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关于苏轼的杜诗诗史批评
文化部部长蔡武:以文化…
四月的银幕有点怀旧:以…
广电总局谈卫星电视地面…
佛印和尚顿顿不避荤 苏…
鲁迅的朋友:以相知相契…
委员建言文化体制改革:…
刘醒龙:以诗人之眼看诗…
“假虎图”藏家:以为3…
柳斌杰:以时不我待精神…
最新热门    
 
苏轼:以文、学为批评一一以苏轼的杜诗“诗史”批评为例

时间:2010-7-16 11:08:12  来源:不详
的品格自可窥探得到。如《书子美(忆昔)诗》说:
  (忆昔)诗云:“关中小儿坏纪纲”,谓李辅国也。“张后不乐为上忙”,谓肃宗张皇后也.“为留猛士守未央”,谓郭子仪夺兵柄入宿卫也.正是章学诚所谓“论诗及事”的典型做法。不过他的“以史证诗”创论,既滥其觞,其后作者遂多有继作。如同张镐、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上谓:“杜子美诗云:‘张公一生江海客,身长九尺须眉苍。征起适值风云会,扶颠始知筹策良。’此谓张镐也。旧史载镐风仪伟岸,廓落有大志,好谈王霸大略,读子美诗,尚可想见其人。”则是发挥了苏说。至于说“旧史载镐风仪伟岸”云云,其实已经是“以史证诗”的自觉实践了。
  苏轼“以史证诗”之法,固然是出于尊杜的日的,但毋宁说,苏轼之于杜诗“以史证诗”,其实是出于其一贯的学术背景。所谓“以学为诗”、“以文为诗”等,前提既然在他深厚的学养,则“以学为批评”、“以文为批评”亦如是。事实上,对“史”的关注本身就表明了他对“文”的兴趣所在。因为“史”终究是“文”,虽然与诗不无会通或交集,但它首先是作为“文”而具有它的赋性的。就此而言,以史证诗未必不是着眼于“义”的品格发散的,而以史证诗之法其实也可以称为以文论诗之法。

  论题二:论杜诗的用事载人
  如果说“以史证诗”标示的是苏轼“以文为批评”的学术好尚,那么,对杜诗之为“诗史”的用事载人的品格批评,则显然是以学为批评的努力和实践,以“学”的规范和要求作为诗歌批评的轨辙,专注在“学”的广阔视野与深厚积淀,甚至是各种不同学术类型的旁通、化成和联觉。
《东坡诗话·书子美黄四娘诗》云:
昔齐鲁有大臣,史失其名。黄四娘独何人哉?而托此诗以不朽。
  苏轼以为杜诗之为“诗史”,当还有用事载人的功利目的。其言外之意其实不过是诗可以补史之不足、不载或者缺载。这自然是承认,作为艺术形式的诗,在某种程度上承载了应该为史志所具备的“载人”功能。毫无疑问,这种思维模式来自苏轼“诗史”会通并殊途同归的学术背景,也就是他的以文、学为批评的理论视野。他是在实践中把史志的和诗的语言、逻辑甚审美爿惯作了很自然的串联和“通感(联觉)”。不仅如此,他在《美“自平”诗》中说:
  杜子美诗云:“自平宫中吕太一。”世莫晓其意,而妄者至以为唐时有自平宫。偶读(《玄宗实录》,有中官吕太一叛于广南。杜诗盖云“自平宫中吕太一”,故下有“南海收珠”之句。见书不广而以意改丈字,鲜不为人所笑也。与其把这种认识归为苏轼一贯的“诗”“史”通感思维而实践所谓“以史证诗”,毋宁把它看作苏轼基于“诗”“史”的通感而意识到诗事实上取代甚至剥夺了史的志人载事功能。而这正见出苏轼的杜诗批评的出发乃在以学为论诗的前提,用杜甫自己的话说,即要求“读书破万卷”。
  苏轼对杜诗的解读,以为诗本有史乘才有的找事志人的功能,并非渊源无自。孔子作《春秋》,后人即以为史的功能是“寓褒贬别善恶”,其中就着眼在“纪人记事”:司马迁所谓“究大人之际,成‘家之言”(《报任安书》),所强调的还是史的“载人”功能。杜诗被誉为“诗史”,“诗”“史”两种思维模式的糅合贯通,其中自然包孕了对其诗作“史”的意义认同。而上引《书子美“自平”诗》中苏轼所发议论,“见书不广而以意改文字,鲜不为人所笑也”,似乎标榜了苏轼于诗学的另类兴趣或者学术思维惯性,所谓“以才学为批评”,于此可见其端。
  因注蘑学识的广博、知识积累的丰富以及视界的开阔,并把它化为切实的议论,苏轼才似乎有些肆无忌惮地“以学问为诗”“以议论为诗”。李清照《论词》对苏轼等人的批评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