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优秀历史试题设计一:台
优秀历史试题设计二:国
优秀历史试题设计三:沧
优秀历史试题设计四:中
优秀历史试题设计五:中
优秀历史试题设计六:德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设计
高中必修古代经济专题设
高中必修古代商业专题设
大众传播媒介更新专题设
最新热门    
 
课前设计的问题式研究性学习(附案例)

时间:2009-10-18 17:07:55  来源:佚名
 
课前设计的问题式研究性学习(附案例)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及时、适度地提出虽不占一堂课时间,却可以激活一堂课或前后几堂课,并且影响以后学习的研究性问题,使学生参与研究,这就是课前设计的问题式研究性学习。

这一方式从以往的课堂问题讨论法而来,区别是问题的可研究性,即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更宽阔、更深入的层面上了解和认识学习的难点、重点,而且由此可以学习到初步的史学方法,懂得历史需要探究,体验探究需要反思,感悟反思需要质疑。另外,在讨论过程中要给学生更多的独立性和更大的自由度。

课前设计的问题式研究性学习是引导学生学习研究的最常用方式,在设计、进行过程中,为学生选择和提供“乐之”、“参之”、“合作”的问题及其情景是重点。其中,“乐之”是重中之重。

案例一:秦砖汉瓦的诉说……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系 徐瑛

一、背景介绍

本课题选用的是2002年8月版的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中国历史》(七年级第一学期)为教材,其主要内容为中国古代史。在第三单元“大一统帝国与多民族融合”讲授完成时,学生已基本了解了中国古代从原始社会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内容,有些学生还对中国封建社会早期秦汉的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这一时期正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时期,因此帮助学生深化理解教材中的这段历史就显得十分重要。

新教材提供了丰富的图片资料,有出土文物、遗址、遗迹的照片等,从这些文物照片中,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当时的生产水平、冶炼技术、文字、艺术和社会生活等各种情况,加之孩子们活跃的形象思维,可显著提高初一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抓住孩子们的兴奋点,教会他们从遗物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方法,便是本课题的教学目标。将个人独立思考与协作讨论相结合,促使学生提高自我表达和相互交流的能力。

二、研究过程

师:我们上节课给大家介绍了中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讲到了汉字的几种字体,有没有同学还记得汉字的字体从古至今是如何演变的?

生1:商周时期是甲骨文和金文,秦代为小篆,汉代演变为隶书,之后还有楷书以及连笔书写的草书和行书。

师:你讲的很全。为了加深对古代文字和历史的认识,今天老师给大家一个“考古”任务。请大家把书翻到第47页,不看右边的小字,仔细观察秦砖、汉瓦与画像石,思考:我们能从中获得哪些历史信息?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获取信息呢?各小组先讨论2分钟,等会儿回答。

(见文后附图。学生兴趣浓厚,热烈讨论2分钟)

生2:秦砖是方形的。每个字之间都有间隔。上面的字体是……小篆。

师:很好。你看到了秦砖的形状和上面的书法字体。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学生沉默)我提醒大家,请你们尝试从竖向去认识一下上面的文字内容。(学生议论,“这是‘内’字,这是‘臣’字,这个像‘登’字”……)你们能认出几个字?

生3:我只能认出“内”字和“臣”字。

师:好。老师告诉你,从右边开始,按竖排看,是“海内皆臣”4个字(板书)。这4个字对你有什么启发?

生3:我想这与秦朝统一六国,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关,所以说四海之内,都是他的臣民。

师:好的。后面8个字是“岁登成熟,道无饥人”(板书)……

生3:这反映了当时农业收成较好,百姓生活不愁温饱了。

师:这是否能说明当时的农业生产水平和百姓生活实际,有待于我们寻求进一步的证据来说明。但这至少可以代表当时人们对发展农业,解决温饱的愿望。是吗?(学生点头)好,我们接着看汉瓦。请X X X同学回答,你从汉瓦上看到了什么?

