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福建莆田抗倭古城遭破坏…
两岸学者研讨“朱子学与…
2010华人收藏家大会显示…
浅析合肥市文化市场执法…
浅谈广西文化体制改革的…
浅谈校园文化市场化的矛…
文化市场执法机构建设的…
挖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新…
浅谈图书馆在文化市场中…
分析文化市场的管理
最新热门    
 
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作家王蒙在城市更新与文化传承论坛上的讲演

时间:2010-11-12 11:27:01  来源:不详
   

    学术也在令人担心。传播上的巧言令色会不会冲击真正的学问修养与功底?抄袭、枪手、拼凑、交易……学风的腐败为什么屡有传闻?在某种文化的幌子下,迷信巫术会不会借尸还魂、假冒伪劣的文物与民俗会不会大行其道?跟着发行量与收视率走的传媒应该怎么样负起对于人民的责任?

   

    商品经济的发展在给了文化生活以有益的启发的同时,也带来了急功近利与浅薄浮躁。一些营销名词正在使一些出版、传媒、制作人、投资人、旅游公司以及有关地区与部门头脑发热,例如包装、炒作、品牌、名片、时尚、热销元素,成为某些地方发展文化事业的首要选择。而思想、艺术、真实、深邃、完美、智慧、才学、责任、激动人心与精益求精的“古典”的说法似乎正在被人忘却。各地拼命寻找、争抢与自己有关的历史文化名人、名著、名事、名迹,为此不惜以一充十,以编造充根据,夸大吹嘘,制造假象。而在打起名家名作名事迹这个招牌后,用热销商品与尚待论证的所谓本地文化古迹互相命名,新建一批可靠性与文化内涵近于乌有的人造文物,然后用殿堂、寺庙、公园、生态园、景点、纪念馆、祠堂的名义,搞餐饮游乐等第三产业。人们在先秦诸子的名义下吃喝洗浴按摩,这究竟是弘扬了还是亵渎了我们的文化资源呢?究竟是推崇还是滥用着文化的名义呢?这样下去,粗鄙的营销手段可能吞噬真正的文化品味。

   

    这一类的问题有一定的普遍性。放眼欧美,我们也会有当下的人文成果不如达·芬奇、伏尔泰、巴尔扎克、托尔斯泰、惠特曼时期的感慨。在一些人痛砭当今缺少鲁迅式大家的同时,我们不能不正视产生鲁迅的年代与当今时代的大为相同。雄辩的悲情的旗手式的文化艺术也许正在向亲和的良师益友式的文化发展。我们难以期待历史的重复上演。

   

    再者,一个时期的文艺生活有无经典、有无大师巨匠,有待于历史与时间的淘洗与沉淀。不论《哈姆雷特》还是《红楼梦》,不论《对话录》还是《论语》,其经典地位都是在他们死后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