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雨水声音占卜喜歡旳感情…
声音占卜种种
传承:拯救濒危声音遗产…
最新热门    
 
摹写声音之至文自成一家始逼真——《听颖师弹琴》《琵琶行》《李凭箜篌引》之比较

时间:2010-2-11 12:05:29  来源:不详
的夸张,丰富的联想,新颖的比喻,又让人虽感到奇险而不觉得怪诞。全诗从演奏开始起笔,到琴声终止完篇。诗人首先运用多种手法刻画了音乐形象,将抽象的、无形的音乐感受形象化、具象化,赋予音乐的音色、旋律、节奏等以鲜明形象。然后,诗人又写了音乐效果,成功地描写了倾听音乐时变化动荡的心理感受,以自己当时的坐立不安、泪雨滂沱和冰炭塞肠的深刻感受,说明音乐的感人力量。形象的刻画为效果的描写提供了根据,而效果的描写又反证了形象刻画的真实可信,二者各尽其妙,交互为用,相得益彰。
    《琵琶行》主要是突出表现琵琶女这个人物形象,对音乐的精妙描写只是为表现琵琶女服务,即音乐形象从属于人物形象。因而作者对琵琶乐声的描绘,处处紧扣琵琶女复杂的内心感情:“弦弦掩抑声声思”,是叙述她“平生不得志”的无限哀怨;“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是展现她起伏的心潮汹涌澎湃,而“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是感情又一次的大爆发,最后,“四弦一声如裂帛”,戛然而止的琴声,表现了琵琶女悲愤欲绝,五脏俱裂的内心。再加上琵琶女自叙悲惨的遭遇身世,怎能不引发诗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这样,不仅暗示了诗的主题,而且升华了诗的内容。
    《听颖师弹琴》和《琵琶行》,主要通过比喻、象声等手法,力图描绘出音乐的形象。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大珠小珠落玉盘”:“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等。李贺在诗中虽然也用了“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两句来描写李凭弹箜篌的音乐形象,但李贺主要不是使用描写的手法去精雕细刻音乐的形象,而是着重写“感”,写音乐给人的感受,写音乐强烈的、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
    韩愈的《听颖师弹琴》运用多种手法刻画了音乐形象,说它时而像互吐情爱的儿女昵昵细语,时而像策励勇士冲锋战场一样豪迈雄壮,时而轻逸得像空中的白云柳絮,时而又喧腾得像林中的百鸟朝见凤凰,时而有上翻像攀登千仞陡峰,时而有下跌像落进深潭万丈——摹写声音精细入微,形象鲜明。
    与韩愈所描写的音乐形象所不同之处在于:白居易对音乐效果的描写,似乎并不介意,而对音乐形象的刻画,则尽心竭力。更重要的是,白居易不仅再现了音乐形象,而且通过音乐形象的千变万化,展现了琵琶女起伏回荡的心潮,为下面的诉说身世作了音乐性的渲染。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对琵琶演奏的描写,绘声绘色地再现了千变万化的音乐形象,以骤然而至的急雨来比喻大弦的声势,以款款而谈的私语来比喻小弦的音韵,以珠落玉盘来比喻和弦齐奏的和谐,以莺语花底来比喻乐声的明快,以冰下泉流来比喻乐声的冷涩,以银瓶乍破来比喻乐声的突发,以刀枪齐鸣来比喻乐声的激越,这些出神入化的刻画,音乐形象丰富多彩,惟妙惟肖,使人觉得犹如亲耳所闻,已不能不使我们惊佩作者的艺术才华。
    李贺的《李凭箜篌引》是谈不上有一个严密的追踪乐曲进程的意象结构的,是不可能像《听颖师弹琴》《琵琶行》那样可以在读者的想象中还原为乐曲的。它呈现给读者的是主体的精神遨游,是敏锐、强烈、丰富而诡异的审美情趣。在诗人笔下,乐声竟然响遏行云,使天惊石破,落下萧萧秋雨,使吴刚忘情深夜不眠。经过诗人浓墨重彩,酣畅淋漓地铺陈渲染,艺术家弹奏的乐声也就美妙无比了,使人大有“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的感觉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