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试析文本阐释视域下的杜…
试析“诗史”观辨正及宋…
试析一篇《锦瑟》解人难…
试析冲淡平和的诗意追求…
试析从“诗不可兼史”到…
试析杜诗“诗史”说当时…
试析为“诗史”辩——从…
试析“茶村体”与“梅村…
试析欧阳修论梅尧臣诗歌…
试析明代杜诗诗史说分析
最新热门    
 
试析蒋琦龄诗歌的“诗史”精神

时间:2010-7-17 11:41:59  来源:不详
回的是战争前线大散关,“侵晓蒲津渡,凉秋大散关。……向来忧国意,未改旧愁颜”(《记梦》)。而让他一生最牵挂的足“唯愁鲸跋浪”《次答子寿早春见怀》)。他终生执著济世,不甘于“老向唐诗晋帖中”,时常“梦回蜀栈秦关外”。他认为朴学的繁荣正是士人报国无门的产物,“笠泽有书留朴学,狄山无路效孤忠”(《又次韵答松孙间赠》)。
  纵观蒋琦龄诗集,自始至终都贯穿着忠愤感激、为国分忧的情感。“此行于国竟无补”(《介休遇雪》)、“野老吞声语尚酸,春行愁减带围宽”(《次和永州太守廷方宇见寄》)、“漆室伤怀抱,涕泪痕满纸。……忠爱本性成,爵禄心则死”(《寄王子寿》)、“系岂秦无人?未遇臣一个。跖穿昔西奔,独唱乃无和。寸心溺死灰,归路备坎坷!南湘佳山水,何处容高卧”(《初至合江亭观蒸湘盛涨》)、“高飞屡铩垂天翼,热念空回报国肠。敢谓上书同贾谊,已经历险愧王阳。三年奔走杜陵客,孤负成都旧草堂。归槎至今浮倦客,麻鞋犹梦泣孤臣”(《次韵答徐七觉生》)、“已挂衣冠理钓纶,犹怀芹子献枫宸”(《又次和见怀》)。鸦片战争前后的诗人贝青乔、蒋琦龄同乡好友朱琦等人在血与火的浴炼中,创作出了一批褒赞英烈、感泣鬼神的诗作。蒋琦龄没有亲眼见到过前线悲壮的战争场面,然而正如严迪昌先生所说:“当英帝国主义的炮舰在广州口岸外轰来第一炮时,民族的爱国的自危、自尊和自救、自卫的热血流向毕竟是通同的。”蒋琦龄诗中情感忠诚炽热,火热报国之心一直跳动到生命尽头。《绝笔》可谓是其至死不渝的爱国激情的最后表露:“气愤如山死不平,竟教田野度残生。朝廷何El封京观,愿驾胥涛戳海鲸”。时人认为:“其缠绵悱侧之情,感激愤兴之气……诸先生谓公诗上法杜陵,乃并杜陵之许身契稷,每饭不忘君国之志,亦神肖之”(周星誉《空清水碧斋诗集跋》)。
  蒋琦龄的诗歌在当时得到了诗人们的高度评价。刘绎认为《书愤》一诗洞中时弊,并对其有关民瘼之作给予赞扬。邓文熊指出蒋倾注心血作诗的原因在于:“篙目时艰,志不得行,乃益专力于诗”(邓文熊《空清水碧斋诗集跋》)。多数人从忠爱悯时的评价体系出发,认为蒋诗似杜:“忠爱忧思时殷怀抱,则胎息于杜”(杨翰《空清水碧斋诗集题词》);“忠荩悃忱,拳拳晨暮”(庄受祺《空清水碧斋诗集跋》);“行役不忘忠爱”(陈兰第《空清水碧斋诗集跋》);“言为心声,足观世变。……使人忠义之心油然而动”(杜寿朋《空清水碧斋诗集跋》)。
  朱琦认为:“一种渊穆醇厚之气,油然蔼然流露于笔端,尤为天禀所独得。读竟不觉俯首至地”(朱琦《空清水碧斋诗集跋》)。王柏心明确揭示蒋诗是志不获聘情况下的“发愤著书”,凝聚着强大的伦理人格力量,“虽不在位,而倦倦君父。……忧愁感叹,恳恳款款,章疏所不能尽泄,则发愤而寓诸诗”(王柏心《空清水碧斋诗集跋》)。
  由于时代环境和清中叶学术的影响,这一时期对“诗史”精神的阐释有时代的特色。除“纪兴亡”之外,“诗史”精神更多是在“忠义”层面上得到了弘扬。对“诗史”的认识接近宋人“千古是非存史笔,百年忠义寄江花”的境界(《次韵伯氏寄赠盖郎中喜学老杜之诗》),解读杜诗、评价杜甫多从“忠爱”人手,而且更加强调这一点。这造成了他们对“诗史”精神领悟的局限,即往往仅仅从忠爱忧民这个儒家传统的诗文评价体系来评蒋诗,而忽略了其诗“善陈时事”等其他重要方面。
  当然,蒋琦龄诗歌的成就不能与杜甫相提并论。但他的诗中,王朝的衰微与民族的危难交织,个人的经历和时代的巨变同构。我们能从这些诗歌中听到他的呼喊,看到历史的轨迹,了解那个时代的屈辱与苦难、悲愤与无奈。杜甫以来的诗史精神在此得到了较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