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甲骨藏珍 殷契重光——…
家庭教育成为应试教育的…
翠叶红花知春到——国家…
2011年度《国家哲学社会…
书评:国家图书馆文津图…
4家“国家级”文化产业…
两家国家美术研究中心成…
最是书香能致远——写在…
《钱基博集》(第二辑)…
“殷契重光——国家图书…
最新热门    
 
写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阶段成果《梵汉佛经对勘丛书》出版之际

时间:2012-5-10 20:26:24  来源:不详
,因此黄先生在翻译本经时,更强调“信”的原则,首先厘清梵本经句的语法形态与逻辑关系,然后与三种汉译本勘对,将经文中陈述的佛教义理,用准确流畅的现代汉语翻译出来。也就是说,在涉及到义理层面时,译者更强调梵本原典中所表达的语义关系,强调词与词之间的逻辑关联。

 

    针对寂天所著的《入菩提行论》,黄先生考虑到已有的古代汉译本“译文拙劣,错讹甚多”,在翻译时更侧重“达”即简洁晓畅的原则。应该说,这种翻译风格非常符合寂天的治学特点及其文风。寂天是公元8世纪印度中观派的著名论师,受当时印度逐渐兴起的俱生(易行)乘思想影响,学行并重,广博守约,其深邃的哲学洞见往往通过洒脱、平淡的文字展示出来。由此而言,黄先生在翻译此论时所坚持的“明白顺畅”原则,恰恰是对寂天原文风格的精准把握。

 

    《维摩诘所说经》“富有思想创造性和艺术想象力,思辨恢宏深邃,议论机智诙谐,叙事生动活泼”,在中国古代先后出现过7种汉译本,其中鸠摩罗什译本与玄奘译本分别代表了不同翻译风格的高峰,尤其是什译本“文约[注: 即韩遂(文约是他的字)个人资料 字 文约 终属 韩遂 籍贯 【凉州】金城郡 【今甘肃永靖一带】 官至 征西将军 生卒 ? — 215 曾效力过的势力 韩遂 魏 简明历史传记 韩遂,]而诣”、“旨婉而彰”,深受中国历代文学之士的喜爱。如何把握今译的文风,就颇具挑战性。基于梵汉文本的对勘,今译者对两种古代汉语译本作了充分的“同情之了解”后,形成一种雅洁简明的译风,其文约,其意远,其词洁,其义丰,经文中浓郁的文学色彩也随之跃然纸上。

 

对勘注释导言特色鲜明切中肯綮

 

    在梵汉对勘的注释方面,此三书也各具鲜明的个性化特点。注释是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