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李清:新课程背景下的“
苏月清:如何进行有效的
焦月清:新课程历史作业
李清:历史教师应重视史
李清:师生、教材与历史
李清:历史作用与历史教
李清:对历史学习过程的
李清:盘点、感谢、祝福
李清:历史新课程的几个
王树清:“唯学唯思入新
最新热门    
 
刘瑞清: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教学设计案例

时间:2009-10-18 17:06:42  来源:刘瑞清
 

 

 

第27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教学设计案例

设计者:深圳宝安高级中学  刘瑞清

 

一、            导入设计案例:

1.方式:以“感受身边的经济全球化”为主题,开展师生互动活动。

2.过程:看一看、说一说、议一议。

看一看:教师在屏幕上打出下列一组图片,营造情景。引导学生观察,从“中国市场上的外国商品”和“中国商品走出国门”感受经济全球化。

百事可乐中国广告           海尔北美总部(曼哈顿)

三星中国广告

 

 

  

 

 

 

 

 

 

 

 

 

    说一说:请同学们结合生活实际,就衣、食、住、行方面说一说你所知道的身边的外国商品。

议一议:前不久,国内许多城市出现以青年学生为主体“抵制日货”游行,大家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谈谈对这一时事问题的看法。

3.导言: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迅速,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同学们都以深切地感受到经济全球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那么,经济全球化趋势是怎样形成的?我们应如何看待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又如何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的时代潮流?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学习“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这一课。

4.设计意图:“经济全球化”既是一个历史问题,也是一个时事问题,还是一个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问题。本导入设计力图将这三个方面有机结合,通过“看一看、说一说、议一议”的师生互动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凝神、起兴”的导入目的;通过“导言”引导学生抓住本课要探究的重点问题,达到“点题”的目的。

 

 

 

二、关于“经济全球化表现”的教学设计案例

1.方式:通过从图片和文字材料获取信息,设计问题,进行探究学习。

2.过程:

①教师展示下列图片和文字材料,学生阅读,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

材料一:麦道公司在美国以外的零件供应地示意图:

 

 

 

 

 

 

 

 

材料二:漫画:资本的跨国运动

明白

去利润最高的地方

这些家伙出境从来不签证

 

 

 

 

 

 

 

 

 

 

 


材料三:目前,世界贸易总额约占世界年GDP总额的1/4左右。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率。20世纪90年代,世界贸易额平均每年增长6%;2000年,增长速度达到12.5%。

材料四:据联合国《2000年世界投资报告》,1980年全球已有15000家跨国公司,35000家分支机构;2000年全球有63000家跨国公司,分支机构达70万家。跨国公司的生产总值已超过工业世界总产值的30%。目前,全球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约占全球直接投资的90%。跨国公司的贸易量已占全球贸易总额的40%。

②以问题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并检测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可以把全班分为四个探究小组,各组负责一个问题的探究,然后由各组推出代表汇报本组探究的结论。

 

探究一:读材料一分析,为什么麦道公司要如此多的国家为其生产飞机零部件?

探究二:读材料二,假如你是一位投资家,你在进行投资时,你将考虑哪些投资条件?

探究三:读材料四,你如何看待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探究四:以上材料说明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何种趋势?请分别依据四则材料说明。

③教师对每组探究的结论进行评述,对每一个问题作出总结:

探究一: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分工客观使生产要求打破地域和国界的限制;国际分工也使得各国的技术和生产具有比较优势,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获取更高的生产利润。

探究二:提示:投资地的政策因素、市场条件、劳动力条件、生产与技术的比较优势等,总的原则就是追求“风险的最小化,利润的最大化”。

探究三:提示:跨国公司的生产经营方式大大促进了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推进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

探究四:趋势——经济全球化趋势。

材料一:反映生产的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之一。

材料二:反映资本的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之二。

材料三:反映贸易的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之三。

材料四:反映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

④结语:经济的全球化有利于世界各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为各个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也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但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一系列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导入下一子目内容:“问题与展望”。)

3.设计意图:通过形象生动的图文材料展示和分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经济全球化现象的理解,提高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通过分组探究活动的设计,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            关于经济全球化的“问题与展望”的教学设计案例

1.方式:围绕“经济全球化的利弊”这一主题开展课堂辩论。

2.步骤:①课前准备:学生自由组织两个辩论小组,一个小组为正辩方,以“经济全球化利大于弊”为本组的论点;一个小组为反辩方,以“经济全球化弊大于利”为本组论点。各小组成员合作查找资料,围绕本组的论点组织论据。

欧盟公民对全球化支持的调查          经济全球化上海论坛                  智利反全球化大游行

②营造辩论情景:教师打出时事新闻中人们对经济全球化问题的不同反映的图片,或者播放有关视频资料,由此引出辩论主题:

③组织辩论:完全由学生组织辩论,选出一名主持人,各组推选三名辩手,并成立由学生组成的评委。要求主持人控制各辩手的辩论时间,让每位辩手都有发言的机会,总计时间不超过20分钟。

④总结评定:评委代表公布评定结果及其理由,教师作总结发言,强调以下观点:

第一,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是历史发展的潮流,不能阻挡;第二,要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对经济全球化因势利导、趋利避害,促进世界共同繁荣;第三,全球化和多样化的协调发展,是时代发展的方向。

3.设计意图:关于经济全球化影响,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社会阶层有不同的看法。这就为辩论的开展提供了素材。辩论方式的设计,重在贯彻落实新课程的“过程与方法”目标:辩论的开展,构建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也有利于学生掌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思辩方法,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与习惯。辩论主题的选择,则重在贯彻落实新课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有利于学生形成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树立开放的世界意识等。

 

(约3000字)

 

                                   深圳宝安高级中学   刘瑞清

                                     邮箱:liuruiqing2370@sina.com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