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赵士刚:“摸着石头过河…
《新华字典》编撰故事:…
孙毓棠:“半个文学家”…
国学泰斗饶宗颐:“正心…
长沙:“读书达人”秀出…
徐生坛:“最牛校长”叶…
侯金亮:“大师”能被“…
大江健三郎:“鲁迅的小…
韩美林:“没有文化”的…
邓小平:“问数字”、“…
最新热门    
 
问教:“投入”“产出”难成正比 作文怎是配角?

时间:2011-07-20 23:10:12  来源:不详
>40分上下。根据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的调查,近四年来,包括北京在内多个省市高考作文的评分都是二等作文卷占75%-80%,一等占8%-10%,满分作文凤毛麟角,35分以下的三、四等也不到20%。二等分占比重如此大,即“趋中率”畸高,考得再好也很难企及高分,稍有准备就可以拿40分上下,再差也不至于落入三、四等。评分等级的这种非正态分布,根本不能反映考试水平,对考生很不公平。

 

    “趋中率”为何普遍偏高?原因是阅卷的等级划分标准虚化。为公平起见,一般规定同一份作文需2-3人阅评,彼此[注: 介绍 彼此 :bǐ cǐ 意义 ①那个和这个;双方:不分~ㄧ~互助。②客套话,表示大家一样(常叠用做答话):‘您辛苦啦!’‘~~!’。]给分差异若超过5分,就需重新评阅。但改作文很辛苦,工作量相当于数学的两倍,又必须在7天之内改完。阅卷人看一篇800-1000字的作文,时间只有一分钟到两分钟,甚至只有几十秒。两位阅卷人打分相差在5分之内就通过了。如果相差6分以上,就必须要第三个人来改,进度就被拖延了。为求“保险”,阅卷人就会彼此求同“趋中”,最简单的方式就给2等。

 

    “趋中率”畸高,使得高考作文失去了选拔功能。为什么普遍不太重视语文?就因为所谓“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教不教学不学反正都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