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郭岗顶古遗址。(摄影:根秋多吉)
图为:郭岗顶出土的唐代陶俑。(摄影:根秋多吉)
中新网雅江7月20日电(根秋多吉 卓玛青措)记者20日从四川雅江县文管部门获悉,该县郭岗顶遗址元代寺院窖藏中出土了大量9世纪的白狼族陶俑。该批白狼国文物是关于白狼国唯一的一批文物,十分珍贵,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雅江县西俄洛乡郭岗顶古遗址处在山形尤如座落在一朵莲花台上,面积约8000亩左右。每年夏季山上开满一种黄色花朵叫“郭岗花”的藏草药而得名郭岗顶。从日月湖西行2公里有一处座落在山坡上的废墟建筑群,其中的一部分是古代寺院遗址,寺院遗址长35.4米,宽24.8米,还有一个不足100平米的主殿。遗址的主殿中,此前出土的一批陶俑收藏在郭沙寺。
记者在古遗址现场看见,主殿的中心有个开挖的痕迹和塔基,周边还能看到陶俑的胳膊、腿、手、脚等残片。据当地人介绍,这就是出土陶俑的窖藏和塔基。塔里堆放着元代的塔形擦查,塔基面积1.5平方米。在遗址的中间部位有30多座古建筑遗址散布,在遗址的东部较远的地方还有遗址分布。其中有一处遗址的残墙内伸出的古树直径3米多,高15米多。中国著名佛教考古学家、龙门石窟研究所原所长73岁高龄的温玉成[注: 温玉成(1915—1989),曾用名温振兴。江西省兴国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教授现场观察后认为,这些古树至少约有五、六百年以上的历史,说明该遗址废弃在元末明初时段。
“这里应是古代白狼(白兰)族一个重要的居住地,吐蕃灭掉白狼国以后,白狼族经历了吐蕃化的过程,陶俑反映了9世纪白狼人的生活状况,他们的发饰有的保持着原来的状态有的类似吐蕃人的发饰,从一件佛教护法神像上看他们刚刚接受佛教。”温教授说。
《雅江县志》记载,东汉[注: 东汉(公元25年~220年),又称后汉,是中国古代继秦朝和西汉之后的又一个大一统王朝,由光武帝刘秀建立。二十四史中的断代史—《后汉书》,即记载了上起光武帝,下至汉献帝的东汉一朝共196年历史。]时,境内雅砻江以东地区为牦牛国地,雅砻江以西为白狼国地。唐代(公元667年)境内雅砻江东西地区属吐蕃。
“白狼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早见于汉书,专家认为他们起源于青海省的巴彦喀拉山一带,也就是今天的果洛地区,而果洛地区在藏文中的意思与西俄洛的“俄洛”在藏文中的意思是一样的。大约在东汉时他们向南迁移,直到巴塘县一带,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