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七年级《中国历史》上达
八年级《中国历史》上达
中华读书报评出2005年度
傅元根:点评《中国民族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
专题Ⅲ专题二第3课 《中
专题Ⅲ专题二第2课 《中
赵德祥:评华师版《中国
刘伟:评高中教材《中国
《中史参》请同仁共同关
最新热门    
 
《中华民国的成立(下)》影视教学课案例

时间:2009-10-18 17:07:39  来源:暴玉果等
 

《中华民国的成立(下)》影视教学课案例

暴玉果1,陈亚东2

(1.北京市昌平二中,北京 1022002北京市信息管理学校,北京 100081

 

摘要: 《中华民国的成立(下)》是教师深入分析课题价值、学生兴趣之后采用的一节影视教学课。本课围绕教学目标精心选取两组影视片段,创设情景、设计探究问题,基本突破了课题难点,升华了学生的认识,教学效果明显。经过实践,教师也意识到了影视教学的一些先天局限和不足。

关键词影视教学创设情景问题探究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一、课题信息

1.课题名称: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级中学教科书《中国近代现代史(上)》第三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覆亡》第四节《中华民国的成立》,高一年级适用。

2.授课类型:新课

3.授课时间:两课时

二、    设计思路

(一)挖掘课题价值

《中华民国的成立》一节的内容共分四部分:帝国主义“严守中立”和“南北议和”;南京临时政府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辛亥革命的功绩和教训。需要两课时来讲授。本篇专述它的下半部分,从内容上看,主要涉及的是后两部分。从课时上说,这是第二课。

在谈到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的时候,教学大纲是这样表述的:“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革命果实被封建军阀袁世凯篡夺。”这是非常透彻的。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身具革命性和妥协性两种特征于一体,这是在历次斗争中都得以体现的。袁世凯能篡夺革命果实亦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革命派让袁”只是其一。且这一并非无条件的“让”,亦反映了革命派在过分乐观的估计了形势的同时,尚保有一些警惕的觉悟。如果不能刻画出革命派的斗争性这一面,此后的“二次革命”等一系列斗争就会显得很突兀。

而作为本节的压轴,“辛亥革命的功绩和教训”分三部分:(1)性质;(2)功绩;(3)教训。其中的(2),也就是功绩方面认识难度很大,具体说来,分为四个层次:反封建的功绩;反帝的功绩;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世界意义。就这个复杂的论述来看,它需要很宏大的视野,绝对是“非一节课所能完成的有内在联系的教学内容”;而其概括的高度,又“超越学生现有的能力”,突破的方法只有“化整为零”,无法面面俱到。综合本课在教科书中的地位,拟将“反封建的功绩”作为难点来重点突破。

 

 

 

(二)分析学生兴趣

    此次学情分析采用了事先预习,征集学生对本课感兴趣和困惑的问题的方式。结果发现,学生还是对有情节的东西感兴趣,而他们特别对袁世凯问的很多(在20位有效提问的同学当中,有8人11次提问与此相关),再次就是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此外,同学们的提问中,还涉及到了一些历史细节,这是值得呵护的对历史的天然兴致。

    学生兴趣一方面需要重视、照顾,另一方面又需要引导。如他们对袁世凯很感兴趣,但若教师用较大篇幅讲述袁世凯是如何通过勾心斗角夺取革命果实的,反而容易给学生树立一个反面学习典型。近年来,一些历史题材的影视文学作品已经在持续不断的“传播和维护历代帝王封建统治的统治经,宣扬野心家、阴谋政治家的成功,如何攫取权力、巩固权力、党同伐异,如何稳坐皇位等。”(学者陈玉通先生语)这样的教学效果,应当力避。

(三)提炼影视资源

    我校具备多媒体影视设备,学生也对影视多媒体进入课堂表示了强烈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适当引入影视资源,事实证明教学效果是相当明显的。

就本课来分析,大纲强调了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制度”的历史功绩。但是,如何使“未经历过帝王之治”的青年学生能感受到这种历史性变迁呢?这同样是一个情感体验的难点。

一般的,重大历史变迁肯定会影响到社会中每个人的切实生活,而只有挖掘到了亿万民众真真切切都能体会到的家庭变迁,才能使学生在感受那个风云时代的巨变时易同自己的经验相联。但不是每个人的生活都是可以拿来做典型挖掘的,什么样的个案可以适合用于这里呢?笔者认为,溥仪对生活的感触是很好的例子。这方面,电影《末代皇帝》中有很精彩的表现,我们节录电影《末代皇帝》的片段,来突破这一难点。此外,长篇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对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斗争性刻画较为丰满,也可节录引入课堂。

 

 

 

(四)确定教学方案

1.教学目标

    总体认识

革命党人历经多年的努力,终于使清王朝在各种势力综合作用下以退位的方式结束了统治。然共和时代初始,身具妥协性和斗争性的革命党人尚无实力与意愿战胜具有伪装的封建军阀袁世凯,也无抵制封建官僚摇身一变投机革命的抗体,革命果实旁落,革命成效同预期大打折扣。但绵延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从制度层面被推翻,辛亥革命的丰功伟绩永载青史。一次革命无法完成社会转型的使命,资产阶级革命派和其他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改变中国落后的面貌仍在努力。