生4:这个瓦当残破了。本来应该是圆形的。上面的字体是隶书,左边一个“和”字,右边有一个“单”字。

师:谁给XXX补充一下?(生5跃跃欲试)好,有请XX同学。

生5:如果没有请错的话,这4个字是“单于和亲”。(学生纷纷认同)

师:非常好。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5:我在课外读过“昭君出塞”的故事。单于是匈奴人的首领。和亲,是西汉政府与少数民族之间为了政治目的而进行的联姻。当然,我们还可以从这里联想到西汉与西域的恩恩怨怨与经济文化交流,比如张骞出使西域、苏武牧羊、丝绸之路等等。

师:XX同学知识面很广,想象力也很丰富,表达也很清晰,值得我们大家学习。最后,看一看东汉的画像石。你们从中看到了什么?

生6:画像石是方形的,左边反映的是农耕情形,他们的农具可能是铁器。右边的人好像在……放羊。(众笑)

师:是放羊吗?

生6(略一思索):哦,应该是狩猎。上面除了羊还有鸟类呢?

师:不错,画像石反映了东汉人民的农耕与狩猎情况。还有同学要补充吗?(短暂的沉默)我们看到了青铜器的工艺水平,那么能否看出这些砖、瓦、石的工艺呢?

生1:秦砖、汉瓦和画像石说明了当时的建筑工艺。我想这些砖瓦文物能保存到今天,本身就说明了它们的硬度和牢固性。另外,老师曾经在课上告诉我们,画像石是东汉艺术作品中的精品。

师:是的。上次课我曾说过,东汉的画像石在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当时我没有具体分析,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它们的艺术性呢?

生7:联系课本上的画像石图像,我认为,它们的特征主要有:线条很简练,雕刻的纹路清晰,造型非常生动形象。

师:归纳得很好。线条精简凝练,雕刻纹路清晰,人物形象生动。(边讲边板书)我补充两个特征,即构图工整规范,内容粗扩质朴。刚才,我们从秦砖、汉瓦、画像石图案出发,从遗物中直接和间接地获取历史信息,加深了对秦汉历史以及古代文字的认识。我们知道,文物是形象的历史,透过秦砖、汉瓦和东汉画像石,我们不仅看到了当时的政治状况,而且还了解到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技术工艺、文字和社会生活等各种情况,这是因为当时典型的人类活动均被物化到这些文物中去了,而人类正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记载着自身的历史。考古学家也正是透过这一系列蛛丝马迹来探寻远古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各种状况……

附:

三、教师说课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了解学生是一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因此,在研究性课题内容的选择上,必须以了解学生为前提和依据,了解学生已具备的历史知识、兴趣、爱好和对历史的一些初步认识。本课题在内容的选择上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参与探究的热情,并初步培养了学生联系和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合作交流的方式促进了思维品质的发展,基本上达成了目标。此外,本课在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连贯性方面,还有不足,这也是今后研究性教学实践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四、专家点评

本课题选用了三幅蕴含生动历史信息的文物照片为资料,配合教学课时,适时地训练和考察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获取信息的能力,又力图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让学生产生合乎情理的假设与联想,并从中学会取证的方法,培养论从史出的思维品质。利用初一学生积极的形象思维,可激发他们从实物中探究历史的兴趣,从而获得自主了解历史、认识历史的情感体验,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如果说还有什么可以商榷的话,在培养学生从文物中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方面,似还可充分利用教材中其他的文物照片,如青铜器等,既让学生温了“故”,又使学生知了“新”。在运用上,既可以放在课的开始,也可以放在课中作案例启发学生思路,还可以作为课后作业。就这堂课而言,由于学生水平较高,可再选几张青铜器的图片,与教材图片一起,作为课后作业,以强化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训练。

教师的总结似应以学科教学的目标为出发点。这节课定位于认知目标“获取史料的能力”,课中展现的实物是史料中的一种,那么,总结时首先要告诉学生,照片中实物的来源已经过严格的考证,这是本课的主要前提条件。文物有真也有伪,经实物认识历史首先要了解实物的可靠性,这样才能保证认识的正确性。今后的学习还要接触到文字材料,文字材料的可靠性更复杂。另外,对这三件实物应有总结性的说法。例如,对两件有文字的文物学生的认识对不对?而对图像的解释,放羊和狩猎根据什么?仅从画面能得出结论吗?不必都有结论,但一定要培养学生存疑的思维习惯。

 

 

 

案例二:为什么德日会走上法西斯道路?

