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研究 >> 正文
孙显林:如何做好初高中
张汉林:多元智能理论与
陈丛林:激活历史课堂教
张汉林:再论“过程与方
张书林:我们对未来高中
董丛林:对“从鸦片战争
张汉林:高一历史新教材
张炎林:《三权分立》教
张炎林:《公民社会》教
张炎林:《市场经济》教
最新热门    
 
张炎林:《民族国家》教材解读

时间:2009-10-18 17:22:00  来源:张炎林
 

民族国家

 

一、知识结构

见页末

二、文明史视点

 

民族国家是近代出现的一种历史现象,是近代国家制度确立的前提。民族国家是相对于分立的地方自治政权、君主国以及形形色色的古代的或近代的专制国家而言的。在西欧,民族和国家同步形成,国家的领土与民族的居住范围是一致的,通过文化和政治上的整合,民族与国家重合,即形成了民族国家。中世纪的欧洲实行封建制度,大大小小的封建主形成了封建割据的局面,国王的权力还要受到教会的制约,人们的国家意识淡薄。到了中世纪的后期,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市场经济的扩张需要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加强中央集权也就成为必然,国王的权力开始加大。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民族国家建立以后,对内加强王权,消除地方割据势力,取消关卡,大大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对外加快殖民扩张,掠夺大量的财富,这些财富又作为资本注入国内,这就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同时,新航路的开辟和以后的殖民扩张客观上打破了世界孤立隔绝的状态,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是与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密不可分的。在资本主手工工场阶段,欧洲国家殖民的主要方式是赤裸裸的掠夺黄金和财富,给当地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到了工业革命之后,列强的势力大大增强,扩张的范围越来越大,并且主要是为了争夺原料以及商品销售市场。列强的殖民破坏了这些国家的政治独立,造成了经济过于单一的结构,民族文化也受到严峻挑战,所以遭到了亚非拉地区的激烈反抗,爆发了大规模的革命和起义。其中拉丁美洲的独立革命取得了巨大成功,一批国家宣布独立;而亚洲的民族起义多以失败而告终,但也沉重打击了列强的殖民统治。

 

 

 

 

三、重点解析

 

1.为什么中世纪的欧洲没有出现民族国家?

 

民族国家是在近代开始出现的,为什么在漫长的中世纪,没有出现民族国家呢?这主要跟两个因素有关:一是封建制度形成地方格局的局面,二是基督教无所不在的影响。

 

君封臣关系的兴起也是起源于一种保护与被保护。但与一般农民的委身依附不同,君封臣关系的形成当以依附不再以牺牲自由为代价作为标志。此时,许多自由人加人到依附者的行列,得到保护当然是其重要的理由,但为了出人头地、提高身份地位则是更为重要的原因。君封臣关系的结成有一套独特的仪式,即合掌礼、亲吻礼、宣誓礼。前二者被统称为臣服礼,但最初两种仪式是单独进行的,并未结合在一起。行臣服礼时封臣要脱帽、下跪、解下所佩带的武器、把双手放到君合拢的手掌中,说“阁下,我是您的人了”,这就是合掌礼。通过这些礼仪,领主和附庸形成依附关系。封臣可以从封君那里得到一块土地,称为“采邑”。领主要对附庸奉行公正原则,要尽力保护附庸;同时附庸要效忠领主,并且对领主有服兵役的义务。通过分封采邑,组成了各级贵族的领主附庸网络,下级附庸只对他的上一级领主负责。这样造成的后果是君无法控制地方上的附庸,人们只对上级领主效忠,而不知对君效忠,民族意识极其淡薄。

 

基督教是中世纪欧洲民众普遍信仰的宗教,对社会的控制无孔不入。罗马教皇通过教会控制地方,经常干预世俗事务,从而引起了教权与王权之争。教权与王权的斗争冲突在德国表现得最为突出。斗争最初表现在圣职授予权问题上,后来渐渐发展为神权与君权的之争。帝国皇帝亨利四世与教皇格里高利七世是斗争的主要人物,格里高利所要做的是否定德国王权的主要支柱--教会私有制。按教皇的意见,任命主教、修道院院长这样的圣职权力在于教会而不在世俗的政权,哪怕是德国皇帝也不行。而享利为扩张王权则努力让这些职位的人选为自己的亲信或支持者。1076年斗争达到顶点。亨利在帝国会议上宣布废黜教皇格里高利,反戈一击的格里高利对亨利处以开除出教的绝罚,造成帝国境内的巨大混乱。教堂宣布停止亨利在德意志和意大利的统治权,解除所有臣民对他的誓言,开除亨利出教。于是德国教俗贵族很快形成了强大的反对亨利的势力,并与罗马教皇结成联盟。这种局面是亨利所不愿看到的,于是他不得不谋求与教皇的妥协,故有10777年 1月25日的卡诺沙之行。教皇接受了亨利的仔悔,撤销了对他的绝罚。教皇英诺森时期(1198-1216)教皇的权力达到顶点。他不仅干预德国的事务,操纵皇帝的废立,其他如法国国王菲力普•奥古斯都、阿拉贡国王彼得、葡萄牙国王桑乔、英国国王约翰等都屈服于他的意志之下。英诺森的教义是:"主交给彼得治理的不仅是教会,而且是整个世界。"由此可以看出,在中世纪罗马教皇拥有极高的权利,西欧各国君主的权利仰仗于教会和教皇,这样很难实现国家的统一,民族国家的形成也就无从谈起。

 

 

2. 如何看待殖民主义的双重使命?

