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从《论语》看孔子的孝道…
《浅谈维吾尔族帽子的特…
“新世代”读什么?别以…
儿童节,我们该如何守望…
儿子如何写老子?季承笔…
音乐剧《三个橘子的爱情…
“大学语文”成聋子的耳…
老子无为而治:本意应是…
王蒙:孔子或者老子都长…
河南鹿邑举行老子诞辰2…
最新热门    
 
老子的虚静观研究

时间:2010-7-13 10:44:41  来源:不详
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颜回曰:“回之未始得使,实自回也;得使之也,未始有回也。可谓虚乎?”夫子曰:“尽矣!”
  《庄子·大宗师》中的“坐忘”概念:
  颜回日:“回益矣。”仲尼日:“何谓也?” 曰:“回忘仁义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 曰:“回忘礼乐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 曰:“回坐忘矣。”仲尼蹴然日:“何谓坐忘?”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仲尼曰:“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
  “离形”﹑“堕肢体”,实即摆脱人的欲念所由产生的生理存在;“去知”“黜聪明”,实即排除人的知识所由获得的理知分析活动。而只有通过“外天下—外物—外生”的修炼步骤,才能超越感性和理知的局限,达到庄子的心斋和坐忘,这就是虚静的真正含义。虚静的要义,使精神清洗掉周围世界理知和生存本身对它的玷染,以生成一种“高度修养境界的空灵明觉之心”。

  (5)《荀子》的“虚壹而静”
  鉴于人们在认识上容易陷于表面性和片面性之弊,荀子提出了“虚壹而静”的“解蔽”方法。荀子所谓“虚”,指不以已有的认识妨碍再去接受新的认识;“壹”,指思想专一;“静”,指思想宁静。荀子认为“心”要知“道”,就必须做到虚心、专心、静心。他说:“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志也者,藏也,然而有所谓虚,不以所已藏害所将受谓之虚”“藏”即获得的认识。荀子认为,不能因为已有的认识而妨碍接受新的认识,所以“虚”是针对“藏”而言的。他又说:心生而有知,知而有异,异也者,同时兼知之;同时兼知之,两也;然而有所谓一,不以夫一害此一谓之壹。“心”有分辨差异,同时“兼知”多种事物的能力,可以同时得到多种不同的认识,这就是“两”。但另一方面,要深刻认识一种事物、精通一门学问,就必须专心一意、集中思想,不能因对那一种事物的认识而妨碍对这一种事物的认识,这就是“一”。“一”和“两”的这种辩证统一就是“壹”。荀子强调:心枝则无知,侧则不精,贰则疑惑。壹于道以赞稽之,万物可兼知也。身尽其故则美。美不可两也,故知者择一而壹焉。“择一而壹”也就是专一、专心。荀子还说:心,卧则梦,偷则自行,使之则谋。故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不以梦剧乱知谓之静。(同上)心是动的,不动就不能思维,但要正常思维就必须排除各种干扰,让思想静下来。所谓“静”就是不让各种胡思乱想和烦恼来扰乱思维。荀子认为,正确处理好“藏”与“虚”、“两”与“壹”、“动”与“静”三对矛盾的关系,做到“虚查而静”,就能达到“大清明”的境界,做到“坐于室而见四海,处于今而论久远,疏观万物而知其情,参稽治乱而通其度,经纬天地而材官万物,制割大理而宇宙理矣”。
  二“虚静观”的作用
  (一)“虚静观”中“静”的作用
  (1)以静制动
  王弼以静制动
  王弼从宇宙生成论的研究转向对宇宙本体论探究,提出了 “以静制动的哲学理念。他说,万物从“静”中来,又回到“静”中去。王弼认为,运动是暂时的,相对的,有条件的,静止则是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王弼认为,只有把握住作为万变的原因而本身并不变化的“本”,才能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居于主动的地位。以静制动的形而上学动静观,必然要导出“静为躁君,安为动主”的政治原则。王弼教导统治者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