上海东昌中学 陈兵

一、背景介绍

本课专题用的是高一《历史》(实验本)教材,主要内容是《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这一节中的德国与日本确立法西斯独裁的内容。德日法西斯化这一历史事件,学生已在初中历史课程中学习过了,作为高中学生则应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对这一历史现象作进一步深化理解。而同时作为二战原因之一,学生对德日法西斯的形成是有着较强学习兴趣的。因此就有可能先让学生自学以达到复习的目的,然后引导学生探究德日法西斯化的原因。在这过程中,达到下列目标:1.把握德日法西斯化的原因;2.帮助学生掌握分析历史事件或现象之原因的方法;3.培养学生质疑和反向思考的思维习惯以及对历史现象的研究意识。

二、研究过程

(学生自学本节内容)

师:大家已经自学过德国和日本法西斯化的进程。那么在1929年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同样是资本主义国家,美英依然保持了资本主义民主政体,而德国和日本却走向法西斯化,原因何在呢?请同学们运用学过的有关内容思考这一问题。

生1:美英等国进行资产阶级革命时较彻底,历史上有着悠久的民主传统;而德日在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时候,都走的是自上而下的道路,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生2:德日在历史上都有军国主义传统,容易采取对外扩张方式摆脱经济危机。

生3:德日的经济实力较弱,不如美英,较难通过自身改革度过经济危机。

(教师以板书形式加以记录)

师:同学们提供了很多原因。但是这些原因是否都合理呢?有没有同学对以上观点有什么要提问或质疑的?(无人应答)那么,我先来问一下,第一位同学说美英民主传统悠久,德日有封建残余,能不能举例说明?

生1:美国在独立战争后确立的是民主共和政体,在南北战争后得到进一步巩固;英国在革命后确立的是君主立宪政体,国王是虚君,议会掌实权。而德国和日本都保留了君主,并握有一定的实权。专制思想未能全部清除。

师:有道理。现在有没有其他同学要提问的?

生4:请问X X X同学,能否具体说明德日的军国主义是如何影响它们走上法西斯道路的?

生2:日本通过军部发动一系列政变,一步步法西斯化,如“二·二六政变”。德国则是法西斯党(希特勒)上台后法西斯化的。

师:这个答案你满意吗?

生4:不满意。希特勒上台并未掌握军队,如何能说是军国主义的表现?

生2:德国军队在1934年宣誓效忠希特勒,怎么不是军国主义?

生4:可那时希特勒在德国的法西斯独裁已经基本确立,这只能说是希特勒在德国确立法西斯独裁的最后标志,怎么能说是军国主义对德国法西斯化的影响呢?

生2:希特勒上台前还鼓吹,德国人应该向英法在凡尔赛体系中对于德国人的不公平处置报复,主张武力报复总是军国主义的表现了吧?

生4:那也只能说明是希特勒利用了德国的民族复仇主义情绪导致德国的法西斯化。

(生2语塞)

师:第二位同学还有什么要反驳的吗?

生2:没有了。

师:那么就应该把第二条原因改为德国受民族复仇主义影响,而日本受军国主义影响,导致它们走上法西斯道路。(教师更改板书)还有同学要提问的吗?

生5:有。德国的工业实力据书上记载排名世界第二,虽然不如美国,但强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如何能说德日的经济实力较弱?

生3:我的表达确实有疏忽。

师:那么你是否准备放弃有关经济对德日法西斯化影响的观点了?

