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历史教案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刘延东:在新的起点上推…
刘仰东:民国众吃相
开国大将徐海东之女:每…
开国大将徐海东勇猛如“…
李东东:从新闻出版大国…
李东东:今后报刊退出机…
毛泽东:与妻儿相聚是奢…
李象群塑毛泽东:透出慈…
魏积安扮毛泽东:不会蹚…
王炳东:我是这样翻译丁…
最新热门    
 
曹海东:《论语》之“敏”

时间:2010-12-23 12:59:32  来源:不详
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孔子此所“与”之“惧”,乃“是敬慎意”(清焦袁熹《此木轩四书说》卷四);所“不与”之“暴虎冯河”,乃苟且冒进之举。又《卫灵公》:“言忠信,行笃敬。”此中“笃敬”,明人蔡清《四书蒙引》云:“笃则不薄,敬则不苟也。”故此二字实即敬慎之谓。又《季氏》:“言思忠,事思敬。”邢昺疏云:“君子常思谨敬也。”由上看来,孔子平日诲人,是以行事诚敬谨慎为重,而非以疾速快捷为务也。因此,将上述三例中“敏”字释为疾速、敏捷,似难与孔子平常训诲的一贯之旨相契切;而若释作敬慎,乃得与其泯合无间。

 

    第二,古汉语“敏”字兼“敬”“审”之义,故可解释为诚敬谨慎。《玉篇·攴部》:“敏,敬也,庄也。”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五引《声类》:“敏,敬也。”“敏”又可训“审”,指审慎。《尔雅·释乐》“商谓之敏”,陆氏释文:“敏,审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礼成而加之以敏。”杜预注:“敏,审当于事。”《公羊传·僖公四年》:“其言次于陉何?有俟也。”何休注:“生事有渐,故敏则有功。”徐彦疏云:“言敏则有功者,敏,审也。言举事敏审则有成功矣。”古“敏”之庄敬义、审慎义,实相成相通,亦犹《说文·心部》“忠,敬也”条段注云:“敬者,肃也。未有尽心而不敬者,此与慎训谨同义。”由是以观,将上述《论语》中三“敏”字释作敬慎,于古有征。

 

    第三,比勘《论语》中句式或意旨相类的文句,上述三例中的“敏”字也宜当释作敬慎。寻绎《论语》之文句可知,以连词“而”连接的前后两个短语,其中处于相应位置上的语词之义往往相同、相近或相类。如“察言而观色”(《颜渊》)中的“察”与“观”,“君子尊贤而容众”(《子张》)中的“尊”与“容”,“听其言而观其行”(《公冶长》中的“听”与“观”,皆是其例。推是而言,前举例①“敏于事而慎于言”中的“敏”与“慎”,例②“讷于言而敏于行”中的“讷”与“敏”,其意各应相同或相近。此外,比证《论语》中一些旨趣相类的文句,前述“敏”字亦似以训敬慎为允。如《为政》:“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此谓人应当慎言慎行,以减少过错和悔恨。上引“敏于事而慎于言”、“讷于言而敏于行”二句与之相较,旨趣明显类同,故其中“敏”字当与“慎行其余”之“慎”意同。又如《阳货》:“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此中“敏”字,焦循《补疏》以其义为“审”,谓“盖善谋而审当,所以有功;若徒以疾速便捷为敏,非其义矣”。前引《尧曰》“敏则有功”的“敏”与之相较,其义当无二致,故此“敏”之基本义也应作“审”解。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