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马执斌:说“切云”和“…
胡印斌:王澍获奖是对中…
郭文斌:春晚可否换个时…
赵麟斌:闽都文化的现代…
陈斌:应将国家级殿堂设…
宁夏作家郭文斌:《弟子…
胡印斌:一流大学正在被…
马执斌:“策勋十二转”…
胡印斌:清华修复文科找…
最新热门    
 
马执斌:也谈“化干戈为玉帛”

时间:2012-7-25 11:35:23  来源:不详
sp; 丝帛最初是用来事神鬼的。进入春秋战国,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和人们思想逐步解放,丝帛的用途日益扩大。《国语·齐语》记载:齐襄公[注: 简介 电视剧《东周列国春秋篇》里的齐襄公(鲍大志 饰演)齐襄公(?—前686年)春秋时代齐国第十四位国君.姓:姜名:诸儿。]“九妃六嫔,陈妾数百,食必良肉,衣必文绣。”“衣必文绣”,就是穿带花纹的丝绸衣裳。《左传·宣公十二年》记载:楚军攻打萧邑,遭遇寒流。楚王巡视三军,抚慰并勉励将士。将士感到像披上丝绵被一样温暖。在长沙楚墓中岀土过丝绵被,证明《左传》记载不虚。1982年,湖北江陵马山砖厂一号楚墓出土了大批战国丝织品,包括锦袍、禅衣、夹衣、禅裙、丝绵绔等十余种,还有棺罩帛画。这些材料说明,从春秋战国时起,穿丝绸、用丝绸才逐渐成为时尚。

 

    “化干戈为玉帛”是形容中国古代交战双方议和会盟的常用语。这对于交战双方来说,都是“国之大事”。处理这样的“国之大事”离不开玉帛的。因为撰写在玉帛上的盟约,是不再交战、和平友好的誓言,要讲究诚信,要举行庄重的仪式,向天地祖宗的神灵汇报。

 

    最后顺便说明: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中,有石戈、玉戈、青铜戈;还有一件菱形铜牌,有专家认为,这是祭祀用的盾牌,即干。三星堆遗址出土的玉器不仅品种多,而且数量大;至于帛,尚未见有出土报告。但是,学术界认为“青铜大立人像头戴花冠,身着的长襟衣服上所饰的有起有伏的各种花纹,均表明其冠、服为蜀锦和蜀绣。”(见段渝、邹一清著《三星堆文明》)

 

责任编辑: 林杏子

上一页  [1] [2] [3] [4] [5] [6]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