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历史教案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试论从《红楼梦》英译看…
试析政治文化视野中的农…
试论文化冲突下的广告传…
简析广告传播中的文化心…
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
中德携手打造跨国情感剧…
于丹:东北话已经成为中…
张颐武:书写文化很重要
北京打造历史文化传承轴…
安徽文化产业发展 民间…
最新热门    
 
从文化传播简析《了犹未了》主人公的形象

时间:2011-01-10 13:05:17  来源:不详
不仅可酣然大睡,还可做几个黄粱美梦。可齐思逸恰好相反,不仅毫无美梦可做,而且在强烈的社会责任心的驱动下,即便在梦中也不断地在内心深处进行着对现实的反思。他的心路历程有两个重要的象征:弯月儿和圆月儿。弯月儿象征残缺,和弯月儿对话表示齐思逸的思想正经受着阵痛,还没有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而谈话内容也主要是有关市场经济下大众文化的种种弊端,如“艺术的世俗化”、“甚至连女人贞操都推向了市场”等。作为精英文化的代表者,齐思逸对这些现象是痛心疾首的,可在汹涌澎湃的大众文化的进攻下,他又无能为力。可以说这时的他正陷人迷惑、思索、甚至是苦思良策之中。而当弯月儿变成圆月儿之后,意味着残缺已变为圆满,齐思逸的思想在挣扎之后找到了出路—归隐二泉镇。文中是这样说的:
    “却见月牙儿在缓缓地变得圆起来,终于团乱圈了。现在,远处的村镇田畴,近处的山林树木,笼罩在更明丽更广阔的银辉之中。
    二泉镇在这儿被描绘成桃花源式的美地,齐思逸终于找到了他的解脱之地。而圆月儿则以佛理消除了他的心头疑虑,他自觉或不自觉地走着中国文人所走过的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当然,弯月儿和圆月儿,以及“弯*圆”这个过程都是齐思逸内心冲突、思想挣扎的过程,同时也是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剧烈冲突,最后不得已黯然神伤离开的象征。
    齐思逸精英文化形象代表也是符合该书写作背景的。该书写成于1995年,可过了5年才出版。作者在后记中感慨道:“我这个穷书生,写书苦,出书更苦。……市场风云变幻……书稿又回到我的案头,何日出版不得而知,我只能等待。”该书是站在精英文化的立场上对社会进行评析,思想深邃、切中时弊,实属精品。该书作者其实就是知识精英中的一员,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可从小说的作者简介中看出:作者本人研究哲学,发表论文多篇,其中一篇于1996年荣获“贵州省文学奖”(文学理论)二等奖(一等奖空缺)。作者明显继承了中国士大夫们“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针对社会现实写下了这一饱含真知灼见的著作,希望引起社会的关注。可“等到进人九十年代,恰逢精英文化一撅不振,大众文化趁虚而人,顺利地占据了主流文化的地位。”,在这样的市场情况下,《了犹未了》这部著作反倒不及充满色情、凶杀、暴力等媚俗作品受出版社、发行商们的欢迎,竟在“深闺中”一锁就是s年。这不仅是作者个人的悲哀,更是整个社会的悲哀。其实以作者的才华,如果只是为了迎合市场去挣钱,他完全可以去写大量的庸俗作品,可他并没有这样做,而是胸怀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花费大量心血在艰难的写作条件下完成该书的写作,极尽个人能力传播着精英文化。让人可敬可佩!所以作为精英文化的代表者,有良心、有责任感的知识分子都应正视这个问题,并用自己的行动继续坚守精英文化的阵地,维护我们的精英形象

上一页  [1] [2] [3] [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