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研究 >> 正文
曾甫民:初中历史教学如
06年高考历史全程检测一
06年高考历史全程检测二
高考历史全程检测之魏晋
06年高考历史全程检测四
06年高考历史全程检测五
车华玲:“全球史观”与
课程:从“圈养”、“游
夏辉辉:“全民族抗战”
齐渝华:如何设计具有“
最新热门    
 
、“全程式”教学法

时间:2009-10-18 17:54:56  来源:将长征
 

“全程式”教学法

蒋长征

所谓“全程式”教学法,就是把高中三年的教学作为一个整体的全过程,其教学目标和任务是“瞄准高考兼顾会考”,根据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组织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和复习。主要做法是将传统教学中的两个阶段并作一个阶段,即把高三的第一轮复习的主要工作放到高一、高二去完成,进入高三后,组织学生直接进入第二轮和第三轮复习。这样,使高三可以赢得大量的时间,以便全面落实各项复习计划中的具体要求,全面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和应用能力,兼顾会考和高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拟就其实用价值和操作过程谈谈自己的构想。

一、实用价值

1.打破传统教学观念,全面加强素质教育。传统教学观念思路比较狭隘,特别是对高一、高二的历史教学一般以为只要全面落实了教学大纲中的知识点,抓好毕业合格率就算完成了任务,这种认识是非常片面的。其最大的弊端是割裂了高一、高二与高三之间的有机联系。高一、高二的教学没有为高三打好基础,使高三教学一切都得从头开始,这样既造成了高三教学内容上的重复,又造成了时间上的大量浪费,人为地加大了高三教学的困难。这样教出来的学生,既缺乏全面扎实的基本功,又无相应的综合、归纳和分析、评判能力,根本适应不了高三教学的要求。进入高三后,学生的思维能力单一,教师往往要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引导学生进入高三的“角色”,而当学生明白高考是怎么一回事时,已经是考期临近,为时已晚了。

“全程式”教学法把高三第一轮复习的任务放到高一、高二去完成,促使学生一进入高中,便立即明确高中阶段学习的具体目标和要求。从高一开始便进入“角色”,有充分的时间去体会、适应。教师在教学时,兼顾大纲和考试说明的双重要求。对学生加以诱导,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在讲清、讲透基础知识的同时,着重拓深教材内容、培养学生能力,这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减轻高三压力是大有裨益的。如讲“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一节,为了拓宽知识面,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教师可以从资本主义发展的全方位讲清俄、美、德、意四国在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所走过的不同历程,使学生完整地掌握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线索,然后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向学生提出问题:资本主义发展起来后,资产阶级为了更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就陋求扫除其发展道路上的一个又一个的障碍,并为此而进行了不断的斗争,于是就有了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一次又一次的斗争。其斗争的主要形式有哪些?待学生回答出“进行不断的改革和革命”后进一步指出:我们前面学习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一些情况。如英、法、美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其根本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概括地说,其根本原因就是资本主义发展遇到了严重的阻碍。这也是一切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原因。然后指出,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也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和改革。那么其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启发,要求学生找出俄、美、德、意资本主义发展中遇到的不同阻碍。通过这样的启发分析,既加深了学生对前后知识的联系、巩固,又可以使学生顺利地理解19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性质、背景、主要内容和结果、影响。然后为了更进一步地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和思维能力,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结合所学知识,崩较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以及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试简要分析其相同点和不同点并说明其形成差异的原因。进行此项训练,事先可多创设问题情境。要注意已有的知识结构包括理论水平和能力层次,还要注意问题的典型性及不同层次的能力要求。这样,既可突出知识的连贯性、层次性,又可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今后高三的学习和进一步深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2.合理调节时间,减轻高三压力。传统教学中高一、高二的教学主要是针对全省的毕业会考。高三才集中精力对付高考,而高三教学中的第一轮复习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是高一、高二教学的重复。这两个阶段没有很好地衔接起来,造成了时间上的大量浪费,从而使高三教学中的许多环节由于时间紧迫而无法充分落实这种过场式的教学是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的。

“全程式”教学法针对这一问题,在高一、高二的教学中按高考要求的深度和难度进行教学。用两年的时间完成高三第一轮复习中两个月要完成的任务,可以从容不迫,有条不紊地全面落实,既减轻了高三的压力,又充实了高一、高二的教学,从而较好地解决了目前中学传统教学中的难题。

