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祝旭东:高考历史仿真模
郑旭东:必修1第六单元
马卫东:国外历史教学现
林东东:岳麓版“综合探
龙卫东:高一必修2第六
马卫东:中外历史教科书
启东:高中历史课改实施
韩学东:历史活动课的开
赵灿东:历史名师 心灵
詹华东:培养青年历史教
最新热门    
 
陈亚东:《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学设计

时间:2009-10-18 17:08:58  来源:陈亚东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学文本

作者:陈亚东

 

Ⅰ 教学设计

课题信息

课题名称:《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授课类型:新课

授课时间:两课时

 

教学指导性文本分析

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分析

义和团运动是一次大规模的农民反帝爱国运动。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大纲,2002版)

分析:两句话中,四个重要的概念——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义和团运动强调的是它的性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同其后的《辛丑条约》,侧重其影响。

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制作表格,分类整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有关内容,填入表格,了解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线索。(初中新课标相关内容)

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高中新课标相关内容)

分析:初中新课标几乎删去了义和团运动的所有内容;相对大纲来说,高中新课标又过简。三者需要结合起来,毕竟大纲表述需要向课标表述迈进。课标在当下可以以“拆分大纲关键词”的形式改造大纲表述。

初步的改写:掌握义和团运动的口号,理解它的意义与局限性,知道义和团运动的性质,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分析《辛丑条约》的危害,掌握它的影响。

但思虑再三,不论是大纲的四个概念,还是初步改写后的构架,总觉得缺少些什么。究竟缺什么——清政府。清政府在“庚子国难”中的所作所为究竟该如何评价?显而易见的,教科书回避戊戌变法后清政府对外政策向顽固复归的源头,在于大纲对清政府于“庚子国变”中的地位之不够重视——本系三足之势,削一足之实,这个图示不易清晰。

二次改写:体验戊戌变法失败后清政府对外态度变化的背景,分析它在“庚子国变”中的表现;掌握义和团运动的口号,理解它的意义与局限性,知道义和团运动的性质,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分析《辛丑条约》的危害,掌握它的影响。

教科书分析:(暂略)

 

课题价值深度分析

学术资源及其价值

王学典先生的《语境、政治与历史:义和团运动评价50年》、林华国先生的《义和团史事考》(北京大学,1993),周锡瑞:《义和团运动的起源》(江苏人民,1998)都是皆可谓名家精心之作。当然,还有那柯文的《历史三调》(目前这部著作自己没有)

    阅读过程中,《重新认识百年中国:中国近代史热点问题研究与争鸣》(改革,1998)曾走进自己的视野,其中“义和团运动”由李时岳先生撰写。初读不乏一些新颖的见解,但经再读上述经典后,一种感触是李文评价多,分析少,立论上因而有许多地方值得推敲。

    就本课的两个要素(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来说,史学界研究的兴奋点在前者,但直至目前争论仍然非常激烈。甚至一些基本的史实仍有待澄清。(如:慈禧究竟为何向八国宣战?义和团究竟参与没参与攻打外国使馆?)至于说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则更是众说纷纭,且见解之间,有些实属针锋相对。

    这些评价,可谓厚描式的“当代史”,人教社教学参考书上附有一则当时人的评判,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在史识上,亦不逊于当代,似可做教学素材使用。

    关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影响,陈旭麓先生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P206-213写得非常精彩,可作为教科书内容的深化。

 

媒体资源及其价值

    央视文献记录片《庚子国变》是重要的视频参考材料,可适当采用。

 

历史在今天的意义:(暂略)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学文本

作者:陈亚东

(二)

学生学习目标

学情分析:

1.  由于初中没有学过义和团运动,所以本节内容他们的史实根基很浅。可以向学生征求他们学习本课究竟想知道些什么,以此带动他们的思考。

2.  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具有强烈历史局限性的农民反帝爱国运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极有可能对其局限冷嘲热讽,消极评判居于主要地位。但另一方面,学生的情感又有朴素的方面,即“农民没什么文化,洋鬼子欺人太甚,兔子急了还咬人呢”等认识定将同时存在。这种认识、情感上的矛盾态度教师如不把握,很有可能造成一相情愿的投入,而效果较为尴尬。这里,“一定制度、框架下的观念、文化塑造国民,”是至为重要的一个出发点。也就是说,是什么造成了义和团的愚昧?从义和团的兴起来看,以教科书的那大众化的解释很难成立,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确实是民众进行反抗的主因,但为什么采取义和团的方式?民间、主流文化双重作用(民间的秘密结社、义和团采用与通俗文化、民间仪式的结合,利于它的传播;主流文化最终决定它的走向)导致了义和团的产生。今天,这种情况是否还存在呢?是的。学习历史,最终目的为何?认识自身、超越自我,若身在主流、民间文化影响下而不知,是否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呢?这是回答这一矛盾难题的归宿。