知识与能力

较为全面的掌握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的原因,它包括三个方面:帝国主义等政治力量的支持;袁世凯自身的实力及其权术阴谋;革命党人的妥协退让。

辨证看待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让袁”:革命党人的退让,从本质上说由其阶级属性所决定,自身的软弱性导致革命果实旁落,革命成效同预期大打折扣;革命党人的退让,还反映了革命党人不能深入了解中国国情,尤其对封建官僚化身而来的一班政客之真面目认识不清,是其政治不成熟的体现;革命党人的退让,也是一种在政治力量对比较为悬殊的情况下的暂时妥协,在妥协中包含着斗争的成分;革命党人的退让并不能满足袁世凯继续膨胀的野心,双方的后续斗争不可避免。

初步理解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历史功绩。

过程与方法

课前预习,形成本课的学习内容的初步印象,进行思考的同时提出问题,使教师定制本课的教学内容时有所参考。

通过填充教师出示的表格及讨论,回顾、深化上一节课“南北议和”的学习内容,并以此作为进一步思考“袁世凯为什么能篡夺革命果实”、“革命党人让袁应当如何评价”的基础。

通过观看《走向共和》片段,分析、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较为全面的掌握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的原因,辨证看待革命党人的让袁,并能对此后的历史行程加以有根据的预测。

通过观看《末代皇帝》片段,分析、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初步理解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历史功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较为全面的分析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的原因、辨证看待革命党人的让袁,初步理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一次革命无法很难完成社会转型的使命”这一历史结论。

通过观看《末代皇帝》片段,形成情感体验,初步认识“辛亥革命历史功绩的第一‘享受者’,恰是皇帝”这一历史命题。

2.教学重点与难点

   掌握辛亥革命失败的主客观原因;认识“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这一历史功绩。

3.教学策略

引入视频资源,营造历史氛围,创设历史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最终使学生神入历史来理解彼时代历史巨变,得出认识。

 

 

 

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生填充如下图所示的《南北议和结构图》,回顾上一节所学内容。(答案为袁世凯帝国主义清政府革命党立宪派和旧官僚革命军政府)

师:这幅图展现了帝国主义、清廷内部、革命派阵营内部等等力量错综复杂,政治斗争跌宕起伏的面貌。从图中大家可以看出哪两支政治力量最受人关注?其他政治力量对他们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师:是的,袁世凯得到了诸多力量的支持,而革命派却备受压力。有很多同学在课前预习中这样问,孙中山为什么要让位给袁世凯?这里的“孙中山”不如换成“革命党人”更合适。就是在这种局面下,革命派同袁世凯达成妥协的。但是,他们不是完全的退让,也有斗争。可以说,是斗争中有妥协,妥协中有斗争。下面,我们就来观看电视剧《走向共和》的片段,来感受当时的历史氛围。事先说明,这部电视剧中个别内容与历史原貌不太一致,但无关大局。

 

 

 

(二)探究过程

    1.学习内容1:革命派让袁

教师播放电视剧《走向共和》的片段。

    电视剧片段梗概:(1)革命党人内部对是否让位给袁世凯产生了分歧,争论的结果是制定一部临时约法来从制度上防范专制主义的复活;(2)袁世凯同心腹段祺瑞对话,分析了时局,认为同革命党人硬碰硬时机还不成熟,目前的上策是利用革命党人来达到自己上台的目的;(3)孙中山致电袁世凯,表示只要对方赞同民主共和制,使清帝退位,承诺遵守临时约法,可以让位给他。三段视频共计9分钟左右。

    讨论题目:

(1)革命党人为什么要同袁世凯斗争?

(2)革命党人主要采用什么方案同袁世凯斗争?

(3)除帝国主义支持、南方阵营内部有干扰之外,革命党人对袁世凯采取妥协还有什么因素?

(4)革命党人向袁世凯妥协的条件都有哪些?

(5)双方的妥协是稳定的吗?设想一下今后政局的发展。

(6)试述袁世凯能篡夺革命果实的原因和评价革命党人的“让袁”。

说明:该组讨论题目,前4个属于从所看视频中直接提取信息,难度不大,在教学流程中也是先出示问题,后让学生观看。这样的好处是使学生的注意力能集中,并在后面一个开放性题目的讨论时有的放矢。

在第五题的讨论中,学生们热情很高,经教师提示,部分学生认为袁的势力一旦坐实,将撕毁同革命党人达成的“契约”,这一推测正是后来的历史实际进程;部分学生指出从制度角度想要约束袁世凯们,使他们不能复辟帝制的初衷是好的,但制度也是人为的,二者的关系需要辨证看待,总之,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单纯依靠制度并不能根绝帝制复辟问题,而一旦袁世凯复辟帝制,革命党人同袁世凯的斗争还将持续,这一判断和推测也为历史进程所证实。

这一讨论结束后,学生还要将认知图式稳固下来,最后一题的设置出发点在此。它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总结,一是评价,从能力培养来说,有两个指向。总结同时还有“扣题”、回收发散讨论的作用;而这一问题的侧重显然在于后者,即评价。

师:刚才有同学说“革命党人也是出于无奈”、“革命党人是暂时的退让”,这些都不错。但革命果实被篡夺了,那么就这点来说,革命党人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生:失败了。

师:既然是失败了,那么谁该为革命党人的失败负责?

