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试论谢眺诗歌的力量之美
试论司空图诗歌理论的核…
试论李商隐的诗歌风格和…
试论英雄情结对曹操诗歌…
试论蒙古族图形文化研究…
试论南宁市少数民族传统…
试论韦庄《秦妇吟》的诗…
试论诗史互证与审美为本
试论“被看”的女人—《…
试论男权文化语境中的隐…
最新热门    
 
试论通感手法在李贺诗歌中的表现艺术

时间:2010-7-11 10:59:30  来源:不详
现了诗人对客观物象的独特的艺术感受。“银浦流云学水声”(《天上谣》),诗人描写天河飘渺的行云像流水一样,这是视感,但诗人却以听觉才能感受到的“水声”来比喻。“羲和敲日玻璃声”(《秦王饮酒》),日似玻璃有光,敲玻璃有声,则敲日也有了声音,诗人以声音描写太阳的特征,这是以听觉表现视觉。“兰脸别春啼脉脉”(《梁台古意》),是写晚春之际,兰花凋谢,这是视感,诗人用听觉才能感受到的“啼什为之比喻,状出了兰花脉脉含情啼泣,送春归去的情形。“缸花夜笑凝幽明”(《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十月》),缸花,即灯花。深夜灯光微明,诗人用听觉才能感受到的“笑”来比喻。“玉炉炭火香冬冬(《神孩》),冬冬鼓声,然与上五字不合,疑有讹文”(王琦注)。殊不知诗人在这里是用了通感手法,以听觉表现视觉,写出了香火随鼓声跳跃,鼓声与香火缭绕的迎神场面。“山泣清漏”(《感讽五首·其五》),清泉从山缝中流出,如铜壶滴漏.这是视感。诗人以听觉感受到的“位”为喻。“冷红泣露娇啼色”(《南山田中行》),秋花沾露为“泣”,花颜是“娇啼”,应是看见的,却似听到的。“露压烟啼千万枝”(《昌谷北园新笋四首》),新竹为露水浸透,烟雾蒙蒙,新竹被压如啼。这是视觉感受到的,却用“啼”来表现,虽好象是听到的,实为看到,视听同感,形象生动。

    再次,以触觉感受表现视觉感受。李贺这类诗句也为数不少。“玉轮轧露湿团光”《梦天》),“团光”是看见的,而“湿”为湿度,为触觉感受,明月辗着露珠,放出晶莹湿润的光辉。“江上团团帖寒玉”(《江南弄》),“寒玉”喻月初出。团光朦胧,犹有寒意。而月光是视觉看见的,寒意是触觉感受。“隙月斜明刮露寒”(《春坊正字剑子歌》),月光透过云隙斜射下来,照在锋利的剑刃上,这是看见的,而由此产生的寒意是触觉,用来形容剑刃的寒光闪闪,很是逼真。“缸花夜笑凝幽明”、“凝”为触觉感受,而灯花的半明半灭之貌是看见的,用“凝”来形容灯光的昏暗,十分生动。“冷红泣露娇啼色”中的“冷红”,即秋天的残花衰败、萧条,是看见的,好象都带有了深秋的冷意,这是触觉。“杨花扑帐春云热”(《蝴珠舞》),杨花扑帐,春云悠悠,这是看见的景状,而用表现触觉的“热”来形容,更增强了春意浓浓的气氛。
  另外,还有用嗅觉表现视觉的。如“海哨红文香浅清”(《秦王饮酒》),“香”是嗅觉感受,浅清是用视觉判断的。用来描写舞女们印有红纹的衣裙发出的幽香,帖切自然。还有用味觉表现嗅觉的。“松柏香涩”(《王浚墓下作》),墓地上松柏散发出凄凄的幽香是闻到的,诗人却用味觉才能感受到的“涩”来形容,更强化了愁思的程度。还有以味觉表现触觉的。“东关酸风射眸子”(《金钥仙人辞汉歌》),风寒凛冽,是触觉感受到的,“酸”却是只有味觉才能感受到,以‘酸”来形容风,极言风之寒,使铜人刚走出东关,就落下了眼泪。“苦风吹朔寒”(《感讽六首·其二》),北方风急气寒,是触觉,而用味觉才能感受到的“苦”来形容,极言处在这种严酷环境中的独特感受。还有以触觉表现听觉的。“石润冻波声”(《自昌谷到洛后门》),凝冻的只能是水波,而不能是声音,但声随波止,不仅有冷觉,且有了静境。   
  “通感”或称为“感觉转移”,是一种自发的心理活动,而描写其语言的表达方式则是‘通感”或“移觉”修辞格。作为自发心理活动的“通感”,总是伴随着被描写的客观事物,成为作家的描写对象。作家无论是描写客观事物,还是作家的主观感受,都需凭借想象活动在头脑中进行艺术加工。‘“通感”修辞格是以想象为其心理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