3.  关于清政府在“庚子国变”中的作为,学生很难有清晰的图示,同时学生可能会问:一个日本都打不过,怎敢向八国同时宣战?而宣传的结果却是空前辱国的条约,这种人间戏剧,民族悲剧之关键,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势力以专制制度为后盾,愚民手段为资本,更大意味是泄私人集团之愤恨导致的结果。

4.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后果,初中阶段他们没有做条约文本的分析,这种差异较好补充。

 

教学目标:

总体——戊戌变法失败后,清政府内顽固势力掌握实权,他们同西方列强的冲突加剧,同时底层民众以反洋教为主要内容的反抗斗争不断,最终在帝国主义干涉中国内政的情况下,庚子年间清政府对八国同时宣战,结果是签定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中国社会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中国,滋生于封建专制制度体系内的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势力,避免了中国被瓜分的危险,但它的历史局限,值得后人不断反省。

具体——

知识与能力

知道戊戌变法后,清政府内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顽固势力掌握实权;他们同西方列强冲突加剧,集中体现在“废帝”这一问题上;了解当时底层民众的反抗列强的斗争非常激烈,主要内容为反洋教。

知道义和团兴起于山东,了解它的兴起得力于民间秘密结社,了解“降神附体”和“与通俗文化结合”是其迅速传播的利器,掌握义和团运动的口号后改为“扶清灭洋”。

知道八国联军的构成,掌握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原因是“帮助清政府”镇压义和团运动,知道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时间,知道《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掌握它的签定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分析义和团的揭贴、宣传活动的图画、虎头牌内容,理解义和团运动兴起过程中的特点及其局限;

分析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掌握其意义与局限性;

分析《辛丑条约》的内容,理解它的签定的影响。

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分析义和团运动兴起的特点,形成批判性反思:身在主流、民间文化影响下,如何正确认识这些影响对自身的意义?

分析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势力在“庚子国变”中的表现,认识封建君主在一定条件下肆意妄为,祸国殃民的实质。

了解八国联军在北京的暴行,认识帝国主义侵略的丑恶本性。

 

教学策略

教学重点: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扶清灭洋” 口号的分析、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影响

教学难点: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影响、义和团运动兴起过程中的一般原因与具体原因

 

教学策略:(暂略)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学文本

作者:陈亚东

(三)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导入

教师读彩图10《义和团虎头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就本课内容进行提问:

就义和团运动,同学们都听说过哪些内容?想知道哪些内容?(可选一)

“八国联军”都是哪八国?它们为什么要侵略中国?具体目标?

清政府对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态度是什么?

侵略战争后,签定了什么条约?

对本课内容,你还想知道些什么?(8’)

过程

一、  戊戌变法失败后中国的政局(板书)

谭嗣同在捐躯前,说过“去留肝胆两昆仑”,然而,康、梁等为代表的维新志士只能在海外呼喊,真正在国内掌权的是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1’)

1.  顽固势力掌握实权(板书)

不仅是慈禧太后,端郡王载猗、大学士刚毅、徐桐,等等满足贵胄们一并组成了一个顽固势力集团。这些人不仅仇视维新变法、维新志士,而且敌视支持变法的光绪皇帝,光绪皇帝被囚禁起来仍无法让他们心理平衡,实想废掉为快。同时,这些人也仇视洋人,为什么呢?西方列强为自己的利益支持变法,戊戌政变后又帮助康、梁等逃亡,怎能不恨?中外冲突在当时加剧了。(2’)

2.  中外冲突的加剧(板书)

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上:一是西方列强由来已久的侵略激起他们的反感,这里面既可以说它是作为一个中国人对于西方列强欺凌的本能对抗情绪,更是一种作为统治者对于干扰它的统治秩序的入室之狼的憎恨。二来,戊戌变法后中外冲突的加剧有一个新的焦点,就是围绕清帝的废立,双方针锋相对。慈禧的目的很明确:光绪帝支持变法,特别是在维新志士杀太后、围颐和园的谋划这件事上,他的责任无法择干净,必须废掉。而列强则根据自己的利益,认为相对慈禧太后等顽固势力光绪皇帝支持的这场变法本是对他们有利的判断慈禧。双方的冲突加剧,一场大规模的碰撞不可避免。(3’)

