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阿瓦提维吾尔族民间艺人…
民间歌谣里的反腐败情绪
妖欤?仙欤? ——民间…
民间文艺学归属何处
“文物与收藏”系列报道…
新文化运动使民俗成热门…
江西民间艺人以发为丝刺…
甘肃民间百年铜铝翻砂铸…
“毛猴”艺人:守望传统…
从民间工艺美术谈陕西区…
最新热门    
 
民间艺人与学院派如何对接 郭文景:别小看老艺人

时间:2011-07-07 10:29:59  来源:不详

我和很多戏曲演员有过合作经历[注: 指亲身见过、做过或遭受过的事。 片名 《经历》The Experience/Tajrobeh (1973) 伊朗电影,35毫米,黑白,60分钟。],无论是京剧还是别的曲种,无论是从事[注: 中央或地方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又称“从事员”。《赤壁之战》:“晶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congshi]演奏还是演唱的艺术家,我都合作过。我的一个感受是,中国戏曲艺人的艺术是被我们低估了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大约一百年前,中国社会出现了严重危机,那时候中国人要挽救自己的社会和国家,人们希望中国达到的社会制度、社会结构以及挽救国家民族的理论都是西方来的,革命的理论以及社会的模式都是西化的,仿佛西方就代表了先进。所以在任何情况下,这些舶来品首先在道义上、道德上就占了上风。这是我们很大的思维误区。

这样一种局面,带来的结果就是对自身文化的低估。它也带来一个好处,西方的文化艺术进入中国时是长驱直入、没有阻碍的。我上个月参加一所高校的优秀博士[注: 博士是教育机构授予的最高一级学位。如某科系哲学博士(PhD),理学博士(DSc/ScD),文学博士(DLitt),教育博士(EdD)。]论文评选,读到一篇论文,是余日阳博士写的《关于贝多芬[注: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 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世界著名的作曲家兼演奏家。]在中国传播的考察》。最先用文字把贝多芬介绍到中国来的是李叔同[注: 李叔同(1880年-1942年),即佛教中赫赫有名的弘一大师,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出家后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又号二一老人。]和鲁迅[注: 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1898年改为周树人),笔名鲁迅,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他们两个人根本就没有听过贝多芬的音乐,只是读到了一些文字介绍,就用毋庸置疑的口吻向国人介绍这是一个音乐的圣人。虽然没听过,但是已经不容置疑地告诉你,这是一个伟大的作曲家,他在西方已经得到了绝对的承认。贝多芬进入中国时几乎没有受到任何挑战。

现在回想起来,上世纪70年代初,我进入文艺界时是这样一个局面,一个中国传统艺人,比如他是说书的或者唱书的,唱戏的或者演奏某一种乐器的,即使他是大师[注: 大师,现在指在某一领域有突出成就、大家公认并且德高望重的人。因其意义比较广,还有佛的十尊号之一、官名、学者专家的尊称、对年纪大的老师的尊称等。],另有一个人是学洋范儿的,即使演奏西方音乐、作曲只是初级水平,在中国也会被奉为专家。而真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