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唐年新:试论新课标中如
李德藻:研究历史教材切
李德藻:中古教科书政治
徐新:关于“欧洲联盟”
李德藻:研究历史教材切
王立新:种草还是种树?
姬秉新:21世纪我国中学
徐 新:《新课标下高中
何新:历史学与“国民”
徐新:新课标下高中历史
最新热门    
 
李德新:《一代枭雄——拿破仑》教学案例

时间:2009-10-18 17:08:41  来源:李德新
 

李德新:《一代枭雄——拿破仑》教学案例

建平实验学校 李德新
 
背景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网络资源越来越成为快速便捷获取信息的的重要途径。构建网络环境下新的学习方式,是教育改革的趋势。上海市二期课改新课程标准中多处提到以信息技术作为资料的来源、交流的平台和认知的工具的意识。历史学科的史料来源途径很多,但对于青少年来说,电子图书馆是他们最喜欢的最便利的搜集渠道。在这方面我校的校园网络系统、电脑房和大部分学生的家庭电脑等硬件设施是具备的,学生也曾有过多次实践的经历,所以我们的学生对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探究性学习是不陌生的。

过程
1、项目确定的理由:
在学习完“法国大革命”课题后,学生听说接下去要讲法国历史上的拿破仑时代,个个来了精神,七口八舌,对拿破仑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我特意请一些同学谈谈他们所知道的拿破仑,我发现学生对拿破仑的了解过于偏向他的军事和身后之谜。我提出的几个问题他们还是不能作出准确的回答。其实,拿破仑这一历史人物的资料是非常丰富的,国内外对拿破仑的研究也很多。所以,我建议学生通过网络对拿破仑进一步探究,以便加深对拿破仑及其那个时代的掌握和理解。我将课题定为《一代枭雄——拿破仑》。本案例主要以初三(12)班为例讲述的。

2、过程:
(1)任务布置:
为了节约学生的时间和减少他们的盲目性,我对学生的探究任务作了课前指导。要求学生分组分工,搜索的内容有所侧重。我初步将课题分成几个子课题,即拿破仑生平、政治历程、军事生涯、婚恋和流放生活、死亡之谜、传记和艺术作品、国内外的研究。我提醒学生,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带着问题,如,拿破仑上台后先做了第一执政,为什么后来又做了皇帝,这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拿破仑最终败于滑铁卢,是偶然的还是历史的必然?对拿破仑我们是否定他还是肯定他呢?等等。我建议学生建立文件夹,先搜集,再筛选分类保存,制作成powerpoint或word形式,并做好交流的准备。给学生三天时间,各班操作由历史课代表负责。

 
(2)学生搜集资源的程控:
在学生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我利用课余时间去了解学生的资料准备情况,我感到欣慰的是学生真的兴趣很大,积极性颇高。大家都找了很多网页,有的把整篇资料复制下来,有的干脆把整个网页或网站保存了下来。学生在网络上搜集资源,面临的问题不是找不到,而是资源实在太丰富了,且有很多差不多的内容,这种情况也是预料之中的。因此,我要大家做的就是如何根据我们确定的子课题对这些材料进行整理和筛选,从中挑选出为课题服务的精华内容。

实例一:有三个男同学负责“拿破仑军事生涯”的子课题,在对众多的资料进行筛选后,以“拿破仑的军事思想 http://www.cioworld.net/bfjd/gwbf/004.html”“《拿破仑军事语录》选粹
http://mil.qianlong.com/5051/2003-5-16/40@226820.htm “拿破仑简历http://hxl168.3322.net三个网页中的内容作为探究的主要资料。

实例二:负责“拿破仑死亡之谜”子课题的同学面对的资料很多,有的一篇文章里包含了多种说法,有的只提到一种观点。我问他们怎么办,有个同学想选择那篇多种说法的文章(拿破仑死因之谜http://www.widekast.com/nethome2k/xqyd/hnpls.htm)作为主料,另一个同学说那个资料好多同学在有关书籍里看到过,没有新意。还有一个同学说先把拿破仑死因的说法做一个归纳,再用相应的资源印证,我支持了她的建议。结果他们用powerpoint的形式制作了拿破仑死亡之谜的几种说法及相关的依据,既有大家所熟悉的传统说法,又有新的研究成果,如“谁杀了拿破仑http://www.youth.com.tw/winnie/winnie99035.htm”“DNA测试证实拿破仑是被砒霜毒死 http://toybaby.myetang.com/qushi/20009/00220001001.html”“法国科学家确证拿破仑死于胃癌http://www.oursci.org”等等
对资料的整理和筛选过程就是提取信息,甄别与选择史实,印证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这一点显得尤其重要。

