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历史教案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张光芒:批评家不应该为…
名人故居不应仅是壳
传统节日:不应消逝的文…
2010不应忘掉的字:被、…
专家:大学不应片面强调…
绝学,不应成为“即将灭…
绝学,不应成为“即将灭…
姜义华:不应漠视“国学…
不应漠视国学概念的非科…
红学家谈新《红楼梦》:…
最新热门    
 
不应忘却王阳明

时间:2011-03-01 10:08:06  来源:不详
董平:这其实是一个误解,王阳明与朱熹在学理上并不对立,他们理论的目标完全一致,都是试图建立一种完善的学说系统、道德系统,从而让人心能达到圣人的境界。只是两者方法不同,朱熹强调格物,而王阳明强调“知行合一”,这就像从北京到杭州,你可以坐火车去,也可以坐飞机去,这没什么冲突。

记者:似乎理学至明代,突然被妖魔化了?

董平:关键是元以后社会环境发生了改变,在宋代朱熹只是诸多学说中的一种,曾当成伪学被禁,但后来《四书集注》等成了科举的主要内容,理学变成意识形态,不可避免地走向简化和僵化。王阳明少年时代格竹子遭遇挫折,其实他误读了朱熹的本意,但这个经历启发他去重新思考,最终得出了“圣人处此,更有何道”的观点,事实上,王阳明熟读朱熹的作品,他是直接切入圣人心态去与朱熹对话。

“心学”对今人仍有启迪

记者:自“五四运动”后,儒学饱受批评,认为是造成中国落后的关键原因,今天重读王阳明,意义何在?

董平:从历史上看,儒学是发展的,并不存在一个标准的儒学,孔子去世后,儒分为八,各不相同,事实上,孟子、董仲舒、朱熹的儒学也都不一样同样,也无统一的阳明学,很难笼统地去指摘它有什么缺陷。阳明学不是科学,它是价值标准的立足点。

记者:在科学解释一切的大背景下,我们是否依然需要心学这个视角呢?

董平:当然需要。因为价值并不只有一种形态,人的存在首先是物质,但物质存在不是人的存在的唯一方式。在今天的社会中,良知、知行合一等仍能给人以启迪。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在物质方面取得巨大进步,但人心失衡、道德环境污染等问题,令人担忧。必须有一种力量来照管、托付我们的心灵,这不是要回到传统价值中去,而是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生活。在一个物质昌明的时代,相信科学没问题,但要看到科学解决不了所有问题。像三聚氰胺,科学不会告诉你该不该放,这不是技术问题,是价值观问题,不论时代如何变动,人以什么观念去生活,都是重要的,都值得我们去思考。

提倡国学不能靠背书

记者:科学是祛魅,而回到价值立场上,是不是在附魅呢?

董平:价值不是附魅,而是看到世界更多的形态。就像一朵花,对我们来说,它的价值在于它的美丽,而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