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中国专家学者关注长江下…
牛郎织女的故乡在哪?学…
复旦大学学者征集全国曹…
评:“中国旅游日”是张…
网购IN语:“我秒到了”
王潮歌:“印象”系列或…
学者批圆明园皇家庙会:…
《孔子》编剧:“子见南…
话语权与文化解构:“山…
学者质疑《孔子》常识错…
最新热门    
 
学者:“蚁族”已无法回头 物质贫乏但精神强大

时间:2010-1-25 12:24:43  来源:京华时报

  廉思:他们只是尚未成功

  居住在聚居村里的、数以万计的“蚁族”,今后或将变成中国社会的中坚力量。和“知青”、“下岗职工”、“农民工”这些单词一样,“蚁族”这个簇新的单词,也将成为理解中国社会变迁的关键词之一。

  月收入1956元

  记者:什么样的人算是“蚁族”?

  廉思:简单说,就是受过高等教育、低收入、群居。根据我们对546份有效问卷的统计,“蚁族”的年龄集中在22至29岁之间,毕业5年内的“80后”大学生占95%。毕业5年后,要么混得好,搬到更好的地方;要么混不下去,回老家了。“蚁族”的平均月工资为1956元,月房租为377元,饭费为529元,月均花费总计1676元。北京市职工平均月工资是3700多元,是“蚁族”的两倍左右,所以他们是名副其实的低收入群体。此外,他们还呈现出一种聚居的生活状态。我们初步统计,北京的这类聚居村有10个左右。

  记者:“蚁族”聚居村的就业率有多高?

  廉思:不高。在“蚁族”中调查,五分之一没有工作,失业比例近20%。

  记者:找到工作的80%,一般都做什么?

  廉思:电子器材营销、广告营销、餐饮服务、教育培训等,都是门槛较低的工作。其中,57.8%的“蚁族”成员任职于私营或民营企业;32.3%的“蚁族”,没有与工作单位签订正式劳动合同;37%的“蚁族”,没有“三险”等基本保障。

  50%来自农村

  记者:他们大都来自哪里?

  廉思:大部分系民办高校、外地高校毕业后在京找工作的大学生,绝大多数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其中,河北、河南、山东等地最多。从家庭出身来说,“蚁族”的家庭大部分来自于农村和县级市,来自于农村的50%多,县级市的20%多,来自省会和直辖市的,仅占7%。从整体情况来看,“蚁族”中,父亲职业阶层为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分别只有3.5%和8.5%,其中管理人员的比例低于全国的该阶层比例;家庭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只占8.2%。可见,这个群体以中下等阶层的家庭为主。

  记者:他们的现状,似乎是父辈的再现?

  廉思:是的。从群体内部情况分析,父辈的家庭背景还影响了子女教育获得。这个分化路径,沿着本/专科、热/冷门专业、国民/非国民教育系列三个维度同步进行。另外,管理阶层、专业技术人员等优势阶层的子女在更高学历中(如本科和研究生)的出现率更高;而个体、失业以及工人等较低阶层的子女在较低学历(如专科)中的出现率更高;此外,商业服务业、农民等较低阶层的子女在各个学历中的出现率都很低。

  记者:“蚁族”在每个大城市都存在?

  廉思:我们保守估计,“蚁族”在北京有十几万人。此外,上海、武汉、广州、西安这类一线大城市基本都有。甚至,一些地级市也有这类群体存在。河南的《焦作日报》说,焦作也有“蚁族”,被称为“焦蚁”。

  他们已无法回头

  记者:他们为什么不能回家就业?

  廉思:我们也问过很多“蚁族”,为什么不回老家?他们回答,“我的专业是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电脑编程、生物工程,回县城、农村,我能做什么?”一般人的理解是,家乡父母对受过高等教育者的过高期望,让他们难以回去。实际上,巨大的城乡差别,偏远地区更少的就业机会,不科学的专业设置,让他们基本丧失了回去的可能性。

  记者:之前为什么看不到他们?

  廉思:我们的研究显示,1999年是大学第一批扩招,2003年这批人刚好毕业,聚居村正是在那个时候形成的。2005年左右,聚居村开始形成一定规模。现在人数已经很多了。比如唐家岭,村民3000人,而“蚁族”则有几万人。以前之所以看不到这个群体,是因为他们处在我们的管理盲区之内。从性质属性上说,该群体已经毕业,不是在校生,因此教育部门管不着;该群体没有当地户口,属于“北漂”一族,因此当地人事部门无法管;该群体很多没有“三险”和劳动保障,享受不了当地低保及各种失业救济,因此劳动保障部门不能管;由于没有户口,建设部门提供的廉租房也惠及不到该群体。因此,可以说,该群体的问题是哪个部门都有所涉及,但又不具体属于哪个部门的权限范围之内。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