有的放矢。

2. 文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代表文学样式,都反映时代精神。首先出示王国维的一段材料: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提问:王国维的这段论述说明我国古代文学有何特点?经过前面的学习以及老师提示,学生应该可以答出: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突出的文学样式,都创造了自己的文学高峰。

        
3. 文学是一定的历史条件的产物,反映了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风尚。出示一组盛唐诗人的诗歌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李白《庐山谣》)

让学生品味这组诗歌,归纳他们的共同之处,并分析原因。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指出:盛唐诗歌的整体风格是博大雄浑博大、雄浑、深远、超逸;充沛的活力、创造的愉悦、崭新的体验;从中折射出唐朝经济的繁荣,国力的强盛以及社会观念的开放性。

接着出示一组晚唐诗人的诗歌: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贾岛 

品读这一组唐诗,有一种共同的基调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基调?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以上这组诗歌有一种萧条、哀愁的基调,产生这种基调的主要原因是晚唐政治动乱,社会凋敝在作者心中的投影。

 

 

出示有关话本的史料:

材料一:
《东京梦华录》记北宋汴京的瓦子说:“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内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纳数千人。”


材料二:
《醉翁谈录》说:“说国贼怀奸从佞,遣愚夫等辈生嗔;说忠臣负屈衔冤,铁心肠也须下泪。讲鬼怪,令羽士心寒胆战;论闺怨,遣佳人绿惨红愁。说人头厮挺,令羽(当作武)士快心;言两阵对圆,使雄夫壮志。谈吕相青云得路,遣才人着意群书;演霜林白日升天,教隐士如初学道。童发迹话,使寒门发愤;讲负心底,令奸汉包羞。”

材料三:
话本原是“说话”艺人的底本,是随着民间“说话”伎艺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学形式。从敦煌发现的资料看,唐代已出现话本;但到宋元时代才渐趋成熟。在宋代汴京、杭州等工商业繁盛的都市里,为了市民的娱乐,各种瓦肆伎艺应运而生。“瓦肆”即“瓦子”或“瓦舍”(注:《都城纪胜》:“瓦者,野合易散之意。”《梦粱录》:“瓦舍者,谓其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这有助于我们对瓦舍中各种伎艺演出时情况的了解。 

然后提问:从材料一和材料二可以看出宋代话本演出有何特点?从材料三可以看出为什么到了宋代话本文学变得十分流行?很显然,宋代话本的流行与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文化的繁荣有密切关系。

4. 文学在一定程度时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所以文学作品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唐代的著名诗人后人都给了他们一些称号,如李白是“诗仙”,李贺是“诗鬼”,杜甫是“诗圣”,其实杜甫除了诗圣之外,还有一个称呼叫“诗史”,为什么杜甫会有这样一个称呼呢?原因是杜甫的诗真实的记录了他所经历的一段非同寻常的历史际遇。出示杜甫的诗作: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潼关吏》

寂寞天宝后,国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无家别》

提问:从杜甫的这两首诗作你能得到怎样的历史信息?

学生看出安史之乱给当时中国社会带来的深重灾难,这些作品对于了解安史之乱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文学并不等同于历史,文学有一定虚构成分,需要科学的对待。

蔡元培《石头记索隐》认为《红楼梦》是关乎政治的:
   
“《石头记》者,清康熙朝政治小说也。作者持民族主义甚挚,书中本事在吊明之亡,揭清之失,而尤于汉族名士仕清者寓痛惜之意。当时即虑触文网,又欲别开生面,特于本事以上加以数层障幂,使读者有横看成岭侧成峰之状况。”并赞同书中“女人皆指汉人,男人皆指满人”的看法。因为贾宝玉说过,女人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而“汉”是水旁,满人亦称“達達”,而“達”字起笔为“土”。

大家赞同蔡元培先生关于红楼梦的解释吗?为什么?
很显然,蔡元培先生过于牵强附会,把文学作品等同于历史了。但是红楼仍然有她的历史价值,就是这部小说对于我们了解明清之际的社会生活很有帮助。

七、 个人设计学习训练:
    
由于是自己开发课程资源,而学生的学习训练是课程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反馈学习效果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我自己设计了这一课的学习训练。自己设计学习训练有一大好处就是对自己学生比较了解,设计的训练可能更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

 

 

1.农历五月五号是端午节,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传统节日之一,相传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对我国古代文学发展做出的最大贡献是(    )

A 他开创了我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
B 他开创了崭新的文学体裁——楚辞
C 他的作品充满了爱国主义的精神
D 他的作品里充满了英雄主义气概

2. 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下列明清之际的文学作品中史料价值最高的是(    )
A 《西游记》        B 《封神演义》      C《三国演义》     D《牡丹亭》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著名诗人闻一多曾说:“一般人爱说唐诗,我却要讲‘诗唐’,诗唐者, 诗的唐朝也。”(《闻一多说唐诗》
(1) 闻一多“诗唐”说的含义是什么?


材料二:胡应麟说:“甚矣,诗之盛于唐也!其体,则三、四、五言,六、七、杂言,乐府、歌行、近体、绝句,靡弗备矣。其格, 则高卑、远近、浓淡、浅深、巨细、精粗、巧拙、强弱,靡弗具矣。其调,则飘逸、浑雄、 沉深、博大、绮丽、幽闲、新奇、猥琐,靡弗诣矣。其人,则帝王、将相、朝士、布衣、童 子、妇人、缁流、羽客,靡弗预矣。”(《诗薮》外编卷三)
(2) 唐代诗歌兴盛的表现在那些方面?

     (3)简要说明唐诗的繁荣与当时时代的关系。


梦中禅老师的历史博客
http://blog.cersp.com/userlog3/71305/index.shtml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