生3:不放弃。

师:同学已经指出了你的错误,而你也已经承认,为什么还要“负隅顽抗”?(全班同学笑)

生3:刚才的表述确实有漏洞。我想改为“德日经济的对外依赖性较强,较难通过自身改革度过经济危机”就比较合理了。

生5:请问德国和日本的对外依赖性表现在哪里?

生3:德日的国内市场比较狭小,国内工业资源缺乏,由于工业发展过程中政府扶植因素较多,因此经济基础较薄弱。

师(问生5):现在你接受他的观点了吗?

生5:我觉得还是有些问题。日本对外依赖性较强的理由能接受,德国的工业基础挺雄厚的,说其对外依赖性强好像有些牵强。

生3:我想起来了。“一战”后德国的经济复兴主要靠美国资本的大量援助。而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自顾不暇,无力继续扶植德国,这正是德国经济对外依赖性较强的表现。

师:还有同学对此观点有疑问吗?(无人反对)那么看来第三条原因也需要作一下更改。(教师更改板书)好,刚才我们已经对德日法西斯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同学们分别从政治、经济、民族传统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分析思考历史事件应该从多方面、多角度出发,而不能简单地就政治论政治。所以,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不断质疑、探讨的方式来完善自己的观点。

三、教师说课

本节课以学生已掌握的历史事实作为在课堂中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史料来源。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史实分析出现了错误,如果教师简单地将错误加以纠正并给出正确答案,那么这将使教学又走回到传统讲述式的老路上去,且导致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养成对教师的依赖性。在本课中我主要是通过让学生在相互“找茬”的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第一种“找茬”的方式是学生的观点正确,但要求学生举出历史事实对自己的观点加以证明。在课堂中由于学生最初不适应“找茬”这一方法,因此教师先发问作了一个示范。学生很快就会运用这一方法了。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养成从事实出发的历史思维习惯。第二种是学生的观点有错误,用历史事实反驳他,并启发他得出正确观点。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学会质疑和如何质疑的能力。第三种是学生的观点对错兼有,两位同学之间通过相互答辩,最终做到去假存真,并完善结论这一目的。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形成整理史料的能力和对自己的历史观点不断再思考的习惯。在通过学生相互“找茬”,相互质疑的过程中,本堂课不仅完成了原先制订的培养历史思维方式和掌握基础知识的双重目标,而且使学生学习了自我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技能以及小组合作的精神。在课堂上,教师完成了由知识的传授者和判断者向学习的引导者转变的过程。考虑到学生对于这种学习思维方式接触时间不长,在课堂的最后由教师对学习历史的方法作了一简单总结。以后将有必要让学生尝试自我总结。

四、专家点评

教师找茬,引导学生找茬,让学生自己找茬,这个茬找得好!找如何说明自己的观点之茬,找错误推论之茬,找对中有错之茬,找出了史学意味,找出了研究性学习的能力,找出了自己思考与反思的意识。研究性学习并不排斥观察学习与模仿学习,问题是如何使观察学习、模仿学习也具有研究性学习的意义,为研究性学习进行知识、技能和意识的准备。找茬就是找问题,别人的茬找多了有利于内化为找自己的茬,有利于学会怎样找茬,这就是反思。有正思,有反思,就是探索,就是研究。建议这样的过程逐步积累后,可以增加难度,并让学生自己寻找找茬的方法。

限于教科书的原因,显然学生在追寻原因时只能在结论中来回思索。如果教师在“美英民主传统悠久”是避免了法西斯化这一问题上引导学生具体说明,似可发现学生是否“论从史出”,而不是简单重复教材结论。美英的议会中各种政治倾向的人都有,但大多数议员都反对集权政治,这一基本史实是高中生应该掌握或理解的。另外,对德、日国情的认识,学生探讨的问题非常好,教师是否可以不急于做结论?因为结论教科书上都有,本节课研究的目标,教师意识到“要求学生举出历史事实对自己的观点加以证明”,但在这一点上似乎引导、挖掘不够。我们感觉,学生上完这节课可能就到此为止了,课后没有再思考的动力。做为研究性学习,引发学生进一步探讨似乎更重要。

《历史教学》2003年第4期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