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任国征:“雨”“雪”总…
任国征:从宋朝笔记故事…
任国征:从两则对联解读…
任国征:京剧里的“雪中…
任国征:清朝“存在”多…
任国征:从《洪奕家书》…
任国征:傅斯年如何看待…
任国征:也谈古人教子
“90后”的代际特征:更…
鹿钟麟:曾把溥仪逐出故…
最新热门    
 
任国征:钱穆如何看待科举考试?

时间:2012-4-3 12:57:00  来源:不详
 隋唐五代又十国  辽宋夏金元明清  (2)  夏商]里这种考试定期举行,直至引进现代教育制度。”(第59-60页)北洋军阀徐世昌同时是一位大学者,他也说明了我国学术资料之广阔。

 

    大学者罗素对于中国科举制度有个总结也能佐证以上观点。他在《中国问题》(第34页,译林出版社1996年出版)中说“科举制无论是好是坏,它对中国文化[注: 中华文化,亦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即汉族文化,汉文化。且流传年代久远,地域甚广,以文化圈概念亦被称为“汉文化圈”。中国文化不但对韩国、日本,]的影响相当深远。它的好处有:造成一种尊重学问的风尚;取消了士大夫[注: 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在中世纪,通过竞争性考试选拔官吏的人事体制为中国所独有,因而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士大夫阶层,即专门为做官而读书考试的知识分子阶层。]阶层[注: 阶层是指出身于不同阶级的人,由于某种相同的特征而形成的社会集团,例如以脑力劳动为主的知识分子,同一阶级里因社会经济地位不同而分成的层次.-jieceng];选拔出来的人都是勤学者;虽有异族武力征服中原,但中国传统文化却得以保留。”

 

    三、对两次争论的学术验证

 

    钱穆等学术名家对于科举制度的研究除了用“开山斧”大处着眼外,还能拿“绣花针”细微入手。使我们能够深入解读近年来两场关于科举制度的重要学术讨论。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