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刘细君:第一位皇室的和…
“学雷锋”活动的成长史
老子的和谐与自然无为思…
老子的和谐思想与自然无…
老子的和谐思想与自然无…
老子的和谐思想与自然无…
林安梧:儒学未来的发展…
黄巾起义为何被扣上反动…
“寻找古鬲国”考古行动…
11月1日 袁世凯出任清朝…
最新热门    
 
行动的和理想主义的——一个家长眼中的朱永新和他的《中国新教育》

时间:2012-4-3 12:57:03  来源:不详
>

 

    据王林博士[注: 博士是教育机构授予的最高一级学位。如某科系哲学博士(PhD),理学博士(DSc/ScD),文学博士(DLitt),教育博士(EdD)。]说,研制书目的启动资金都是从朱先生的稿费中出的。“理想主义”和“行动”是在短短的相处中朱先生给我感受最深的两点。是的,一项大的工程——何况是民间工程——的推广,不可能只依靠一个正确的纲领,推动它的还有来自领导者的个人魅力。

 

    “新教育”是一个开放的实验,这就是因为它具有实践的品格,新教育人总是在实践中去检验理论的成败,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体系和理论,它的品性是谦卑的,如同大海,愿意容纳在行动中发现的任何有价值的贡献。我想,正是这种可操作性,行动的和开放的品格,能够保证新教育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实验,并且因为新教育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终极理念,保证了它是在朝着一个令人向往的方向发展。我们可以不懂什么是“应试教育”,什么是“素质教育”,我们可以不懂很多艰深的理论,但是,如果我们从《新教育》中明了,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我们通过什么样的手段能够收获我们想要的教育成果,那么,我们人人都可以去努力,去创造。

 

    朱先生在书中引用澳大利亚未来研究委员会主席埃利雅德博士的话说:“未来不是一个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一个我们要创造的地方。通向它的道路不是人找到的,而是人走出来的。走出这条路的过程既改变着走着路的人,又改变着目的地本身。”《新教育》让我们看到,新教育是和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的,阅读《新教育》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是参与新教育的起点。

责任编辑: 林杏子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