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阿瓦提维吾尔族民间艺人…
民间歌谣里的反腐败情绪
妖欤?仙欤? ——民间…
民间文艺学归属何处
“文物与收藏”系列报道…
新文化运动使民俗成热门…
江西民间艺人以发为丝刺…
甘肃民间百年铜铝翻砂铸…
“毛猴”艺人:守望传统…
从民间工艺美术谈陕西区…
最新热门    
 
民间艺人与学院派如何对接 郭文景:别小看老艺人

时间:2011-07-07 10:29:59  来源:不详
正的民间艺人,因为不认识五线谱,就被认为是没有文化,不可能得到专家头衔。这是除了那些最有名的京剧大老板之外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在怎么样对待民间艺人这个问题上,我有很多感触,比如我为了写一部和川剧有关的交响乐,要完全原汁原味地保留川剧的锣鼓、帮腔、唱词、唱腔等等,就到重庆找一个川剧老艺人。我觉得他真是一个大师级的人物,我应该很恭敬地向他学习,结果他比我还恭敬、谦卑,他说你来关心我们川剧,真是感激不尽。他心目中摆的位置就是我“关心他们”,其实我是走投无路,到他们这儿“偷东西”来了。

中国传统艺人和学院派的人进行碰撞时,一定是前者要“将就”后者,因为后者代表着进步,代表着先进。前者被认为是保守的,因为传统艺人连五线谱都不认识。这种思维方式就有问题。我干嘛要看五线谱,我有自己的谱。我小时候在家里拉小提琴,拉“巴赫”,家里的老保姆根本无法听,觉得很难听,现在看来,她觉得很难听,有充分的理由,我尊重她的观点。

我和各式各样的戏曲演员合作的过程中,最初就是要他们适应我的体系,而且是不惜成本的。比如歌剧里用一个京剧小生,我就给他美声唱法的唱腔,他又不会认谱,也不会看指挥,只能专人教他,先让乐队录下来,再去听,背下来,事实上这种做法,他自己最大的优势完全发挥不出来,最后还是学不会。而且中国传统那一套很扎实的方式有一个特点,就是依靠死记硬背,背下来之后,指挥全错了他都不会错。但是他自己最有特色、最光彩的东西得不到很大的发挥。我后来写一些东西时,就在想别的可能性,是否我应当去“将就”他们,让他们不需要管我,不需要看指挥,也不需要听乐队,想怎么唱就怎么唱。他们有理由认为,是你郭文景找我们的,你就得就“将就”我们。

2009年我的作品去布鲁塞尔[注: 布鲁塞尔是比利时王国的首都,地处北部佛兰芒语区和南部法语区交接地带平均海拔58米。人口107万,面积162平方千米,约占比利时人口的1/10,是比利时第一大城市。]首演前,在广州[注: 广州市-广州市是广东省的省会,是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中国南方最大的海滨城市,是全国著名的华侨之乡,也是全国华侨最多的大城市。]交响乐团排练,余隆指挥,按照我设计的种种技巧,让乐队跟着走。有一天排练结束之后,川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注: 文化遗产,中文在概念上分为“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有形文化遗产”即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遗产”,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简称《世界遗产公约》),]传承人就自己决定,把有些地方的锣鼓点调整了一下,这就多出一拍。第二天和乐队一起排练时,那个传承人听起来就错了,因为我忘了提醒指挥。余隆很大牌,把指挥棒一放,说,怎么回事。我说对不起,这个地方加了一拍。他说,谁加的?我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加的。他一下就没脾气了,就记下来了。我觉得这种态度是好的,这样,传统艺人可以发挥得很精彩,学院派也会有一个新的思路。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