3.  慈禧太后对西方列强的态度

先问学生对慈禧太后的印象,但她也恨洋人——做一编年(1860、1870年代、1884、1894、1898——1900),这个恨,是国恨家仇,其中哪个比重更大些呢?——“家国同构”

1900年,慈禧太后欲“废帝立储”,西方列强不认可,并派西医诊断光绪皇帝病情,得出皇帝健康的结论,慈禧对西方更加记恨。(8’)

二、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1.  兴起于山东(帝国主义压迫的加深,2’)

2.  特点(民间文艺、杂耍、催眠、练拳——一定的社会环境孕育出一定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比较今天,8’)

3.  口号的转变——“扶清灭洋”(分析,5’)

4,烈火燎原——义和团向直隶地区发展(2’)

5.列强和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

  自义和团刚刚出现,列强就要求清政府镇压义和团。清政府内对义和团的态度有分歧,有些主张坚决镇压,免生祸端;而另一些,这些人主要来自封建顽固势力,出于对洋人的仇恨,认为“扶清灭洋”的义和团是义民,觉得“民心可用”——如何能抵抗西方的侵略,大家还记得魏源曾经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现在的部分王公大臣则提出“以民制夷”。在两派争论中,后者逐渐占据了上风。(2’)

小结(3’)

 

第二课时

导入

  简要提问。

  1900年的夏天,世界被中国所震惊,大批的义和团分散的涌入北京城。后世的学者、文人、政治家曾普遍认为是义和团这种举动引发了西方列强的出兵。实际情况究竟是怎样呢?而半个多月后,以慈禧太后做主宰的清廷向西方八个强国同时宣战,难道慈禧真的相信义和团的“刀枪不入”之技吗?一个日本都打不过,对这八个国家,她又能采取什么具体战略战术呢?历史究竟给慈禧这一举动以什么样的回答呢?

(3’)

过程

  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6-8)

  实际情况是,1900年的6月,西方国家受到在中国的传教士的消息误导,认为当时中国的义和团发展态势已经难以控制,外国人在中国的人身、财产安全已经难以得到保护,他们要求清政府严厉镇压义和团,并准许其派兵保护驻外公使馆,清廷迫于西方列强的压力,一方面准其派10人以内的卫队进京(这虽然是象征性的,但这种“象征”已经说明中国的国家地位了),一方面派自己的军队保护外国公使馆和教堂,不给对方以口实,一方面下令对义和团严加惩办。但各国对清廷的照会不与理会,径直各派100多人的军队从天津长驱直入进入北京,由于外国使馆区(东交民巷)距离紫禁城非常近,清政府对列强这种举动异常愤怒,作为回敬,清廷内的一些本来就不主张镇压义和团的王公大臣打开北京城城门,准义和团进入北京,于是就有了这年夏天的数万义和团进入京城的事情。这样一来,你派军队,我放义和团,在清朝的京师,双方敌对情绪可谓干柴烈火,一点就燃。

(3’)

1.  起因

有同学问:我们学习的这一节,为什么要把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联在一起呢?现在问题明朗了:八国联军是奔着义和团而来的,他们认为清政府已经无力这个群众性的抵抗运动,打算“代为剿灭”。这种严重侵犯中国主权的行径引发了中国军民的抵抗,战争的本质是侵略与反侵略。

(2’)

2.  经过

  双方的力量对比之差是相当巨大的。这里我们就要推究一下:慈禧太后身怀国恨家仇,而一时做出向八国同时宣战的决定,那么摆在她面前的一个显著的问题就是:怎么打?

慈禧自有妙策:围攻北京城内的外国公使馆,她这一举动目的何在呢?(学生思考并回答)

把外国公使馆内的人员作为“人质”,本意是想让各国知晓“投鼠忌器”的道理,但从六月到八月,清军却是打打停停,外国公使馆人员伤亡也不大,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学生猜测——真正投鼠忌器的反而是慈禧)

北京城内的战斗我们就看到这里,下面我们看看从天津到北京双方的作战情况。

我们只说一个细节:一是杨村保卫战:在杨村,拥有先进武器装备的清朝五卫军近万人在8月6日上午的保卫战中仅抵抗了90分钟,防线即被突破。以至先头冲上去并占领了阵地的美国军队被联军炮火猛烈轰击,死伤惨重——他们没有想到美军能够这么快就拿下阵地。有同学问双方伤亡的比例,我在下面查了查,没有找到,我想这个问题既留给老师,也留给同学们吧,但从杨村保卫战中,我们可以看到:伤亡比例是非常悬殊的。

