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金庸捐千万书舍变豪华会…
奢华的外表缺乏实质 图…
康有为海外流亡16年:住…
康有为海外流亡16年:住…
西安百年剧场豪华单间开…
越剧明星进京贺岁 豪华…
约50辆豪华车送丧 温州…
豪华墓地
最新热门    
 
豪华落尽见真淳——“为中国着迷”的傅吾康

时间:2012-11-27 12:08:44  来源:不详
-1901),但他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人丝毫没有表现出趾高气扬的态度。正如福兰阁自己所描写的那样,早在他刚到中国的时候,他对中国便有一种非常开放、充满期待的态度:

 

    从一开始我就日复一日地愈来愈明白,我来到的中国并不是像很多欧洲人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个文化落后的国度。这是在古代有着高度独立的文明的国家,并且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在别处人们往往只能通过别的方式,如记述、出土或者从其他方面获得断篇残简,艰难且无法完整地予以修复,在这里却是生机勃勃的当下,人们可以有意识地认识和经历这一切。

 

    这样的一个立场也许能够解释,为什么从福兰阁的日记中我们可以看到,除了一再重复的对自然景观的迷恋和惊叹外,他尽可能客观地杜绝了各种各样的偏见。傅吾康正是在这样的一个氛围中成长的,因此他对中国文化以及中国人抱有跟当时大多殖民主义[注: 殖民主义(colonialism),资本主义国家采取军事、政治和经济手段,占领、奴役和剥削弱小国家、民族和落后地区,将其变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侵略政策。]者不同的态度。

 

    傅吾康从一开始就不喜欢柏林的另外一位汉学家海尼士(1932年10月,他从莱比锡来柏林,接替福兰阁在柏林大学汉学系的教授一职),这除了跟他们上述的学术主张有关外,更重要的是他认为海尼士对中国人的态度是他没有办法接受的。他的自传《为中国着迷》中记载了一则小故事很说明问题:

 

    另外一次经历也令我对海尼士保持距离。海尼士1932至1933年冬季学期来柏林上任以前,10月初,我们系要从法国大街搬到城堡附近一栋叫做“宫廷马厩”的古老楼房里。1930年从我父亲那儿获得博士学位的白乐日(Stefan/Etienne Balazs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