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留名心理驱动下的汉晋树…
历史深处探国民心理 中…
从格式塔心理学看《天净…
儒家管理哲学的核心理念…
心理红楼:鲜花长在牛粪…
简析广告传播中的文化心…
论析心理原理在广告传播…
试论动漫文化传播的文化…
《开明国语课本》课本活…
《开明国语课本》课本活…
最新热门    
 
留名心理驱动下的汉晋树碑之风与史传写作(3)

时间:2011-12-12 13:28:13  来源:不详
内的少数民族[注: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指得是多民族国家中人数最多的民族以外的民族。新中国成立后,通过识别并经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共有56个。]身上也体现了出来。吐谷浑[注: 吐谷浑,中国古代西北民族及其所建国名。原为辽东鲜卑慕容部的一支,游牧于今辽宁义县内。西晋末,首领吐谷浑率部西迁到枹罕(今甘肃临夏)。]首领吐延便说:如果不能“名垂竹帛”,那将是“愧于心”的极大遗憾。 [7](P2538)后秦君主姚兴也认为,不失时机而最终“垂名竹素”,是自己的心愿。 [7](P3005)这成为当时用史书的形式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风气日趋盛行的强大推动力。


    四


    南北朝时期,情况变得更为突出。北齐大臣王綋在回答文宣帝[注: 文宣帝高洋高洋,字子进,生于北魏永安二年(529年),卒于北齐天保十年(559年)。其先为渤海蓚(今河北景县西)人。曾祖父高谧曾任北魏御史,]高洋“何为大苦”的问话时说:“亡国破家,身死名灭,所谓大苦。”听到王綋的回答后,高洋“默然”。 [12](P366)可见,在当时人看来,“名灭”,即不能留名后世,与“亡国”、“破家”、“身死”等最坏的结果相同,都是“大苦”之事。在这种心态的驱动下,人们留名后世的愿望表现得十分强烈。最高统治者[注: 统治者 tong zhi zhe 〖the ruler〗 所谓统治者,是一个独立主权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他统治的领域具备一个国家的性质,他在同时和后世均被广泛认可。]方面,在分裂割据的局面下,为了标榜自身政权的正统性和合法性,也为了使自己和祖辈的“勋业”能够“垂之无穷”,流芳百世,这一时期的统治者非常重视“国史”的撰写和保存,这种希图通过撰修国史而流芳后世的行为,事实上是东汉以来日趋强烈的留名后世的心理需求在最高统治者身上的一种延续。这使通过 “国史”的撰述达到名垂后世的目的,成为当时统治者中一种普遍存在的观念。北朝学者刘昞在为刘劭《人物志》中“文章之材,国史之任也”一语作注时即指出:所谓“国史之任”,其作用乃是“宪章纪述,垂之后代。” [13]( (P625)也就是说,其目的是记录统治者的所谓“善政嘉谟”,以使其能够留名后世。同时,统治者也极力倡导臣下通过效忠朝廷而获取留名的机会,即所谓“夫士之为行,在家必孝,处朝必忠,然后身荣于时,名扬后世矣。” [14](P76)


    在“效上”风气非十分浓厚的中国古代[注: 中国古代 中国古代中国古代是指先秦至1840年鸦片战争的历史-zhongguogudai],最高统治者这种追求流芳万世的观念和举措,其向下的“扩散”效应是不可忽视的,它促成了当时留名观念的进一步流行。南齐人何昌寓便说:能够做到“阖棺之日,不陨令名,竹帛传芳烈,钟石纪清英,” 是历代贤者死而无憾的原因。 [16](P760)南朝著名学者刘勰在其《文心雕龙·序志》中强调“形同草木之脆,名逾金石之坚。” [2](P725)在他看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