虽然不清楚双方的伤亡比例,但这八个国家的军队人数人们是知晓的:日——8000人;俄——4800人;英——3000人;美——2100人;法——800人;奥——58人;意——53。这里面缺个“德”,因为名为八国,实际上德国派兵较晚,赶到中国的时候正式的作战已经结束了。

(8’)

3.  暴行

  1900年8月14日,西方列强铁蹄闯入中国的北京,慈禧太后携同光绪皇帝一路西逃,临行前下令对义和团运动严加剿灭,以向列强乞饶。北京城内1800多名官府眷属自杀,那么,联军攻入北京之后,都做了些什么呢?直到今天,仍有一些西方人士强调这是一场复仇之战,是教训中国的正义之战——我们来看看纪录片,请同学们一边观看,一边注意归纳他们的暴行主要有哪些方面(屠杀——数不胜数;抢劫——总计数亿两白银;焚烧——昔日北京,只余一二)

(10’)

四、《辛丑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

1.  签订

战争结束后,清政府派李鸿章和庆亲王弈劻同西方列强谈判。(观图)1901年,经过半年多的交涉,与11国签定《辛丑条约》(划书)

(2’)

2.  内容和影响

关于条约内容和影响,教科书上写得很详细,同学们自己阅读一下,然后思考:

相对于其他条约,它少了什么常见的内容?(割地)为什么?(列强之间矛盾重重,意见不一,难以调和是其一;中国军民表现出的抵抗力量是二——瓦德西原话)

通俗的说,《辛丑条约》是非常霸道的。那么,哪些地方体现了它的霸道呢?(武力威慑——拆炮台;严刑逞凶——120多名高官;合法驻兵——使馆界;改总理衙门为外务府且位居六部之上等)

《辛丑条约》还是异常残暴的,就体现在它的巨额索赔上。以中国人人均分摊一两白银,作为侮辱,共计4点5亿两。其条约签定前各国开价都很高,俄国竟然开出1点3亿两的天文数字。但英法美日等国害怕“宰杀了这条会生金蛋的母鸡”,所以建议数量要少。即便如此,最终赔款数额仍然大大超出列强的意料。如美国原设想能要100万两足以,但实际赔给它3000万两。4点5亿两,分39年还清,共计9点8亿两的概念是清政府10年的财政总收入,可以打造160支北洋舰队。

此外,关于条约的主要内容,我们教科书上还有一个方面没有提到:这就是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心理征服。庚子国变,德国公使克林德在北京城内挑衅,被清军击毙,按条约内容,要求中国方面为克林德塑造一个牌坊,这个为侵略者所建的牌坊耗资36万两白银,其壮丽程度超过了皇宫牌楼。但对每个走过这座牌坊的中国人来说,这种壮丽并不是景观,而是沉重的压抑。

如此一个空前丧权辱国的条约,慈禧太后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呢?她一直担惊受怕的是洋人是否要惩办她个人,当得知条约没有把她列为祸首的时候,她总算长出一口气,庆幸的她居然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而一年以前,她还振振有辞的说“今涕泪以告先庙,慷慨以誓师徒,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口,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这究竟是一幅什么样的嘴脸?!

于是有人说:早知如此,何必当初?不宣战就没有这样的事情了。这样看问题,浅了。其实早有人先见之明的在战争几年前就说过这样的话:

变亦变,不变亦变。变而变者,变之权操诸己,可以保国,可以保种,可以保教;不变而变者,变之权让诸人,束缚之,驰骤之。呜呼,则非吾之所敢言矣。

知道是谁说的吗?这个人我们前面学过,梁启超。封建顽固势力这时才明白此乃至理名言。那么,他们能做出改变吗?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12’)

练习

  课后选择题、问答题第一题

(5’,含机动)

达标练习和作业

同前练习

学生经验

学生提出的问题

(1)       慈禧太后为什么要向八国宣战?(两个班)

(2)       战争进程如何?(两个班)

(3)       双方的伤亡比例如何?(三个班)

(4)       清政府是如何宣战的?(两个班)

(5)       这场战争输成什么样子?

(6)       八国是哪八国?

(7)       这节课有纪录片可看吗?

