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
3月8日 徐霞客去世 国际…
亚太非遗国际培训中心在…
中国高校如何与“国际标…
广元为千佛崖戴保护罩 …
中国学术论文如何打好“…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出席…
专家研讨中华文明国际传…
齐晓飞:国际道德经论坛…
“方法论与中国俗文化研…
最新热门    
 
国际策展人侯瀚如:不能失去精神与立场的自由

时间:2012-4-26 10:14:04  来源:不详
什么反对,我为什么支持,那么这个时候对话是可能的,但是一般来说他们就会拒绝对话,因为忽然间他们发现他们自己是非理性的。
  艺术评论:在2000年做上海双年展的时候,你当时感慨万千,这是什么样的一种契机?
  侯瀚如:当时确实我想的很多的一点,是刚才我提到的,在当时做上海双年展是很特殊的,在2000年的时候,我是想后面十年对于中国的发展,能够提供怎样的一种前景,我们做的事情好像铺路的第一块基石,这种感觉还是很强烈的,当然这种强烈也来源于我们都知[注: 都知是宋代宦官官名。-douzhi]道在这之前多么不容易,确实那个时候我们经历过80年代、90年代的,这种不容易当然就是说……
  艺术评论:这种不容易是来自什么地方?
  侯瀚如:其实当时当代艺术基本上都是地下活动,基本上都要躲起来做的事情。那个时候做艺术家确实是需要极其坚强的内心,而且我觉得当时的艺术家都是处于一种非常不正常的情况,因为它们在一种很特殊的环境里面,他们是在没有物质条件的情况下做作品,他们有很好的想法,但是很难实现,而且如果能实现的话都是匆匆忙忙为了什么事情突然间像打游击一样的完成,那样他永远都做不出来一些很重要的作品,因为他没有办法有完整的条件和时间,这个是当时上世纪90年代初一直到2000年以前,中国绝大部分的当代艺术家都是为当[注: 为当 拼音: wéi dān?? 解释: 1.犹抑或;还是。-weidang]时刚刚出现的国际市场去做作品,当时国内根本就没有任何条件去靠艺术生存,而且甚至连展出都很困难。
  艺术评论:是不是1992年到1993年最困难?
  侯瀚如:对,那个时候也很困难,一直到2000年之前,实际上相对来说都不容易。同时来说艺术家、策展人都相当的临时性,他们能做成一个展览就走。那个时候基本上就是,谁说我昨天找到了一点钱,今天想一想,明天展览就开幕了,都是这样的。
  艺术评论:当时的作品是怎么来的?
  侯瀚如:作品就临时赶啊,我可能是夸张了一点,可能只有一个星期去组织整个展览,所有的作品都显得非常的临时性、没有质量,它只能有点灵机一动的,绝对做不出来一种很完整的东西。
  我当时有一种考虑就是上海双年展能够开成的话,其中的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能够为创作条件的正常化提供一种开端,所以筹备的过程很关注于如何去让艺术机构和文化官僚接受当代艺术,更重要的是还要获得观众和媒体的支持。这样艺术家的创作条件会正常些, 可能做出有深度的作品来。要达到目的就要费很大的劲,所有的感受加在一起就让人很激动。

上一页  [1] [2] [3] [4] [5] [6]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