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历史教案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钱锺书不过就是一部电脑…
国学大师们授课时的开场…
星云大师:格局与破格
季羡林是“国学大师”么…
冯其庸新解“大师”:诲…
冯其庸新解“大师”:诲…
粤剧大师马师曾诞辰110…
粤剧大师马师曾诞辰110…
粤剧大师马师曾诞辰110…
粤剧大师马师曾诞辰110…
最新热门    
 
大师哪儿去了?有趣的《现代学林点将录》

时间:2010-11-26 11:56:05  来源:不详
 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严格秉持了史家“不虚美、不隐恶”的态度。比如,对最近几年颇有过度美化之嫌的季羡林先生,他在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季氏晚年地位尊隆,发言作文太易,而不知藏拙,以考据家的素养侈谈义理问题,鼓吹‘21世纪将是东方文化占统治地位的世纪’、‘只有东方文化能拯救人类’,中西文化的关系是轮流坐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其虚骄肤浅,较之梁漱溟式的文化观犹等而下之。论其言,即鲁迅所谓‘专门家的话多悖’;论其行,则近乎周作人所谓‘老人的胡闹’矣。”这段批评不可谓不严厉,没有丝毫为尊者讳,可谓不刊之论。

 

  此书并非没有遗憾。一是书名中“现代学林”四字颇有包举宇内、囊括四海、纵论天下豪杰的气势,但现代学术分门别类,举凡政治、社会、法学等等,难以一一道尽,各有胜场,然该书限于篇幅、体例,所点之将却是以古典文史之学为重,似乎颇有名不副实之感;另一个“遗憾”是作者所点之将让读者有意犹未尽之感,比如经济学里点了张五常的将,却未点杨小凯,舍小凯而取五常,不知何故?后者在新兴古典经济学上的成就举世瞩目,如不是英年早逝,获诺贝尔奖的可能性相当之大。当然这“遗憾”,最根本的缘由可能是标准之不同,而读者也口味各异吧。

 

  读毕此书,想到了少年时候读《封神演义》结尾时的情节:姜子牙沐浴更衣,绕台三匝,然后登台评点各路豪杰的前世今生,何去何从。《现代学林点将录》也让我有了这种感触,对我来说,最大的感触就是,看着这些灿若星河的大师,为什么在那些战火纷飞、民不聊生的年代里,我们反而拥有他们,而今天,我们有了高楼,有了安宁,他们却到哪儿去了呢?

责任编辑: 林杏子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