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历史教案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秦皇岛首届民俗文化庙会…
厂甸红楼两大庙会年三十…
京城旧忆:当年的朝外大…
北京城寻找《红楼梦》:…
京城玩家立冬斗虫 蟋蟀…
广州城隍庙揭开六百年身…
广州城隍庙揭开六百年身…
庚子事变与京城传闻:传…
斗菊风俗将重现京城 北…
南京市作协副主席:从六…
最新热门    
 
京城庙会应有时代品质和韵味

时间:2011-02-27 11:22:45  来源:不详
席各种仪式。这代表了一种倾向,以为这样就可以迎合人们的怀旧情绪。殊不知,这种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复古,并不能搔到人们的痒处,反而让人心生反感。类似的事情其实很多,时代变了,人也变了,庙会的年味儿也应该跟着变了。人们是要怀旧,是要传统,但这个“旧”,这个“传统”,已经不是当年的那个“旧”,那个“传统”了,它们应该被注入这个时代的精神和审美,应该有这个时代的品质和口味。
  就拿庙会上的商品和娱乐活动来说,有多少是能体现时代审美和时代风尚的东西?有人说,哥买的不是玩意儿,是文化!这话说得有点意思,多少道出了庙会的真谛。这里所谓文化是什么?其实就是一种心情。逛庙会,逛的就是一种心情,要有能让人赏心悦目,心情舒畅的东西。这东西是怀旧,也是创新,骨子里是旧的,血肉却是新的;或者反过来,总之是旧中有新,新中有旧,移步而不换形,创新不离传统。
  不妨少一点西式嘉年华的赌博游戏,多一点儿个人参与的竞技活动,让有一技之长的“达人”们显一显身手,露一露峥嵘,没什么不好,恰恰可以还原庙会传统中固有的自发性和节日狂欢的喜庆劲儿,一定很受群众欢迎。
  也许,庙会真到了去粗取精的时候。这个精,就是对新与旧中精华内容的撷取,就是对怀旧与创新的分寸要把握精当。近几年出现过一些新庙会,盲目照搬旧有庙会或西洋模式,都不能持久。其实,办庙会还是要胆子再大一点,思想再解放一点,事实上,只有创新,才能给传统注入生命的活力,才能使怀旧也怀出另一番滋味,可以回味的滋味儿。
  ■重构新庙会文化要找到北京的城市之魂
  邢莉(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
  北京春节的庙会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包括了祭祀文化、饮食文化、娱乐文化等诸方面。因而庙会文化不只是传统庙会文化的复兴,更是新时期在传统基础上的重构。春节的庙会文化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充分的展演展示,像怀柔举办的“北京十三档花会”和杨树底下村“敛巧饭”的展演不仅是历史记忆的展示,而且表现了其传承的活形态。圆明园内展演的已经消失了多年的皇家宫廷传统冰嬉活动以及三里屯“七彩江湖”灯彩的展示等,都在传统中有创新,彰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
  此外,北京庙会文化的重构还表现在新的策划层面。东岳庙关于北京节日的展览把北京的节日系列通过文与图充分地展示出来,其内容丰富,展品新颖,展示了北京人对于自己节日的深刻历史记忆。而欢乐谷等地的活动中引进的国外文化内容,让不管是老北京人还是新北京人,甚至外地人和外国人都对北京的春节庙会文化表示了认同。另一方面,我们也深切地感到近些年庙会文化在急剧转型,传统祭祀文化的减弱和娱乐文化的加强,让民众在这个中国人最为看重的节假日里对于庙会文化有了更高的期望值和更强烈的精神诉求。而这也正是传统庙会文化至今还具有生命力的原因。新的庙会文化正在创建中,传统与现代如何嫁接,如何让辛勤了一年的人们得到更好的休闲,如何满足民众对于文化和精神的诉求,如何寻找北京这个现代化的大都会的城市之魂,这是我们应该继续探讨和实践的问题。
  ■不忘特殊人群的精神需求
  于志海(北京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
  春节庙会和元宵灯会使亲临现场的人看到了平时看不到的民俗活动,即使摩肩接踵、人头攒动也会使人感受到过大年、逛庙会的乐趣。但是有一些坐轮椅的残疾人(包括半身不遂和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因庙会人太多不方便,也就错过了亲临现场感受过年氛围的机会。建议我们的庙会组织部门,是否能和残联、社区协商研究,找一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