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甲骨藏珍 殷契重光——…
家庭教育成为应试教育的…
翠叶红花知春到——国家…
2011年度《国家哲学社会…
书评:国家图书馆文津图…
4家“国家级”文化产业…
两家国家美术研究中心成…
最是书香能致远——写在…
《钱基博集》(第二辑)…
“殷契重光——国家图书…
最新热门    
 
写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阶段成果《梵汉佛经对勘丛书》出版之际

时间:2012-5-10 20:26:24  来源:不详
梵汉佛经对勘

 

价值重大意义深远

 

    众所周知,佛教传入中国近两千年,长期与中国文化[注: 中华文化,亦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即汉族文化,汉文化。且流传年代久远,地域甚广,以文化圈概念亦被称为“汉文化圈”。中国文化不但对韩国、日本,]交流融合,与儒家、道家鼎足而三,成为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大批译自梵文的佛教典籍[注: 泛指古今图书。 汉荀悦《汉纪·成帝纪》:“光禄大夫 刘向 校中秘书,謁者 陈农 ,使使求遗书於天下,故典籍益博矣。”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典籍》:“ 开元 中,定四部目録,大凡五万一千八百五十二卷。]也成为传统典籍中最可宝贵的文化财富。佛经翻译在中国历史[注: 中国历史是中国各民族诞育和发展的历史。它的发达的封建社会,曾创造了同时代世界最高的文明。但是当西方某些地区跨入资本主义,特别是当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入侵中国之后,中国越来越落后了。]悠久,积淀丰厚,历代僧徒对梵汉佛典的言语差异、文体风格,以及转梵为汉的方法和技巧,都有深入的体会和具体而微的探讨,梵汉对勘也由此成为佛经翻译、解读与传播过程中的一项基础工作与重要手段。

 

    从成规模的佛经翻译工作出现,梵汉对勘即粗肇其端。随着大量梵夹的传入、多种译本的出现,通过梵汉对勘确定经文正诂,成为汉地义解僧注释、讲解佛典时习用的方法。唐代[注: 唐朝-唐朝(公元618年~907年),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李渊于618年建立唐朝,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首都。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