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历史教案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试析意境的本质与民族性
试析中国传统和谐文化与…
试析中国乡村组织方式等…
试析中国公民文化发展现…
试析政治共识:中国公民…
试析西方“公民文化”之…
试析现代广告传播流程及…
试析文化冲突与包容—电…
试析大众文化传播视野下…
论析现代社会的参与型政…
最新热门    
 
试析政治文化视野中的农民上访研究

时间:2011-01-10 13:05:09  来源:不详
论文关键词:农民上访 政治文化 复合型 公民文化
  论文摘要:作为农民非制度政治参与的主要形式,农民上访具有深层次的政治文化根源,认同危机、清官意识、臣民意识以及非制度化参与的激励效果,分别是农民上访的直接诱因、内在驱动、潜在因素和外在刺激。农民上访会造成一些负面影响,如削弱基层政府权威,造成合法性危机,破坏正常的政治社会化等。因此,需要培育参与性为主的复合型公民文化,将农民的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纳入制度化轨道,以逐步化解农民上访问题。
  农民上访,作为农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一种主要形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里所说的农民上访,是指农民不采用制度化渠道和法定程序,而是以个人或集体的方式越过直接管理他们的基层政府,向高层政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和要求,希望影响或改变基层领导干部的决策和决定,维护农民自身权益。定和政治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本文拟从政治文化视角出发,剖析农民上访的文化根源,提出消解农民上访危机的几点建议。
    一、农民上访的政治文化根源
    农民之所以上访,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深层次原因应该归咎于政治文化。作为长期形成的心理积淀,政治文化深藏在人们的心中并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彰显出来,它规制和指导着人们的政治行为。如阿尔蒙德所说,政治文化就是指政治体系的心理方面,它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内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政治文化最基本的要素,就是对统治权力合法性和正当性的认知、情感、评价等取向。甲从政治文化上看,农民之所以上访,一是因为基层政府执行力不足,导致农民政治心理上对基层政府的不信任,产生了信任危机和认同危机;二是农民政治心态上的“清官期盼准然;三是由于“臣民意识”的影响;四是缘于上访的正激励效果。
    1、认同危机:农民上访的直接诱因。“在政治行为主义的分析模式里,认同是指政治系统的成员对系统持有忠诚与合作的态度,保证对系统的支持,并承担相应的义务。所谓认同危机,指公民个体或群体在政治取向方面发生危机,形成群体性的心理困扰。在社会转型期,我国农村总体发展态势是好的,不过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就农村基层干部而言,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大吃大喝、贪污腐化、巧立名目、非法行政、官僚主义严重等。这些行为侵害了农民利益,加重了农民负担,伤害了农民感情,使农民对基层政府失去了信任,降低了基层政府的公信力。我们知道,基层干部形象是评价基层政府的主要指标,基层干部粗暴的作风和工作方法,使农民难以在心理上对基层政府产生认同感,产生了认同危机。不过,对基层政府的不信任,并没有消解农民对高层政府的想象和期望。在农民惯常思维中,认为要想解决基层问题或抑制基层政府的不良行为,必须求助于上级部门。对基层政府的认同危机和对上级部门的理想化,使得中国农民似乎有一种“上访情结”,一旦有事就可能走上访之路。
    2,“清官期盼”:农民上访的内在驱动。清官意识和清官期盼是积淀在中国老百姓心中的一种政治意识。在中国古代,农民在政治上软弱无力,没有什么制度和文化可以确保农民参与政治,于是广大农民都把希望寄托在清官身上。清宫犹如甘霖雨露,是“拯民于水火”的英雄人物。百姓都希望清官能够为他们作主。所以,在中国古代的戏曲和民间故事中,常常有这样一幕:百姓一旦有冤屈,在历经磨难之后,总会有手握上方宝剑的“青天大老爷”忽然驾到,为他们伸张正义。在当下,农民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