所谓破坏性使命,当然是指对亚洲式也就是前资本主义的旧社会结构的破坏。西方殖民者在进行这些破坏性活动时,给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来了空前的灾难。这种灾难和破坏性是多方面的,是最残酷的一幕。

所谓建设性使命就在于它实际上对东方社会进行了资本主义的改造。殖民者的统治和剥削,在客观上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向西方式的资本主义社会转变创造了客观前提。尤其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的传播,冲击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相对落后的政治、经济体制。

上述情况说明,近代殖民主义曾充当了历史发展的不自觉的工具。当然,它的双重历史作用并不是同步进行的。它首先体现出来的是破坏性,而且持续的时间很长,表现很残酷。它的建设性则往往是较后的一段历史中才表现出来的。一般就来,到19世纪中期以后或更晚一些时间,东方国家才出现民族资本主义,而且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使这些国家迈向了现代化。

 

 

四、巩固训练

 

 

1.在中世纪,民众应忠于国家是无人知晓的,大多数人欧洲首先认为自己是基督徒,然后是某一地区的人,最后才是某个国家的人,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 当时的居民愚昧无知,缺少文化

  B. 当时的欧洲没有国界,往来自由

  C. 当时民众民族意识十分薄弱

  D. 当时教皇是唯一的统治者

2 .1337到1453年,英法之间爆发了“百年战争”,对这场战争的影响表述不当的一项是(  )

  A. 英国惨败,法国成为欧洲霸主

  B. 激发了两国人民的民族意识

  C. 使两国的疆界逐步明确

  D. 加快了两国成为近代民族国家的进程

3. 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最终中国战败,接受不平等条约。从文明史的角度来看,英国和中国之间的冲突是                      (  )

  A. 海洋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冲突

  B. 进步文明与野蛮文明的冲突

  C. 开放文明与保守文明的冲突

  D. 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冲突

4. 促使中世纪的欧洲有封建割据到形成民族国家的关键因素是       (  )

   A. 罗马教皇权力的衰落

   B. 世俗国王权力加强

   C.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 民族语言的形成

5. 1588年,英国海军在英吉利海峡战胜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这场冲突产生的根源是(  )

  A. 英国是新教国家,西班牙是天主教国家

  B. 为了争夺领土

  C. 为了争夺海上霸权

  D. 为了控制欧洲大陆

6. 据统计,在非洲国家的边界中,仅有26%是由河流、湖泊、和山脉构成的自然边界,其余都是人为划定,在称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  )

  A. 非洲国家之间经常爆发战争

  B. 欧洲殖民者的侵略所造成

  C. 非洲各民族是一种杂居的方式

  D. 非洲大陆的经济具有分散性

7.

在中世纪早期的欧洲,基本上只有领地的概念,而没有民族国家的概念。整个欧洲分为大大小小的世袭封建领地,封建领主在自己的领地上享有独立的政治经济和司法权利,同时这些领地也跟随着领主而变动。它可以通过姻亲关系而转手,有时一个家族统治着两个甚至更多的国家。英国王室的后裔可以到法国继承法国的王位,封建领地也可以跨越不同的语言和地区实现转让和继承。而中世纪基督教的统治地位,又使世俗的国家隶属于基督教教会。各个领地和地区之间在政治和经济生活方面长期分散、割据和封闭,进而形成了欧洲各地在语言差异基础上的多姿多彩的民族和文化特性。

(1)    根据材料和所学的知识分析,在中世纪的欧洲为什么民众只有领地概念,而没有民族国家概念?

 

 

 

 

皇室结束了封建战争,废除了五花八门的地方自治权,因为这些政权都有各自的关税、法律、衡量制和货币。迟至14世纪末,在易北河旁边有35个征税站,在莱茵河两岸有60多个,在塞纳河一带也有数个,如果载船货物沿塞纳河行驶200英里,所费的将是所载货物的一半。因此消除这些国内壁垒显然是对企业主的一大恩惠。

(2)民族国家的君主废除地方自治权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8.一种观点认为,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国家带来了先进科技和政治学说,促进了东方国家资本主义的产生和经济发展;另一种观点认为,西方侵略国家对东方国家只是造成了莫大的灾祸,造成东方国家近代的落伍,使东方从属于西方,无任何有利的作用。请结合史实评述上述观点。28.马克思曾经对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进行了科学的评价,他说:“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70页)

针对马克思“双重使命”问题,国内外学者争论激烈,观点各异,大致上有三类:

    否定论:殖民主义道德沦丧,种族优越,带给亚非拉的是巨大民族灾难与仇恨。

肯定论:殖民主义功大于过,是推动亚非拉被动迈人现代化的动力。亚非拉社会制度与经济基础不可能自然过渡到现代化工业文明,而殖民主义改造了亚非拉,完成了过渡。

双重作用论:殖民主义给亚非拉带来了巨大灾难,但同时摧毁旧社会体制,推动了亚非拉自身改选,通过改良或革命迈上了现代化道路,因此功过相抵。

请问,你的认识观点如何?请加以说明。

 

 

第12课  民族国家

1.C  2.A  3.D  4.C  5.C  6.B

7.(1)当时欧洲实行封建制度,形成了封建割据的局面;基督教会统治了整个欧洲,教会权力高于世俗权力;国王的权力十分孱弱,无力实现国家的统一。

(2)废除关卡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国家政治统一。

8. 开放式题目,答案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即可酌情给分。

 

 

张炎林:民族国家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