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雨水声音占卜喜歡旳感情…
声音占卜种种
传承:拯救濒危声音遗产…
最新热门    
 
摹写声音之至文自成一家始逼真——《听颖师弹琴》《琵琶行》《李凭箜篌引》之比较

时间:2010-2-11 12:05:29  来源:不详
。李贺与一般诗人两三句才写得一个意象不同,他常常在一个句子里就包含着两个甚至三个意象,如“湘娥啼竹素女愁”、“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等,而这些意象又总是那么奇特,极少在别人那儿看到。像“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这样一些响罗天外的意象,这是任何人也无法模仿的。
    五、在语言风格上:诗是语言艺术,音乐表现的则是听觉形象。唐代诗人用语言描绘乐声,深得以有形写无形之妙。他们往往借助于读者的经验和修养,通过其他事物音响色调的暗示,唤起对乐声的联想和听觉联想,以收到令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的艺术效果。如果说,音乐是主情艺术,那么用语言记录的音乐形象则更能弥补音乐的“绘景”之不足。
    《听颖师弹琴》在关于声音的正面描写中主要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侧面描写中则通过描写听众感受来表现乐声之美妙。
    《琵琶行》在关于声音的正面描写中主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侧面描写中是通过环境烘托来表现音乐美妙。
    《李凭箜篌引》则着眼于神仙怪异的感受、人间少见的事物,运用夸张的方法从侧面表现箜篌乐曲的神奇,乃至泣鬼神。用“昆山玉碎凤凰叫”和“石破天惊逗秋雨”来比喻箜篌之声,整首诗有极美的形象,如“湘娥素女”,“凤凰香兰”,更有带点悲壮色彩的,如“石破天惊”、“老鱼瘦蛟”,它们在李贺的独特的审美感觉里得到了统一。出产美玉的昆仑,原是个充满神话色彩的遥远的地方,凤凰更非现实世界所有,芙蓉和香兰则又浸染着《楚辞》情调,加之拟人手法的运用,就使诗句散发出浓厚的浪漫主义的气息,别具一种奇丽朦胧的美。意象之怪、色彩之缤纷浓烈,令人惊叹!
  就遣词造语而论,韩愈不少诗句新奇妥帖,揉磨入细,感染力极强。例如开头两句押细声韵,其中的“女”、“语”和“尔”、“汝”声音相近,读起来有些绕口。这种奇特的音韵安排,恰恰适合于表现小儿女之间那种缠绵纠结的情态。后面写昂扬激越的琴声则改用洪声韵的“昂”、“场”、“扬”、“凰”等,这些都精确地表现了弹者的情感和听者的印象。另外,五言和七言交错运用,以与琴声的疾徐断续相协调,也大大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如此等等,清楚地表明,诗人匠心独运,不拘绳墨,却又无不文从字顺,各司其职。所谓“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奡”,其实也是韩愈本人诗歌语言的一大特色。
    白居易在借助语言的音韵摹写音乐的时候,兼用各种生动的比喻以加强其形象性,善于选择和运用语言的声音,用“嘈嘈”“切切”等拟声词直接模拟音乐,更增加了诗歌语言的音乐感。如“大弦嘈嘈如急雨”,既用“嘈嘈”这个叠字词摹声,又用“如急雨”使之形象化。“小弦切切如私语”亦然。这还不够,“嘈嘈切切错杂弹”,已经再现了“如急雨”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再用“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比,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就同时显露出来,令人眼花缭乱,耳不暇接。
    钱钟书先生《谈艺录》中对李贺诗歌的艺术特点曾作过详尽的分析,其中提到李贺诗句中硬性动词和形容词的运用,在这首诗中,这个特点也很明显。如“凝”、“颓”、“碎”、“叫”、“破”、“逗”、“老”、“瘦”等字,这些所谓硬性动词或形容词的使用,确实增强了诗句的硬度与力度,产生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
   &n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