3.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创造思维能力。传统教学中,高一、高二的教学,很大部分的内容实际上不过是初中内容的重复和拓宽,虽略有改变,但整体上大同小异,学生没有什么新鲜感,加上传统观念在高中阶段对历史并不怎么重视,所以如果不在教材内容的深化上作文章,不给学生一种全新的印象,他们就会形成一种思维上的惰性,长此以往,会造成学生上课总以为是老生常谈而无心听讲,以及对历史课的忽视乃至不屑一顾,这对今后高三的学习是非常危险的。

“全程式”教学法注意了在“新”、“深”两字上作文章,既给学生一种全新的感受,又使他们感到一定的难度,这就会促使学生用心去听,用心去思考,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培养其创造思维能力,既可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为今后的进一步深化打下基矗如讲“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一节,教材内容比较简单,线索和知识条理也比较清楚,而多数内容学生在初中时已基本掌握,如果平铺直叙地讲下去,会给人一种“炒剩饭”的感觉。为了避免这种感觉,我们可以在“新”、“深”上作文章:可先让学生自学十五分钟,同时提出下列问题思考:①悬挂一幅空的世界地图,让学生在图中填出美、法、荷的主要扩张地域,②为什么17—18世纪会出现美、法、荷等国的殖民扩张?各有什么主要特点?其扩张带来了什么后果?③殖民战争中英国为什么能战胜荷兰和法国?是必然的吗?为什么?你怎样认识殖民国家之间的斗争?④通过对殖民扩张和殖民战争的分析,你认为殖民主义的实质是什么?怎样理解“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这一论断?学生阅读教材后,教师针对上述问题一一提问、串讲、答疑解难。由于学生对多数问题是一知半解,不甚了了的,因此会认真地听老师的分析。课后布置作业:“试分析美国为什么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简述其形成过程并结合英国殖民者的罪恶活动,分析殖民主义的实质。”这样的课,突出了对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基本上能达到高三第一轮复习的要求。

二、“全程式”教学法的操作方法

1.高一、高二阶段的操作。这一阶段的教学主要抓两点:一是按大纲和考纲的要求,全面讲清、讲透分布在各章节的知识点,其中特别是要对照考试说明的要求,讲授的过程中注意在教材内容的深化上下功夫,即按高三的要求讲授高一、高二的教学内容,每节课讲授时间为三十分钟左右。二是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要求教师按教材的章节编印一套同步训练习题,要求每章内容有一套习题,包括选择、填空、材料和问答四种题型,难度相当于高考,题量可适当减少,时量控制在45分钟左右。每讲完一章内容,即发给学生,要求用一节课时间完成,然后及时进行讲评、分析,每月进行一次综合检测,这样可使学生既掌握全面、扎实的基础知识,又全面提高综合思维能力(提纲略)。

同时,为使部分成绩较差的学生顺利通过毕业会考,可以在高二的第二个学期举办一个短训班,把各班中下等程度的学生编成一个临时的班级,集中在一起,利用课余时间给他们进行集中补课,按会考要求一一进行落实,使他们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会考所要求的知识内容,使高考和会考两不相误。

2.高三阶段。本阶段的任务是集中精力,按考试说明的要求全面检查和落实高考的知识点和各项能力要求,可安排两轮复习:第一轮复习的主要任务是检测和落实,每节课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时间为十分钟,教师事先编印一个提纲(学生须人手一份),落实考试说明在本章节的基础知识点和能力要求。可由学生自己按提纲阅读和复习教材,也可由教师提高、串讲,两种方法灵活应用,可活跃课堂气氛。第二部分时间为二十五分钟,这是学生课堂练习的时间,在前面编的那个提纲上,编印适量的本章节内容的各种题型,由学生自己当堂完成。第三部分时间为十分钟。这部分时间是教师提高、串讲的时间,主要解决该套习题中学生存在的问题(提纲略)。

第二轮复习的主要任务是查漏补缺,综合提高。教学以专题形式组织教材内容,每节课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时间为十五分钟左右,教师进行串讲、讲清该专题中的知识点、内在联系和值得注意的问题(要注意挖掘深度),第二部分时间为三十分钟,学生对照教师的提纲,进行查漏补缺的工作。同时,第二轮复习可以每两周作为一个教学单元时间,组织一次综合检测并及时讲评,及时发现问题和调整(提纲略)。

一场改革都有一个不断深化和完善的过程,“全程式”教学法是一种教学改革的尝试,其宗旨主要是充分利用高一、高二的时间,为高三的进一步深化服务,其中许多细则问题有待在实际教学中进一步完善和丰富。但只要我们坚持这种教改和探索的精神,辛勤的耕耘定会带来丰厚的收获。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