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研究 >> 正文
陆安:学生的体验与感悟
周刘波:在历史中感悟英
张叠:在研究中感悟历史
探索者:在艺术情境中感
博采·探究·感悟·践行
创设历史情景  感悟历史
在艺术情境中感悟历史 
课改心得用心桥让学生自
创设历史情景 感悟历史
在艺术情境中感悟历史 
最新热门    
 
用心感悟历史——在历史教学中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时间:2009-10-18 17:54:02  来源:潘雪红
 

用心感悟历史

——在历史教学中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新河中学 潘雪红 

内容提要: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在情感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营造氛围,在导入新课时要煽情,在新课教学中不断的激情,在结束时要留情,同时也要注意发挥学生的积极作用,让学生真正做到用心去感悟历史。

关键词:用心   感悟     情感态度价值观

 

今年9月,新课程改革在浙江省全面铺开,新课标在各个层面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尤其是在课程目标的设置上,站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和学习化社会已形成的高度上,确立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而且,新课程由重视传授基础知识逐渐的转变为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但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是隐性的东西,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如何真正去落实,真正做到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呢?

对于这个问题,笔者也感到迷茫,几个月来也一直在努力寻找解决办法,试着用不同的方式去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笔者的观点是充分发挥教师在情感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因为从理论上说,人的情绪的产生不可能离开外界因素的干预,因此学生的情感也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是情感的营造者、是情感的表现者、是情感的升华者、是整个过程的调控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适时的煽情,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

一、在导入新课时要煽情

导入新课是一节课的第一幕,新课的导入设计得好,就能唤起学生们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启发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那么如何在第一幕中就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呢?笔者认为采用多媒体教学比一般的陈述式的直接导入效果更好。多媒体教学可以将各种图片、音响、文字等各种资料展现给学生,起到很好的作用。

曾经在某校听《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授课的老师在导入新课时用打油郎的一首配乐诗《青春中国》:

用茫茫的夜色作墨
用疮痍的土地作纸
在鸦片战争的硝烟之后
是谁?
写下的两个字--中国
让人读得昏暗读得疲惫
更让人读得心痛读得悲愤

那萎缩在清末史书里的
消瘦的中国呀

那跪倒在《南京条约》里的
软弱的中国呀

凄婉的音乐配上低沉的朗诵,强烈的震撼着学生的心灵,学生的心情也变的沉重,同时,他们也会在思考,是什么原因使中国变的如此消瘦和软弱。这样,一首配乐诗就起到了渲染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情感、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

在《一国两制的构想及其实践》这一课的导入新课时,笔者用了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的一首诗《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用这首反映台湾同胞思乡情结的诗歌,营造出一种凝重的氛围,并使学生深切体会余光中老先生包括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声——实现祖国统一。

当然,除了用诗歌来营造氛围外,我们还可以用歌曲、影视作品等多种资料。比如,在讲述《伟大的抗日战争》这一课时,笔者就采取了不同方式导入新课:第一种,介绍了一位人物王选——对日本731细菌部队提起诉讼的原告团团长,一位让日本沉没的中国女人,一个在2002年被评为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之一,通过对这位人物的介绍,一方面增加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另一方面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受此感动,知道为什么而感动,也使学生认识到战争的残酷和日本军国主义的罪恶。第二种,放映一系列日本侵华战争中对中国人民烧、杀、劫掠等图片,用直观的方式让学生感悟历史,体验历史,增强学生对侵略者暴行的憎恨,对苦难中国人民的同情,培养学生的同情心、爱心和对和平的热爱。

二、在新课教学中要激情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教学内容的情感教育的因素,在讲授知识的同时,把渗透于其中的思想性因素结合学生的实际,水乳交融地阐发出来,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产生情感体验,这样,学生既学到了历史知识,又受到了历史情感教育。在这里,我们做老师的不要把自己当成神圣的“牧师”,把学生当成“羊群”而不是自主的人,一味的“说教”、“驯化”,往往使情感教育适得其反。如学习“黄花岗起义”,通过林觉民深夜挥泪给爱妻写诀别书的特定历史内容和情境,一个“为天下人谋永福”的革命者的崇高形象,活灵活现在学生心中,这时无须对学生进行公开说教式的情感教育,学生所受到的情感震撼力,已经是不言而喻了。再如,利用反面历史素材,也有同样的情感教育意义,只要展现出诸如祸国殃民的败类的可耻行为及其所造成的恶果,并与学生一起分析他们为什么会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的原因,便可让做人的良知与责任深深进驻学生的心灵,从而引起情感变化。相反地,如果不是借助具体的“历史”让学生自己感知,而是用空洞的说教或对反面历史人物一味谩骂,那么情感培养的实际效能就值得怀疑了。