分析:学生的提问,惊人的都围绕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一问题,尤其是他们很难想象懦弱腐败的清政府居然敢向八个世界强国宣战(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大多数班级为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先行透露了这一历史细节),仅此一点,足以说明“矛盾激发兴趣”。提问的主要都是男生,再次表明男生对于军事的兴趣是异常突出的这一特征。而对于义和团,尽管后来教师改变了教学导入的思路,上来先让学生看“虎头牌”,但他们对此的兴趣倒不大。纠其原因,大概是和这一内容同学生的经验相去太远有关。

学生困惑的地方

    除慈禧太后为什么要向八国宣战之外,在讲“暴行”的时候,0509班的学生的一个发言让人深思:

老师,您这……从小就教我们这些,这不是培养我们的仇恨心理吗?

这一问题,可以说既是执教人预感过的,又是执教人没有敏感起来的。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罪迹斑斑,罄竹难书,但是不是教师煽动起学生狂热的心理就可以满足了呢?抑或是,教师来个“乘胜追击”,干脆攻破学生心理的最后防线,毫无保留让他们神入历史,近难以自拔?0509班的第二节课,可以说是学生已经达到近乎疯狂的状态,其他班级也是在第二节课的后半段情绪异常,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最后抛出了梁启超的那段话,能否达到“纠偏”的作用呢?这些问题,相信都是非常深层的。它不但考验学生,也扣问教师。

学生的精彩发言

(1)       有学生知道义和团靠杂耍扩大影响,并能略讲一二;

(2)       有学生知道慈禧太后派兵围攻外国公使馆,目的就是把使馆里的外国人当人质

学生练习、作业完成概况:(暂略)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学文本

作者:陈亚东

(四)

 

课堂教学实录片段

片段1

    师:我们再看看北京城外,啊,有同学问了,老师,这场战争,双方的比例,伤亡比例如何?这个数字我查了一下,挺不好查的,没有查到。但是八国联军的人数我查到了,啊。我跟大家念一念,大家听一听啊,这里面有什么问题没有。注意仔细听。(念数字)

    生(个别):日本人数最多。

    师:再读一遍啊,应该能明显听出来的。(继续念)

    生:议论

    师:还是没有听出来,我读一下这些国家的名称,(说国家名称)

    生:(还是没听出来,疑惑中)

    师:这里面缺,缺哪个国家啊?没听出来吗?(再念国家名称)

    生:英、法等等说法都有,马上意见开始统一——德国。

    师:哎,对了,这里面缺“德”。

    生:(笑)

    分析:这个1分50秒的教学对话过程蕴涵着极大的问题。为了等待学生最后的一笑,教师用了拙劣的“挖坑等待跳进式”教学,但学生就是“启而不发”。最关键的是,这个问题重要吗?从完成教学目标的角度看,它有什么意义?而最值得反思的是,本来教学设计中没有提到这里的问题设计,现在横生出这一枝节,看来,教学随意性是本人的一个痼疾,需要反复下功夫并不能松懈的解决。

 

教学评价

自评:略

他评

(1)       过渡比较自然,线索比较清晰。

(2)       “慈禧太后对西方列强的态度”讲的不错,一气呵成,情感上非常自信,语速上也较明快。

(3)       导入的提问有些简单,文言文说给学生的时候应该考虑学生是否能够接受,说的时候只能给别人声音信息,这跟让他们看文字是不一样的,不如让他们直接看这“虎头牌”的内容。(:这里接受了听课人的意见,教学开场后改为学生念和齐读虎头牌内容,效果确实强了许多)

(4)       解释民间文化这一段,——到底这个民间文化该怎么定义?(电视算民间文化吗?)讲一个人怎么会受到民间文化的影响,没有说清楚。

(5)       “国仇家恨”的问题,很值得探讨。但这个问题没有解释清楚。

(6)       义和团的组织特点,这个问题具体应该怎么问,值得再推敲。

(以上意见来自石桐,针对第一课时)

分析:(4)-(6)这三点,都是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虽然敏感的意识到,但最后落实到语言层面没有完成的(可见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部分,这几个方面都因时间关系没能填写完整)。由此发生了问题,很是自然,今后在教学设计上应该注意此方面。

 

教学反思

进展

    相对以往,不论在时间分配的规范,教学语言的有效和教学效果的落实来说,都有一定的提升。

画龙并未点睛的最后一刻

    第二课时的最后,教师在讲解《辛丑条约》的影响时,谈了很多,学生的情绪也很激动,但该条约最关键的影响是什么?从完成教学目标的角度来说,最后应该让学生的认识落脚于哪里?教科书上那句“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和“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了”本也是呼之既出,来之自然的。但教师就是没有点到这里。联想上一节《戊戌变法》的时候,教师也是调动了学生、引发了他们讨论之后缺乏最后这一升华环节。一节课,一开场、一收场,俱为重要的环节,切不可轻视啊。

 

(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