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天津三河岛炮台遗址:曾…
关于宋元时期广告的文化…
拍卖内幕:中国富豪掉入…
单霁翔委员等:新时期应…
阮玲玉辞世75周年:代表…
重庆发现13张民国时期渝…
甘肃玉门市发现一处春秋…
关于北朝时期范阳卢氏家…
中国考古学家首次发现仰…
网络文学的三个发展时期…
最新热门    
 
明清时期《三国志通俗演义》接受小探

时间:2010-4-15 10:57:56  来源:不详
尚,非俗非虚,易观易入,非史氏苍古之文,去瞽传诙谐之气,陈叙百年,该括万事。”到清初毛宗岗的《三国志演义凡例》和《读三国志法》肯定版本中的古本处理虚实的尺度。清代学者章学诚认为它是“七分事实,三分虚构”(《丙辰札记》),这种定量的结论被当代学者广泛接受。
  主流认同接受中,也不乏反对的声音。反对派也是针对小说功能和小说虚实两方面。认为小说“诲淫”、“诲盗”、有伤“风化”,故有清一代,一再的禁毁小说。有很多士大夫附和朝廷下的禁止流传小说的朝令,他们认为诸如《三国演义》之类的小说是“有伤风化”的,有违伦理道德的。像《三国演义》之类的小说,其中明代莫是龙在《笔塵》中就发出了“水浒传三国演义可焚”的偏激呼声,认为其是“野史芜秽之谈”。在章学诚的《章氏遗书外编》中也批评了“《演义》之最不可训者,《桃园结义》,甚至忘其君臣,而直称兄弟”,并且认为把诸葛亮塑造得“何其陋耶?”把张飞描写得“则侮慢极矣”,并认为“关公显圣,亦情理所不近”。
  反对派对于《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虚实处理也大加病诟,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以明胡应麟等为代表的保守小说评论家就严厉指斥了《三国演义》中的虚构现象。“……惟关壮缪明烛一端,则大可笑。……案《三国志•羽传》及裴松之注及《通鉴纲目》,并无此文,演义何所据哉?”(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而以谢肇浙为代表的认为通俗小说应该以虚构为主,《五杂组》中就指出“《三国演义》……俚而无味矣。何者?事太实则近腐,可以悦里巷小儿,而不足为士君子道也。”
  
  参考文献:
  [1]龙协涛.文学阅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5.
  [2]钱大昕.《潜研堂文集》卷十七“正俗”.潜研堂集,1989.
  [3]蒋大器.三国志通俗演义序.弘治七年.
  [4]马振方.小说艺术论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223.
  [5]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文化出版社,2004.108.
  [6]黄霖,韩同文.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222.
  [7]汉斯•罗伯特•耀斯.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50.
  [8]王利器.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10.
  [9]陈康祺.郎潜纪闻.中华书局,1984.514.
  [10]张红波.《三国志演义》在明清时代的传播接受研究.中国知网优秀硕士毕业论文,第21页.

上一页  [1] [2] [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