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孔子彩票”批评一箩筐…
孔子“销售”彩票,何错…
孔子“卖”彩票,创意够…
谁说春晚小品“不敢大胆…
老子和孔子为什么要打架…
浅论孟子“仁政”的古今…
老子和孔子别样风情
中日共同历史研究报告书…
当当网不愿“被规则” …
黄炎培的一生:毛主席说…
最新热门    
 
老子“不言之教”管窥——兼与儒家“六艺”之教的比较

时间:2010-2-12 10:51:42  来源:不详
以治天下,“六艺”教育进一步政治伦理化。后世孔子强调“德治”,进一步明确了礼教在政治制度与文化当中的核心地位。经儒门后学发展,“六艺”教育到战国时,终成儒家私学中实施政治伦理伦理教育的主要内容。
  老子作为周王室之“征藏史”,对“六艺”教育之历史渊源及至春秋末的发展状况的掌握,应是“集大成”的。然而,在《道德经》开首一章,他首先就把矛头指向了“敬德保民”思想以及相应的“礼”的教育:“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攮臂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去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三十八章》)
  老子以为“上德”与“道”齐同,《二十一章》曰:“孔德之容,唯道是从”《二十八章》:“……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讲的是人的精神与“为天地母”的道相和合后,体现的即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之“玄德”,正因为从不执着、表现内在的“德”,因此才有不离之“常德”。
  反过来,“下德”失去了“无为”之境界,就会执着“有为”与“有心施德”——此为背离“常德”,即是“无德”。
  失去大道,便要日日修“德”,修“德”未果,便有仁以为己任。又不行了,于是要讲“义”。最后,一切都失效了,“礼”便应“运”而生。


  从老子人性论角度看,当人类素朴的自然本性亡失或产生异化时,“下德”、“仁”、“义”、“礼”便相应出世,并被当作“人伦”之本,经周公的“制礼作乐”,提倡“礼乐”之教,又成为邦国教育之本。在老子看来,由远古素朴的至德之世演嬗至“礼乐”之世,就是素朴人性逐渐虚伪乃至于异化的过程。而人性一旦产生异化和分裂,就会立即外化为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民多利器,国家滋昏;民多伎巧,奇物滋起……”(《五十七》),“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十八章》)等等,而“礼”不过是这“乱世”的一块温情肃穆的遮羞布而已。不仅如此,它随时可能成为诸侯相侵伐,“乱臣贼子”“弑君篡国”的旗帜,以及统治者压榨人民的堂皇招牌,最后倒霉的还是黎民大众。
  因此,所谓的“敬德保民”,只不过是伦理化、精致化的“圣人创世说”。至于这种思想的外化——“礼乐”教育,一方面,具有“帝王保傅”的功能——为统治阶级培养接班人,并强调“孝悌”为人伦、乃至邦国之本。另一方面,“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对普通庶民施行驯服工具式的教化,以形成“子视万民”的政治态势。
  老子从“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角度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十七章》云:“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
  “不知有之”是“不言之教”实施的特征,它使受教者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自己与道合一的自然本性,在这种“道法自然”的境界里,“天地”、“鬼神”、“圣人”等都因“我”而在,因“我”而灭。扬弃了“耳目之欲”,没有了“凡圣”的观念,自己就是自己真实的主宰,而无须“圣人”、“明主”来拯救自己,这属“无为”的范畴;“亲之誉之”,为儒家的“德治”教育,主张“为国以礼”前提下的“仁者爱人”,以“孝悌”齐家,治国,平天下,统治者是“民之父母”,是“圣人”,百姓只有顺从他们的统治,才能“安身立命”。“畏之侮之”属“礼治”的内里——“法治”教育,周王室祭祀用品常用栗子,意为“使民战栗”。后两种属于“有为”,在老子看来,它们“功用”不同,但均背离了“无为”之境界,在扰乱、分裂素朴的人类自然本性方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