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研究 >> 正文
人民版学生用书必修三专
人民版学生用书必修三专
人民版学生用书必修三专
陈小军:“三教合一”新
吴建红等:一堂“问题”
主题课“当今世界恐怖主
张燕妮:主题课“当今世
20世纪中叶联合国关于“
试析19世纪上半期围绕“
历史时期中国的鼠疫自然
最新热门    
 
一“题”激起千层浪

时间:2009-10-18 17:52:46  来源:王鹏
 

一“题”激起千层浪

 

王鹏

 

甘肃省临夏中学

 

2009年兰州市高三年级诊断考试--历史部分,有一道很传统的历史文化常识—关于历史纪年方法的试题:

12.历史纪年方法多种多样,下面有关历史纪年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公元前209年是公元前二世纪早期

B.乾隆四十年,指的是乾隆皇帝四十岁的那一年

C.公元纪年以耶稣诞生的那一年为公元零年

D.农历以干支来纪年,一个周期为六十年


试题较容易,答案很简单,选D。可是学生出错率较高,约占50%。这让我很疑惑。在评卷后分析试卷时,我调查了学生,更让我愕然。他们对关于历史纪年方法的知识一点都不清楚。我才明白了其中的原因。为了便于让学生系统全面的了解有关历史纪年方法的知识,撰写此拙文,以解学生之疑惑。


关于历史纪年方法


历史教材中经常出现诸如“共和元年”、“贞观元年”。“辛亥革命”、


“公元××年”等等历史年代和历史事件,这些称谓是怎样来的呢?


一.帝王纪年法。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纪年方法,它是以帝王即位之年或次年为元年,依次则为二年、三年……按顺序计算。中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始时间是西周时期的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从此以后,每一个帝王都有确切的纪年,如周平王元年为公元前770年;汉高祖元年是公元前206年。春秋、战国时期较为特殊,在全国范围内采用东周帝王纪年。在列国中,则以诸侯纪年,如周平王三十一年和楚武王元年都是指公元前740年(见“中国历史纪年表·十二诸侯”,“周·春秋纪年表”)。


二.年号纪年法。年号纪年法是帝王纪年法的继续,自从汉武帝(刘彻)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开始,以后我国历代帝王就都用年号纪年了。例如,唐太宗的年号为“贞观”,他的统治时期就用“贞观”纪年,贞观年间指的就是公元627年至公元649年。从西汉的汉武帝到清朝的宣统皇帝,我国历史上共有600多个年号。有的皇帝有好多个年号,如唐高宗李治有14个年号,武则天有17个年号。明清的诸位皇帝都是使用一个年号。如明成祖一直使用“永乐”年号。因此,明清两朝时也就以年号作为皇帝的代称了。例如“崇祯帝”、“康熙帝”、“乾隆帝”等等。但在历史书籍中通常用“双时法”,即将公元纪年附在后面,如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帝王纪年法也是如此。


三.干支纪年法。我国古代使用的由十天干与十二地支依照一定的顺序,配对组成的纪年法。甲、乙、丙、丁、戊、巳、庚、辛、壬。癸组成了天干;十二地支包括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六十年轮回一次,称一甲子,周而复始。该种方法始于汉代,是我国古代文史资料记事用的纪年标准与年号纪年法并用。在我国的历史教科书里,该纪年法多用于近代史方面。例如: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丑条约、庚子赔款、辛亥革命等。干支纪年法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凡是甲字开头的,公元年代的末位数必然是4,乙字开头的是5,丙为6……辛为1……依次类推。例如: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发生于甲子年,即184年;甲午中日战争发生年是1894年。又如《辛丑条约》签订的时间是1901年;辛亥革命则发生在1911年,其尾数皆相同。


四.公元纪年法。是世界上通用的纪年方法。公元就是公历纪年,公元元年是开始纪年的标志,相传这一年是传说中耶稣的诞生年。由公元元年开始,向前推算称之为公元前X年,向后推算称为公元×年(可以省略“公元”二字)。从推算的数字中可以看出,公元前的年代,数字越大,距今越远;公元后的年代则正好相反,数字越大,则距今越近。这种纪年方法在欧洲6世纪时开始使用,全世界普遍使用则是在公元1400年前后。我国是在辛亥革命后才使用公历的。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改用阳历,以中华民国纪元。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开幕,会上选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9月27日,我国政府决定,把公历1月1日称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为春节。


反思教学


通过我的分析讲解,学生的疑惑一下子就全解决了。但我的心情确始终平静不下来。深入认真地反思了自己的教学。总结了如下几点:


一、以新的教学方法和思路去教学


1、教材内容的问题化


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需要将教材问题化。教师如何进行操作?把教材内容变成问题的“链接”;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努力(尝试探索、合作等)一个个地进行问题求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并生成更多、更深层的问题。


2、教材内容的结构化


教师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结构,而不能“见树不见林”。学生的认识结构是有良好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因此教师在教某部分知识时,要注意“瞻前顾后”和“左顾右盼”。要实现教材结构化,教师可以提出教材内容的“纲要信号”,也可以利用“先行组织者”,还可以指导学生自己结合相关知识构建知识系统框架。


二、正确处理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关系


教学时,教师利用一个简单的道理,或者一个知识点引出一个知识串,形成一个知识网,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正确处理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第一,教师要选取那些最实用,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典型事例,选择的典型材料、事例真实可信,能够逐步展开并深化和升华主题,增强表达效果。


第二,采取生动活泼,学生可以接受的学习方法和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使他们乐学爱听。


第三、通过这次答疑教学,我更深刻认识到教师在备课是不光备教材、课本,还要备学生。通常意义上的备课,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只能是对普通意义上的学生共性进行预先考虑,但教学对象的多变性与教学对象个体的复杂性出乎教师备课前的教学设想。要学会处理教学对象的多变性。而课堂上的闪光点往往体现在教师对这些多变性问题处理的机智上,而这些机智是我们写在纸上的教案无法体现的。教师要加强专业素质,拓展知识面,深挖教材,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以不变应万变,提高教学质量。


在学生眼里,教师都是有丰富专业知识的人,著名的“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应该有一桶水”的论断也说明了教师具有的专业知识水平的重要性。


三.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45分钟时间,把所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准确无误地讲解并让学生当堂掌握,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记忆并练习,虽然说在新的课改与新的教学模式一再要求知识的传授要灵活,但最基本的知识必须要求学生牢固掌握。俗话说:没有根基哪来的高楼大厦,没有扎实可靠的基础知识做保证,哪来的知识的迁移和探究,更谈不上知识的创新与重构了。只有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才能升华成学科能力。所以我们应该把基础知识看成是“抛砖引玉”、“举一反三”里面的“砖”和“一”,学生只有在熟知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才会把已有的知识和思维的发散,才能达到学习的最终目的。


四.树立新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健康发展。随着形势的发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其中明确规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高中新课程改革,给我们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顺应时代潮流,才能在竞争的大潮中,站立潮头,做时代的弄潮儿。


总之,社会在进步,高考在改革,教师也应改变教学观念,充分认识新课改的重要性,努力设计好教学内容,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创新人才,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