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历史教案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各地专家南京论民国建筑…
2010中华文化人物颁奖礼…
评《中国传统节日》:志…
文化批评:最曲折喜剧曹…
2010,在文化自觉中前行
中华文化精神:国学的价…
第四届寒山寺文化论坛在…
关于歇后语的文化信息传…
论析翻译目的对翻译策略…
试析民族服饰的文化寓意…
最新热门    
 
文化沙漠化将是中国的一场灾难——李德顺访谈录

时间:2010-12-18 11:51:57  来源:不详
广大文化工作者并不想让文化沙漠化。国家是下了很大气力,但是在文化建设时,对某些传统模式和条件的过分依赖,导致了南辕北辙的结果。

 

    这种路径依赖的表现,可以分两方面来说。

 

    一是过于依赖行政权力来组织文化和发展文化。要知道,行政干预对于精神生产来说是不合适的。我有个比喻:科学研究是鸡下蛋,得肚子里有并让它按自己的规律去成熟,不能要求鸡按照别人指定的节奏和样式下蛋。也就是说,精神文化的生产有其自身的规律,不能用计划性的行政干预来操作它。

 

    二是过于急功近利的导向。比如有关的领导者和管理者过于重视文化方面的“政绩”,不仅会强化不必要的行政干预,而且也诱导研究工作去追逐眼前功利,使科研评价的标准扭曲。人们对科研成果的要求,往往是“能用就好,够用就成”,而不去贯彻科学研究中彻底性、理论化等目标。比如,现在很多学者都在获取课题、项目上计较,结果却既不发现问题,更不解决问题。

 

    上述两点是互相关联的。在急功近利的动机下采取行政化的操办,而不是支持和保证精神生产的自我发展。这好比瓜农种瓜,你希望培育出又大又甜的好瓜,但你不是着眼改善整块地的经营,而是只想挑选出几个瓜来,力保它们长得又大又甜,一切资源都为之倾斜。这种大瓜主义政策的结果,怎能不南辕北辙?

 

要按照精神文化生产的规律办事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