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话剧舞台刮起喜剧风 太…
话剧舞台刮起喜剧风 太…
京剧演员甄建华舞台上突…
一度消失民间舞蹈重现舞…
学者谈京剧老生形象:舞…
学者谈京剧老生形象:舞…
一方小舞台 承载戏曲梦
临川四梦在世界舞台“回…
苏州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
戏剧家周来同志逝世 曾…
最新热门    
 
话剧舞台刮起喜剧风 太多商业噱头和广告引争议(2)

时间:2012-3-11 15:07:39  来源:不详
剧的水土 深浅不一

喜剧看着浅显,其实上手并不容易,无论是剧本还是导表演的各个环节,都好像一台精密的仪器,正常运转起来很难。台湾导演赖声川以《千禧夜,我们说相声》、《那一夜,我们说相声》、《女人说相声》、《旅途说相声》等一系列[注: 一系列 拼音: 解释: 1.犹言一连串。-yixilie]相声剧作品一举打开了大陆舞台剧的市场,让这样既是“相声”又是“剧”的形式非常新鲜好看,而内容又是丰富和贴近生活的。这正是赖声川导演多年积累起来的经验,同样的喜剧因素也运用在赖声川那些不是喜剧的作品中,比如写两岸分别30年的大戏《宝岛一村》就能做到让观众笑中带泪。赖声川曾说:“最高级的喜剧背后——是悲剧”。但同样来自台湾的屏风剧团的李国修导演却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他的两部戏《莎姆雷特》和《三人行不行》,前者收到了两种极端的观众反应,而后者演出之后反响平平,很快就被观众遗忘,正说明他的这种喜闹剧风格还有些水土不服,需要边演边改才能被大陆观众更好接受。

同样的,陈佩斯的喜剧也是从最初还类似小品表演的《托儿》,到一部构思严密且充满批判精神、针砭时弊反映农民工讨薪题材的《阳台》一路走来,可以看到陈佩斯喜剧的巨大进步。由陈佩斯根据法国[注: 法国(La France),全称为法兰西共和国,现在是法兰西第五共和国,位于欧洲西部,与比利时、卢森堡、德国、瑞士、意大利、摩纳哥、安道尔和西班牙接壤,隔英吉利海峡与英国隔海相望。]喜剧改编的《雷人晚餐》一直被业内认为是好剧本,但之前由大山和郭冬临主演的该剧就反响一般,经过陈佩斯的改造再次搬上舞台就被观众认可,也说明了喜剧本土化改造再加工的重要性。

更热衷改造剧本的孟京辉导演,无论是什么样的剧本到了他的手里,几乎都要被刻上深深的孟氏戏剧标签,根据迪伦马特作品改编的《天使来到巴比伦》、《老妇还乡[注: 作者 《还乡》发表于一八七八年,是托马斯·哈代(1840—1928)创作中期的重要成果。哈代这位英国十九世纪末期的大小说家和二十世纪初期的大诗人,]》改编的《蝴蝶变形记》,几乎只是借用了原著中讽刺批判的精神,而整个作品就好像是发生在当代的活色生香的残酷、热闹而癫狂的喜剧。改造剧本不成功的例子是田沁鑫[注: 田沁鑫,国家话剧院才女导演,中国当代最具实力和影响力的新锐导演。她的作品对中国传统题材和世界名著的全新探索,现当代社会话题的敏感捕捉,]导演,她根据朱德庸漫画改编的《大家都有病》虽然是一个喜剧题材,但在演出现场看到的只有不成熟的演员蹩脚地演绎着一个不成熟的剧本。虽然田沁鑫导演在话剧界一直以作品厚重、文本扎实著称,但在把握喜剧的节奏上,还有待下工夫。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