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任国征:“雨”“雪”总…
任国征:从宋朝笔记故事…
任国征:从两则对联解读…
任国征:京剧里的“雪中…
任国征:清朝“存在”多…
任国征:从《洪奕家书》…
任国征:傅斯年如何看待…
任国征:也谈古人教子
“90后”的代际特征:更…
鹿钟麟:曾把溥仪逐出故…
最新热门    
 
任国征:钱穆如何看待科举考试?

时间:2012-4-3 12:57:00  来源:不详
考试制度也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来维护统治。在所有关于科举制度的评论中,这个观点似乎是我们见到的最深刻的和最精当的论述。

 

    二、科举制度可以沿承文化

 

    我们经常会误解科举制度仅仅是一种考试选拔制度,忽略了其传承文化的功能,对此钱穆有一段精辟的论述:“必有大批应举人[注: 举人是本谓被荐举之人。汉代取士,无考试之法,朝廷令郡国守相荐举贤才,因以“举人”称所举之人。唐、宋时有进士科,凡应科目经有司贡举者,通谓之举人。],远从全国各地,一度集向中央,全国各地人才,都得有一次之大集合。不仅政府与社会常得声气相通,即全国各区域,东北至西南,西北至东南,皆得有一种相接触相融洽之机会,不仅于政治上增添其向心力,更于文化上增添其调协力。而边区远陬,更易有观摩,有刺激,促进其文化学术追随向上之新活力。”(第259页)

 

    钱穆先生是从知识和思想的角度来论述,其实文化还含有浓厚的道德元素。时任总统的徐世昌[注: 徐世昌,1855年生于河南,前清举人,后中进士。自袁世凯小站练兵时就为袁的谋士,并为盟友,一文一武,互为同道;1905年曾任军机大臣。]在其名著《欧战后之中国》(第60页,中华书局1921年出版)中说:“中国教育的道德传统已经牢固地树立起来,因此,尽管这些考试强调纯粹的文学成就,道德教育在家庭教育和私塾仍然延续。”他还认为科举制度体现了文化的稳定性,他说:“这些考试既输送学者又提供注重实际的政治家,在以后的朝代[注: 【中国】   朝代:指整个王朝,也朝代讲时:指整个王朝,也指某一个皇帝的一代。 朝代    熟记口令  (1)  夏商周秦西东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