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从《论语》看孔子的孝道…
《浅谈维吾尔族帽子的特…
“新世代”读什么?别以…
儿童节,我们该如何守望…
儿子如何写老子?季承笔…
音乐剧《三个橘子的爱情…
“大学语文”成聋子的耳…
老子无为而治:本意应是…
王蒙:孔子或者老子都长…
河南鹿邑举行老子诞辰2…
最新热门    
 
老子的虚静观研究

时间:2010-7-13 10:44:41  来源:不详
动的艺术。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名句“此时无声胜有声”,便是对音乐中的动与静的最好的描绘。琵琶女的演奏何以出现“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呢?不是别的,正是因为“别有忧愁暗恨生”之故。此时音乐表面形式上的静止,实际是情感深处更为激越的运动。
  (2)对于茶道的影响
  中国茶道,就是要通过虚静的工夫进修,消解生理作用,使主体精神得以呈现,醒悟心灵的本真状态,昭明天理,顿觉人之所以为人的价值所在;在茶道中完成主体与万有客体的融合,将人与自然和谐地统一起来。
  老子认为,万物由壮而老,由盛而衰,出于虚静而归于虚静,人亦应如此。然而与万物不同的是,人随时可能出现欲望,随时可能妄动;有欲则不虚,有动则不静,因此人类的生命活动常常是有违自然的。人的欲望可能使他偏离自然,所以人要复归其生命的本真,就必须凭借自身的工夫。“品茶”的过程也就是心性修炼与涵养的过程。“品”的时候,得到山川灵气的启发,虚静之根得以复苏,精神力量得以扩充,人格魅力得以提高,人的生命体验、道德体验都在“品”的过程中得到极大丰富。
  (3)对于书法的影响
  小楷书法作为中国传统书法宝库里的一株奇葩,在古代有着悠久而灿烂的辉煌成就。小楷,顾名思义,是楷书之小者,“致虚守静”被道家创始人老子第一次提出,而刘勰则运用在文艺创作上并推广而深化,提出了审美虚静说:“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绎辞;然后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文心雕龙·神思》)刘勰认为“虚静”是“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是文艺创作过程中最为关键和重要的环节,它是艺术创作前唤起想象的起跑线,更是贯穿着艺术创作中审美感知的心态变化的全部流程。如果在创作中,艺术家不能处于虚静的状态,则会出现 “关键将塞,神有遁心”(刘勰《文心雕龙· 神思》),而虚静的方法则是“疏瀹五藏,澡雪精神”。集中注意力,专于一境,清洗主观上的杂念、陈见,使审美主体处于宁静清空的状态。显然,这是艺术创作中的一种最佳心理态势。周星莲《临池管见》说:“作书能养气,亦能助气。静坐作楷法数十字或数百字,便觉矜躁俱平。”独居一室,不闻窗外之事,把笔濡墨,临上几行《黄庭经》,回味逸少“笼鹅而归”的喜悦;摹写几行《洛神赋》,涵咏大令虚和简静、灵秀流美之韵致。不觉窗外花开花落,天上云卷云舒,陶养性情,解脱烦闷,使自己的身心得到极大的解放。从书法艺术的创作心理上来看,当一个书家获得真正的创作自由时,他完全摆脱了创作动机上的功利和创作上刻意于佳的心理负累,技法运用熟练似庖丁解牛,自身的审美性灵得到充分的抒发。从必然走向自由,由有意走向无意的境界。当前,从书斋文化里走出来的传统书法艺术遭遇了史无前例的变革,正是在这场变革中,传统的书法艺术获得了新生,从古代文人的孤芳自赏走向了现代艺术家更为广阔的情感诉求,书法艺术给予现代人的精神渴求和视觉愉悦远远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时期,小楷书法艺术也将在当代焕发出更加令人振奋的精神。
  (4)对于绘画的影响
  中国绘画艺术整体来说不像西方那样张扬个性,而是以“无为”与“虚静中和”为尚。中国画强调的是意境美和空灵的境界,其艺术形象贵在“似与不似之间”,这种近乎虚幻的境界更能引人入胜。中国画是靠画家的文化底蕴来支撑的,是画家对哲学与诗文修养乃至潜意识的自我流露。在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画作,莫过于传统山水画,尤其是宋元时代的“文人山水画”。宋代苏东坡认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