学生分组讨论。

师:(总结其中的主客观因素)。但是,一次革命很难完成社会转型的使命,辛亥革命又是一次伟大的革命。全面认识这个观点是有一定难度的。我们还是结合课前的一位同学的提问来看吧,他的问题是:“皇帝退位后有什么感觉?”,这个问题问得好。

 

 

 

    2.学习内容2:推翻君主专制制度的历史功绩

教师简要介绍末代皇帝溥仪的生平,注意提示学生回顾溥仪和光绪的关系、溥仪上台时的岁数等史实。播放电影《末代皇帝》片段。

电影片段梗概:(1)溥仪的生母和弟弟溥杰来看他,溥仪开始的时候以君臣之礼待其弟,后当溥杰送给他一个风筝之后,童心被唤醒,带着弟弟在故宫里玩耍,戏弄奴仆。(2)溥仪得知已经不是君临天下的皇帝之后,异常失落,他怒斥太监、臣子在骗他,想找其乳母诉苦,但乳母被轰出了皇宫。两个片段共计8分钟左右。

讨论题目:

(1)溥仪对他的弟弟最开始是什么态度?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是为什么呢?

(2)溥仪和溥杰的关系除了兄弟之外,还有什么成分?

(3)他知道自己不是皇帝后,是什么心情?去找他的乳母,为什么?

(4)乳母被轰走了,他的心情又是什么?设想他今后在这个皇宫里生活时会是怎样的生活状态?

(5)从哪些方面看,溥仪的生活是幸福的?从哪些方面看,他的生活又是不幸福的?请你说一说。你认为如果帝制没有被推翻,他的生活会比现在幸福吗?

(6)有人说,辛亥革命历史功绩的第一“享受者”,恰是皇帝。通过观看电影片段,你如何理解?

说明:这组讨论题先使学生把末代皇帝看成是一个“人”,但在君主专制制度内,即便贵为天子,也享受不到人性的乐趣。那里面有冷冰冰的权力,没有自然的人伦、人情。最后一个讨论题设置有难度,学生在讨论中情感认识上升的不够。

教师最后总结:帝制被推翻,感受最深的不是别人,恰是那坐在龙椅上被人所山呼万岁的天子;政权亘古未有之更迭,给这个帝王之家的变化又是巨大的,乃至寻常百姓难以真切体验。辛亥革命历史功绩的第一“享受者”,恰是皇帝。封建社会伦理、纲常、名分、等级,这种扼杀人性的登峰造极在皇室家庭中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一切,都因为民国的建立而变得荒谬、怪诞和那么的落寞。

而溥仪在《我的前半生》的末尾写道:“‘人’,这是我在开蒙读本《三字经》上认识的第一个字,可是在我前半生中一直没有懂得它。”是啊,历史上,“人”曾经不为“人”,没有人的待遇、尊严和自信、解放,这“人”的立起是从民国时代开始的;这就是辛亥革命的一个重大的功绩。同时,今天,我们是否真正的完成了对于“人”的认识呢?这个问题,留给大家去思考。

小结

    (略)

课后作业

    (1)阅读教科书“辛亥革命的功绩”。

(2)课外阅读溥仪的《我的前半生》第二章〈我的童年〉(通过网络自行搜索),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做一些读书摘抄和笔记心得。

 

 

 

四、    教学反思

在本课实施后的教学评价中,老师们肯定了这节课在形式和立意上的探索,认为该课深化了学生的认识,触动了他们的情感,展开、活化了教科书上的知识,教学效果明显。

除教学环节略有断裂之嫌外,老师们对本课的意见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从落实知识的角度来说,它照顾不足,教科书上的要点固然都映射为了学生的讨论和表达,但这样做似乎还不够实在;二是从设计上说,学习内容2“推翻君主专制制度的历史功绩”部分值得再推敲。在本节教科书的第二目——“南京临时政府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已经有部分内容能使学生理解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是资产阶级共和国,它颁布的法令措施,较封建社会具有进步意义。而授课教师的设计属于个案研究,它很难使学生把视野放得更宏观,应该谈谈普通的中国人的感受,这样更有现实和实际的意义。

笔者认为这两个意见是很有价值的。一些影视片段对于展开历史情节、微观探究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当我们的认识需要上升到宏观思考、抽象概括的时候,如何弥补这类影片的先天不足,需要更巧妙的构思。而本课基本的形式是围绕视频的讨论。这样,信息技术、教科书、学生、教师等几个要素组成的结构究竟应该怎样设计它的各个部分?看来还需要更精细的思索。总之,在今后的设计中,应有系统最优化的意识。

本文发表于《中国电化教育》2006年第3期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