在新课教学中激情的方法有很多种,诸如:师生情感交流法、现场启情法、角色启情法等。

在学习《伟大的抗日战争》时,笔者用大量的图片、一段视频展现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学生感到愤恨、感到震惊,有些学生甚至留下眼泪,同时,笔者又给学生展现了一首诗《凝视300000》:

凝视300000——

“3”后面是一个个“O”(零)吗?

不——

分明是一颗颗屈死的头颅,

正面对屠刀,

怒目相看!

凝视300000,——

 “3”后面是一个个“0”(圈)吗?

不!

分明是一根根高悬的绞索,

东条英机们

不正吊死在耻辱柱上?!

                             凝视300000,——

字字在喷火,声声在呐喊:

多行不义必自毙,

血债——

定用血来偿还!

通过这种现场启情法,使学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同时也加深了对这段历史的印象。

在《辛亥革命》这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就结合新课标提出的情感目标,采用角色启情法,让学生去感悟历史。(角色启情法就是在历史教学中,师生分别扮演一定的角色,设身处地体验历史人物的思想感情和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并加以模仿和再现。)

课前笔者让学生搜集辛亥革命中几位重要人物的资料、了解辛亥革命的概况,在课堂上就由几位学生分别扮演孙中山、黄兴、秋瑾、等角色,由他们在课堂上演绎“辛亥革命”。小品的情节有表现在民族危亡关头民族资产阶级代表孙中山、黄兴如何进行辛亥革命的筹备工作;有以秋瑾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革命而牺牲的英勇。通过这样生动的课堂演示,不但给学生提供了生动的历史再现,使之加深了对“辛亥革命”的整体认识,提高了历史学习的课堂效率。同时也是对学生的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从内心激发了其爱国热情,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在做结束语时要留情

所谓留情,就是结束语要能引起学生的回味。俗话说“编筐织篓,贵在收口”,在教学中,如能设计好课堂的结束语,引起学生的回味,则不但能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增加课堂的兴趣,也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感悟历史,让学生的情感再次升华,产生共鸣。当然,它需要我们老师认真地探索,耐心地总结,灵活地运用,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如学习完《伟大的抗日战争》这段历史后,笔者设计了一段结束语:

历史无言,精神不朽。

许多年后,当我们再度回望这段历史,是为了记住先烈的热血,更是为了珍惜今天的和平。

让我们乘上一辆以缅怀或记忆命名的列车,从容驶向和平的共同愿景。

通过这段结束语,不仅让学生牢记这段历史,牢记为民族独立作出牺牲的那些先烈,更让学生结合现实,树立一种意识:远离战争,维护和平。从而让本节课的情感再一次得到升华。   

另外,在课堂外,还可利用乡土历史资源,发动学生自主探究,感悟历史,使爱乡、爱国的教育落到实处。如我们学校就存有明朝戚继光抗倭城墙的遗址,学校附近还建有戚继光纪念馆,这些历史资源是教育的素材,因此,笔者就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去参观这些地方。参观后,一些有兴趣的同学组成一个课题研究小组,他们进行资料的查找与搜集,

 后在老师的指导写出一份研究报告《戚继光在新河》。这样,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体验的方法去感知历史,加深了学生对戚继光在新河抗倭的历史的了解,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爱乡之情,爱国之情,同时也用历史人物的言行来培养学生的诚实、善良、坚强的人格精神等。

总之,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资源,充分挖掘教学内外的一切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并且有机地渗透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同时教师要注意发挥学生的积极作用,对学生进行心理暗示,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自己的感受、认识,真正做到用心去感悟历史。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