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书法的本质是不是艺术?…
王法的死结(1)
王法的死结(2)
王法的死结(3)
学者解释略萨对文化身份…
王镛:书法的本质
中华文化精神:国学的价…
硬笔书法 何去何从——…
试析孔子的辩证法思想
陈洪武:什么是当代书法…
最新热门    
 
辩证法的三重智慧:条件把握准确,看法才正确

时间:2011-11-5 9:43:37  来源:不详
条件下,白的柳絮变红了。正像这首诗给我们的启发一样,现代辩证法在继承古代素朴辩证法通观两极精髓的同时,更强调对“两极”存在条件的把握。只有条件把握准确了,看法才能正确。
  抗日战争初期,“亡国论”和“速胜论”是当时中国社会的主流论调,毛泽东[注: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笔名:子任,曾用名:二十八画生、李德胜,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卓越的领导者,政治家、军事家。]却得出了不同于常人的“持久战”论断。这个论断是建立在这样的条件把握之上的:中日战争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注: 帝国主义即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也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级和最后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的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进行的一场决死的战争。“敌强我弱、敌退步我进步、敌小我大、敌寡助我多助”,因此这场战争会经历防御、相持、反攻三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我们应该采取不同的战略方针。经过持久战,最后的胜利一定是中国的。铁的事实证明,毛泽东的“持久战”论断胜利了,这也正是辩证法的胜利。
  创造条件,主动促成转化
  仍以“塞翁失马”为例。在现实中,促成“祸”与“福”转换的偶然因素不一定能构成必然关系,也就是说,如果失却了其中的某一偶然因素,促成“祸”与“福”转换的“条件链条”就会断裂,“祸”与“福”之间就难以相互转换,那么,其中的“坏事”毕竟还是“坏事”,“好事”也还是“好事”,双方是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自动地向对立面转化的。要变“被动”为“主动”,就需要首先弄清楚促成两极转化需要哪些条件,然后主动创造条件,从而生成你所期待的结果。
  宋代真宗时,皇城失火,宏伟的昭应宫被毁。大臣丁渭受命修复皇宫。施工时间短,任务重,既要清理废墟,又要挖土烧砖,还要运进大批建筑材料[注: 在建筑物中使用的材料统称为建筑材料。新型的建筑材料包括的范围很广, 有保温材料、隔热材料、高强度材料、会呼吸的材料等都属于新型材料。]。怎样才能完成这样繁重而又紧迫的任务呢?经过思考,丁渭想出了一套“变废为宝”、事半功倍的施工方案:先把皇宫前大街的土挖来烧砖,大街成了一条河沟;然后把卞河的水引入河沟,用来运输木材和其他建筑材料;皇宫修好后,放掉水,将废墟留下的残砖断瓦等填入河沟,修复街道。这样,挖河一举,使得取土、运输和清理废墟这三个孤立的问题联系起来,实现了“弊”与“利”的转化,加快了工程进度,提前修复了皇宫。
  总之,辩证法是通向智慧的“桥梁”,其要义有三:其一,不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是自觉地看到问题的两个方面,即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矛盾的双方;其二,片面而“深刻”的形而上学方法不好,“全面”但肤浅的素朴辩证法也不好,现代辩证法的精义是清晰地把握对立双方各自存在的条件,以及相互转化的条件;其三,在对立基础上实现统一,即在充分把握对立双方存在和转化的条件之后,创造条件,创新性地解决矛盾、消解矛盾,达到和谐统一。
  王习胜(作者为安徽师范大学教授)
·延伸阅读·
  辩证法内蕴的三重智慧,是有标准、讲正理的智慧,不是那种“以非为是,以是为非,是非无度,而可与不可日变”的狡黠。
  在一些人看来,春秋[注: 春秋时期,始于平王东迁。他得名于鲁史《春秋》 。是中国历史上社会经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