实例三:有两个同学在他们自己确定的“拿破仑的失败原因分析”的研究课题里,利用了“拿破仑研究http://www.nhgz.gd.cn:8080/cw/napoleon/”作为主要资料外,还提取了最新的研究动态资料,如他们找到一份根据考古发掘拿破仑进攻俄国军队集体墓葬进行研究的成果“拿破仑大军是支梅毒军 http://army.tom.com/Archive/10000/2003/1/29-56137.html” 提出的新观点说明拿破仑军队当年进攻俄国除了大家所知道的战线长、补给困难、寒冷、饥饿等因素外,这支军队70%的军人患性病也是远征失败的原因之一。甚至他们还找到一篇由于拿破仑休掉约瑟芬激怒了约瑟芬的堂姐——掌握土耳其实际统治权的皇后艾依曼,当拿破仑需要土耳其鼎力相助之时,土耳其却与俄国签订停战协议,尤如釜底抽薪,宣判了法军的灭亡的一份资料“拿破仑休妻导致其最后灭亡http://www.familyliu.net/2000-2002(all)/2002web/qianjiabaitai/03/Napoleon_castaway_wife.”从一个新的角度分析了拿破仑失败的原因。
同学们以他们的偏爱将他们的探究成果制作成powerpoint演示文稿,形式多种多样,有的图文并茂,设计了幻灯片放映,有的以问答形式展现,有的在主题之下以链接方式提供网页。很好的表现了他们的多媒体运用技术。

 
(3)课堂交流
学生的交流课成了他们自己的舞台。同学们按照子课题的顺序,从拿破仑的生平、政治军事生涯、死亡之谜、历史地位的评价等大视角到对他的某个方面的分析,展示成果的学生由于准备充分,说得有板有眼,还不时提出问题让其他学生参与讨论,还有同学根据自己掌握的资料否定其他同学的观点或提出质疑,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实例四:当展示的同学说到拿破仑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时,他提出了是进步还是倒退的问题。许多同学参与了讨论。有的说他称帝上当时内外形势的需要,是必要的;有的说他做的不是封建的皇帝,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权,不是倒退;有的说拿破仑称帝是个人野心的暴露,搞专制和独裁,不符合资产阶级所倡导的民主,是退步的;有的说他虽然做了皇帝,但没有做什么复辟封建制度的事情,不能说是退步,等等。

实例五:在分析到拿破仑帝国衰亡的原因时,有同学说他主要分析了滑铁卢战役的情况,认为拿破仑的失败是偶然的;另一个同学立即否定,说滑铁卢战役只是拿破仑军事失败的标志,按他当时的情况,失败是迟早的事;还有一个同学说,拿破仑帝国的衰落要从远征俄国大伤元气开始分析;还有同学说,拿破仑失败的原因可能不能仅看他的军事方面。

学生的争论虽然不尽客观,但有一定的高度,说明他们经过了学习探究,在看问题的角度和依据方面,体现了更多的“论从史出”的思维方式。我在进行小结时,肯定了大家的探究态度和热情,也赞扬了他们的成果,对表现突出的同学还点了名,同时指出,历史本身就是复杂的,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评价注意不要简单化片面化,更不要带个人感情色彩。

(4)教学效果:
本课的教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比传统课堂教学的效果好。传统的课堂里,教师是课堂的主宰,教学过程体现了教师的意志,学生的活动受到教师的极大限制。就是在运用信息技术方面,很长一段时间里,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大行其道,图片、音像、图表、板书设计等充分展示了教师的电脑技术,而我们的学生成了欣赏和佩服的观众。而这种课内外结合的主题探究活动,转变了学生的角色,学生自主学习自主交流的能动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其次,对我们的学生而言,由于过去多次开展过类似的探究活动,有了不少的经验,搜集资料的方法和途径已很方便,对资料的整理分类、甄别提取,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成为初中生面临的难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这些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第三,学生对拿破仑这一历史人物有了更多的认识。好多学生反映,过去他们对拿破仑的了解是模糊的、肤浅的、片面的,甚至有许多误解,通过现在的学习,拿破仑在他们心目中形成了一幅立体图象,有血有肉,有层次。比如,在讲古埃及狮身人面像时,学生都知道的一个说法就是它的鼻子是拿破仑的军队炮轰掉了,但是,拿破仑率军队远征埃及时的一道命令“让驴子和学者走在队伍中间”和带回罗塞塔石碑却反映了拿破仑对埃及文化的保护和对揭开古埃及文明所起的作用。

点评:
探究性学习需要大量的史料铺设平台,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图书馆无疑成为众多搜集资源途径的第一选择。本课利用网络资源作为史料的主渠道,减少了学生从其他渠道找资料的时间、精力和遇到的困难,起到了传统手法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在google里输入关键词“拿破仑”,鼠标一点,瞬间就有81000多张中英文网站或网页供你选用,可以说,告诉你的是有关拿破仑的方方面面的东西。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由教师制作程式化课件的初级层次提高到互动甚至直接利用网络资源的较高层次,真正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学习经历和获取学习经验。本课采取的学生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和合作交流,创设新的学习环境,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整个课题探究过程中,学生在参与探究的覆盖面、对史料中信息的提取和分析水平等方面还有待提高。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