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专家学者聚泰山纵论宗教…
中国道教缘何令外国人着…
“中国典籍与文化:古委…
中国人民大学首届孔子学…
中国岩彩画的担当意识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举办…
中国民俗艺术国际论坛举…
中国历史上有多少个帝王…
中国历史上有多少个帝王…
野火·幻影·碧血——《…
最新热门    
 
关于中国科举制——专家学者访谈录

时间:2011-10-28 19:31:46  来源:不详
享权力;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同等重要的一个方面,那就是在淘汰人才方面副作用最小。

 

    当一个社会消化不了那么多人才的时候,就必然有一部分人才找不到用武之地。人才没有得到合理的任用,对人才个人来说是一件难以承受和难以面对的事情,而对于社会来说,就必须用一个较好的方式,让他们即使在心理上依然有忿忿不平的情绪,但至少在行动上能够不和社会形成一种剧烈的对抗。科举制度在解决这个难题方面效果是比较好的。第一,考生并不认为他是被朝廷刷掉的。因为在明清时代的殿试中,皇帝从来不刷人,皇帝的作用是定名次、提高考试的规格。有皇帝做主考官的考试,当然是规格最高的考试,考试也因此显得庄重、隆重、有神圣感。这种神圣感有助于加强考生服务于国家的意识。第二,考生也不认为他是被某个考官有意识地刷掉的。在科举考试中,所有被刷掉的人,除了极少数人认为他们是被某个考官有意识刷掉的以外,大多少人不会这样想,因为在宋以降的考试中,一个考官,我们且不说他有意识刷掉一个人很难,他有意识录取一个人也很难。考官很难知道他改的是谁的卷子。科举制度在淘汰人才方面副作用较小,主要表现在这两个方面。而世卿世禄和两汉的察举制[注: 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的确立是从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开始的。察举制不同于以前先秦时期的世袭制和从隋唐时建立的科举制,],在这两个方面都有较明显的副作用。

 

    说到中国科举制度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不能不提它在传统读书人人格塑造方面的功能。清人赵翼写《廿二史札记》,讨论到元朝末年的情况,其中有一个标题叫“元末殉难者多进士”。元代是一个特殊的时代,少数民族[注: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指得是多民族国家中人数最多的民族以外的民族。新中国成立后,通过识别并经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共有56个。]统治了汉族。但在元王朝行将灭亡的时候,殉难的人仍以进士居多。为什么进士群体更能与王朝同患难共命运?当然与他们得到了王朝的好处有关,但这只是一个方面。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进士阶层重视价值担当。儒家强调杀身成仁,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用传统儒家经典来做考试教材,的确有助于让这个社会的一部分人以人格上的精英来自居——不是一般意义的精英——是人格的精英。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