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首届“傅雷翻译出版奖”…
还原“东方左尔格”阎宝…
简述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双…
通过《易经》解读翻译的…
中国散文翻译的新收获—…
诗歌翻译中的形与神
佛经翻译家玄奘与铜川玉…
关于“族群”与“民族”…
严复的翻译:近百年来中…
唐诗在美国的翻译与接受
最新热门    
 
老翻译感怀翻译往事:“最最最强烈抗议”怎么翻?

时间:2009-12-5 11:28:30  来源:浙江日报
成书于1908年,是瓦尔泽客居柏林期间(1905—1913)的重要作品,也是瓦尔泽生前发表的最后一部作品。这部小说将叙事性降到了最低点,除了稍具故事的轮廓外,毫无情节可言。瓦尔泽注重的是人物的性情和精神世界。外部世界在他的小说里隐退而去,只留下稍许的暗示,而叙事者雅考伯的声音清晰地凸现。由此也可看出,作家选择以日记或者碎片的形式并非是随意而为的,因为这种形式摆脱线形叙事的羁绊,有利于更自由挖掘、分析人物的心态。但作为翻译来说却难度甚大,范捷平教授曾将译稿在抽屉里一放数年,只为了要更深入地研究作者的因生活经历而形成的风格、思想。他说,瓦尔泽在表现某种事物时会突然提到一个完全凭空冒出来的人名或者一个符号,还有日常生活中的奶酪和面包的味道,这就需要译者把他所有的生活细节都尽可能地了解甚至熟悉起来。

  凡学过德语的人都知道,德语中有许多名词在中文中根本找不到相应的词汇。范捷平教授说,这只有两种办法,一种是生造词汇,许多学者都这样做过。比如德语的“讨论”,不能照搬中文的“讨论”,范教授说那其中有“说出去、拿进来,再搅拌一下”的复杂含意,内中如此丰富的含义怎么能够用一个简单的词汇来取代呢?他为此在语言的词源和考古上花过许多工夫。无法找到对应的中文词汇时,翻译采用的另一种方式就是做注释。他曾翻译过一本德国谈现象学的哲学著作,60多万字的译者,仅注释就做了385条。

  沉醉于英语的意境

  浙江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外语学院英语文学研究所副所长郭国良教授,同时也是浙江省翻译协会常务理事、秘书长。最近也当选为中国译协理事。他的翻译经历颇为传奇,他本是一名海军,外语学院毕业后在军队做侦听工作。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与文学作品的翻译相遇,从此就爱上了文学翻译,后来考上了杭州大学外语系朱炯强教授的研究生。1991年,在导师的帮助下,他在一部澳大利亚中短篇小说选的翻译中小试身手,在他看来,文学翻译是很神圣的事,翻译过程中神经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一有问题就拼命查资料问老师,决不肯有一丝马虎。他曾先后赴香港中文大学、美国瓦尔帕莱索大学、印第安那大学作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短篇小说理论、当代英国小说及翻译和西方文论。

  使他在翻译界名声大噪的是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作品《赎罪》。郭国良教授说,《赎罪》一书约23万字,他全身心投入其中,翻译了一年才完工,上海译文出版社始终没有催他。有些出版公司就没有这样好的“耐心”,买到国外图书版权后,给译者的时间最多只有半年,甚至才几个月。翻译时间没有保证,翻译出来的东西肯定存在各种遗憾。

  当今英国文坛,写严肃小说又好又叫座的,当数伊恩·麦克尤恩,他也被认为是英国文坛当前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麦克尤恩的作品多为短篇小说,内容大都离奇古怪、荒诞不经,有“黑色喜剧”之称。他的文字简洁而且优雅,他对人的生存状态的洞察和深挖,使他笔下经常是“不洁”的题材具有真正的人性深度,对于一个翻译来说是真正的挑战。自他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最初的爱情和最后的仪式》获得1975年的毛姆奖以来,他四次获得布克奖提名,并最终在1998年以《阿姆斯特丹》折桂。《赎罪》同样获得2001年的布克奖提名,虽然最终未能获奖,但评论却给予了较之《阿姆斯特丹》更多更动听的溢美之词,认为比它更丰满,更好读,既有讨好读者的动人情节,喜剧因素,又不乏冷色调,让人爱不释手。2007年,麦克尤恩凭借《切瑟尔海滩上》再次入围英国布克奖。

  翻译《赎罪》一书让郭国良教授深深爱上了伊恩·麦克尤恩的作品,他说:“《赎罪》2001年刚出版时,我就在英国,看见书店里读者在争购。当年外国媒体给予了高度关注。后来回国后,出版社约我翻译这本书,我感到很荣幸。”到目前为止,《赎罪》已经再版了4次。

  留恋于法语的精致

  杭州市翻译协会会长应远马,也是翻译界的一个奇人。1971年出生的他,在本届全国翻译大会上算得上是个年轻人。他毕业于北京第二外语学院法语系。主攻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但他很长一段时间在干外贸, 曾担任国贸部副经理、经理职务。2007年担任宁波宇超进出口公司副总经理。在此期间出访过欧非10 来个国家。2003年至2005年就读复旦大学国际贸易研究生进修班。现在浙江城市学院教书。

  应远马的翻译生涯开始于1993年。出版过《感受中国》、《本末倒置》、《老外看中国》等译著。他也是2007年娃哈哈集团总裁宗庆后致法国达能集团公开信法文版译者。

  应老师提起自己的翻译经历时说:“我所走过的翻译之路,首先要归功于一个人:我的外教李莎老师。她是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