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研究 >> 正文
孙显林:如何做好初高中
张汉林:多元智能理论与
陈丛林:激活历史课堂教
张汉林:再论“过程与方
张书林:我们对未来高中
张汉林:高一历史新教材
张炎林:《民族国家》教
张炎林:《三权分立》教
张炎林:《公民社会》教
张炎林:《市场经济》教
最新热门    
 
董丛林:对“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教学的介绍

时间:2009-10-18 17:23:07  来源:董丛林
 

    《第二单元 列强武装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介绍
 
                       董丛林
 

    本单元为三个课时的教学内容,其中《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一节为2课时,《抗日战争》一节为1课时。本单元体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这一专题的内容。鉴于“列强侵略”具有多种形式,教材中不可能面面俱到,而应突出重点,故单元标题定为《列强武装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这样,就把对列强侵略的论述,主要限定在“武装”侵略这一最为典型和重要的方式上,并且选择几场主要的战争作为课文的基本素材。第1课中包括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抗日战争单独作为第2课。与外国侵略者蓄意挑起的侵华战争相对阵的,是中国人民一方。通过对战争有关情形的揭示,在揭露侵略者野蛮罪行的同时,也显现中国人民反抗斗争的艰苦卓绝,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并且,本单元对所选几次战争的论述上,不但充分注意到其间的动态联系和发展逻辑,而且注意把握阶段性特点。第1课中所涉及的四次战争,都是发生在晚清时期,结局都是清朝失败。而抗日战争是发生在民国年间,中国共产党抗战方针的指引从中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这场战争的结局是中国胜利,并且是以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战争而载入史册的。从一次次失败到最终胜利,这就是近代中华民族抗击外来武装侵略所走过的道路。本单元立意于通过典型的战争,把列强武装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联系起来,给以动态的、分阶段的揭示,具体落实课标中的有关要求。


           第1课“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介绍
 

    本单元第1课《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的编写,具体体现《普通高中历史标准(实验)》中的内容要求:“列举1840年到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从课文素材上看,主要选取了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历史1(必修)》教科书介绍LISHIYI BIXIU JIAOKESHU JIESHAO历史(必修)培训资料其中两次鸦片战争,以写第一次为主。因为第二次鸦片战争可以视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重点把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背景、起因、过程、结局揭示出来,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情形也就便于了解了。将两次鸦片战争联系起来统观,更利于高屋建瓴地审视当时的宏观局势。关于两次鸦片战争的课文内容,正文是分为“鸦片走私和虎门销烟”“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签订”和“鸦片战火再燃”三目。

    第一目“鸦片走私和虎门销烟”的内容是揭示鸦片战争爆发的宏观历史背景和直接导火索。其宏观历史背景,是通过当时中国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比较,从世界大势上来审视的。借此可以认识,当时清王朝日趋衰落,而以英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则呈上升的强势。它加紧进行对外殖民扩张,对中国的侵略有其历史必然性。而引发鸦片战争的直接导火索是鸦片问题,这一方面是英国不断扩大向中国走私鸦片,从而对中国造成严重危害;另一方面是中国为抵制而进行禁烟。两者之间冲突不断激化,英国遂借端发动战争。这样把战争爆发的宏观历史背景和直接导火索结合起来编写,就能够比较全面而深刻地认识战争爆发的原因。

    第二目“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签订”,主要是论述鸦片战争的过程、《南京条约》和相关其他条约的主要内容,以及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对鸦片战争过程的揭示力求简明扼要,一方面把英国点燃战火和扩大战争的步骤表述出来,揭露其侵略罪行;另一方面通过典型事例展示中国爱国军民的抗御侵略的情形,同时也把清廷动摇不定、最终妥协投降以及琦善、奕山之流投降派典型人物的丑恶行径予以揭示。从这些方面,对贯穿于战争过程中的种种复杂影响因素的“合力”作用就能够有一个基本认识。至于《南京条约》及其相关不平等条约签订,是战争结局的典型事件。它开启了近代中外不平等条约的先例,危害甚大。总的看来,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重大的,由此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社会。从社会主要矛盾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领域,都开始发生重要变化。课文中对此没有展开全面而详细的论述,主要是点明社会性质、历史阶段和社会最主要矛盾方面的变化,因为这是基点。

    第三目“鸦片战火再燃”,主要是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结局和相关不平等条约等事项予以简要论述,而着重点是放在作为战争结局要端的有关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问题上。教学中应注意将经过两次战争所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联系起来,这样可大致看出,该时期西方列强通过武装侵略挟迫清政府所接受的屈辱条件以及中国丧失的主要权益。

    “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在课文中各为一目的内容,它们也都具有阶段性标志,同时也有着密切关联。这两次战争是爆发在世界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或最初完成过渡之际。甲午中日战争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强国日本发动的对华战争。通过战争胁迫清政府所签订的《马关条约》,是一个空前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适应了世界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的侵华需要,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并且直接引出列强对华掀起割地狂潮的局面,使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义和团运动正是在这种局势下爆发的。而义和团运动又成为帝国主义阵营组成联军共同发动侵华战争的借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直接导致《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境地。课文的这后两目,与前三目一样,同样也是本着揭露列强侵略罪行和展示中国人民反抗斗争两个基本方面来论述的,所选择的素材基本上都具有典型意义。

 

 

    教学中需要特别注意把握好课文正文与栏目文字及图片的关系。正文的论述主要是阐述有关历史内容的基本线索,注重逻辑的揭示,具有较强的理论性。而栏目文字,则是对正文中提及的有关重点事件的进一步细化或补充性说明,选材上一般比较具体、生动。相关图片的配置,则是为了达到更为直观和形象化的目的,图文配合,相得益彰。譬如本课开头的《签订中英〈南京条约〉的场景》一图以及配置的那段说明文字,就能够为整节提供一个很好的启示、引导的作用,应该用心揣摩,很好地利用。再如《虎门销烟》的插图,是选自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上的一幅浮雕的照片,艺术化地展现了当年虎门销烟的情景,可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该图右面的“学思之窗”栏目文字,虽然并非专对《虎门销烟》图的文字说明,但该段文字内容和所提示的思考问题,也关乎鸦片,将这个栏目和《虎门销烟》图还有林则徐像联系起来,就构成了对相关正文内容能作补充性解说和进一步引申的一组有机关联的“附件”。揭露敌人的侵略暴行,典型而具体的事例是不可缺少的,这除在正文中适当穿插之外,还配置了像关于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日军在旅顺的暴行、八国联军在北京烧杀抢掠等栏目文字。此外还配置了展示敌人暴行的一些图片。这与正文配合得也颇为适当。关于中国人民的反抗方面,也配置了若干文字和图片栏目,如关于台湾军民抗击日本侵略、义和团作战等等,在选材和撰文上也都经过了反复推敲斟酌。诗歌作为一种文学样式,也具有史料价值,“以诗证史”,不失为史学研究的途径之一。在高中历史课中适当作这方面的引导是可取的,能够有助于使学生在抱有兴趣的基础上,进行比较深刻的联想和思考。鉴于此,本课栏目中也特别有所安排,像引录的张维屏关于三元里抗英的诗歌和谭嗣同写于甲午战后的《有感》诗,文字都不太深奥,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应该能够有一个基本的理解和思考。总之,正文和栏目文字、插图之间,虽然从内容结构上说有着主次的不同地位关系,但却是一个有机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栏目文字和插图也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舍而弃之,课文正文也就等于缺乏血肉和神韵的骨架了。在把握正文与栏目文字、插图主次关系的基础上,务必将各类内容从整体上都利用起来,并且尽量利用得恰当。

    课文中所表述和体现基本学术观点,国内特别是大陆学术界似无公开表示的原则性分歧。如对列强发动一次又一次的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它所表现出来的野蛮、残忍和非正义性,都予以承认和谴责;对于中国爱国军民不屈不挠地坚持反抗外国侵略,付出了巨大牺牲,表现出坚强的民族气节,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都予以认同和赞扬;对清朝统治者当中昏庸误国、投降卖国的错误行径乃至罪责,都持批判态度。但是在对有些人物的表现、有些事件的真相、有些具体问题的看法上,也存在分歧。例如:

(1)在鸦片战争前夕,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在对待鸦片问题上,有着严禁派和弛禁派的分野,这是学术界一般观点。但也有论者认为,当时并不存在一个“弛禁派”,因为道光皇帝主张禁烟,封建官吏只能唯命是听,不会存在一个对立派别。

(2)关于琦善在鸦片战争中的表现,一般认为他是妥协投降派的典型人物之一。但也有的论者认为,持传统观点者所指责琦善的主要事项并非真实,琦善“卖国”罪名不能成立。

(3)关于三元里抗英斗争的具体情况,如对通常所说的英军在当地的某些罪行、抗英斗争的具体情节和战果等,有的论者认为都有失实之处,并且持论这只是一次保卫家园而非投身一场保卫祖国的战斗。

(4)关于中外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通常都认为是在外国胁迫下,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妥协屈从而致。也有的论者觉得并非完全如此,认为也有清方谈判者缺乏外交常识,懵懂被骗的原因,使本来可以避免的条款却接受下来。这在鸦片战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过程中表现尤其典型。

(5)关于甲午中日战争中黄海海战的战局及相关人物的表现问题,学术界也存在认识上的较大分歧。

(6)关于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密切关联的义和团运动,通常是把它认定为一场民众自发的反帝爱国运动,虽然它存在迷信和盲目排外的缺点,但并非主流。有的论者则把它负面的东西看得很重,对义和团基本是持否定态度。如此等等。

 

 

    课文中对有关争议本身尽量不予涉及,而论述上一般是依据史学界的主流观点,而不轻易地“标新立异”。教师教学中需要对有关学术史的情况有所了解,这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也是教师学术视野上所应具备的。但教师应注意根据学生的认识能力进行学术融入方面的适当处理,不宜游离课文,过多地单纯介绍学术争议,以免使学生觉得无所适从。

    至于教学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有些实际上在上面已经有所涉及。除此以外,还需补充指出两点:一是教学中还要特别注意与初中课本中已涉及的有关内容联系起来。因为课文的编写就特别注意到与初中知识的照应问题,尽量避免同等层次上的重复,着意于在前有知识基础上的适当拓新和提高。引导学生联系回顾已学过的知识,能够起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有助于学生对新课的理解和掌握。二是还应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在精学课文的基础上,能够进入一个独立思考的更高层次,也就是进行学术思维方面的初步引导和训练。像课文中的“学思之窗”、课后的启发性习题、“单元学习小结”中的“历史感悟”等设置,都与这一立意有关。教学中应该注意,引导用好这些相关设计。当然也不能脱离学生实际水平去片面追求学术层次,应注意恰当适度。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