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浅析论儒家伦理思想的发…
浅析武德对精神文明建设…
浅析中国文化对中国村镇…
浅析论中西传统伦理思想…
浅析维吾尔族生态伦理思…
浅析地域文化差异与跨国…
浅析如何打造以人为本的…
浅析剪纸艺术与中国传统…
浅析《温公家范》中的家…
浅析老子与史怀泽生态伦…
最新热门    
 
浅析中庸与中道之比较

时间:2011-07-19 11:57:53  来源:不详
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这与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有共通之处,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道德德性必定是以求取适度为目的,同感情与实践相关,而感情与实践中存在着过度、不及与适度。而过度和不及都被他称之为恶,都同样会毁灭德性。正如他所举例,这就像体力与健康的情形一样,锻炼过度或过少都损害体力。同样,饮食过多或过少也会损害健康,只有适量的饮食才能增进和保持健康。孔子和亚里士多德都把中庸、中道归于“至善”。

    《中庸》载:“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这“中”、“庸”与“和”自然是不能分开的,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和者,中之所达。正如《中庸》载;“舜其大知也钦!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这进一步说明,君子以中庸为行为规范,以中求和,环顾左右,权衡利弊,做出科学的判断,并非无原则的调和折中。所以,中庸反对极端,追求和谐的境界,尽可能缓解各方面的矛盾与对立,以期达到伦理的、政治的及社会的和谐。而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其中有过度、不及与适度,他所说的德性是两种恶即过度与不及的中间。在感情与实践中,恶要么达不到正确,要么超过正确。德性则要找到并且选取正确。所以,虽然从其本质或概念来说德性是适度的,但从善的角度来说,它又是一个极端。正如勇敢与节制方面不可能有过度与不及—因为适度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个极端一样。就此可以看出,孔子所追求的是一种和谐,反对极端,而亚里士多德所追求的适度,本身就是一个极端。

  《中庸》有言:“天命[注: 本命-本命出自中国阴阳五行所得出的生辰星,也就是天干地支。古时,人们在决定重要的事情的時候,会根据生辰的天干地支来做判断。]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孔子所言中庸,不仅是一种为人处事的行为规范,更要求君子应当每日克己复礼,时刻自省,如孔子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注: 无忌 拼音: 解释: 1.不猜忌。 2.无所忌惮。 3.不必避忌;没有忌讳。-wuji]惮也。”中庸之道不仅是作为一种行为准则,而且已成为检验是否为君子的一种标尺。这点与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极相吻合。他认为适度就是德性的特点,过度和不及就是恶的特点。同时,“德性是在我们能力之内的。恶也是一样……既然做还是不做高尚(高贵)的行为,做还是不做卑贱的行为,都是我们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关系到一个人是善还是恶,做一个好人还是坏人就是在我们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一个人的品质就决定于他怎样运用他的能力”。
    三、中庸与中道的达到途径
    其一,孔子作为中国儒家伦理精神的主要代表人物[注: 何永安[香港富商]-何永安,男,香港富商,前亚姐曹央云丈夫。拥有多间上市公司的富商何永安,高峰期身家曾达3亿美元,后来经营不善负债累累致身家缩水。]之一,他所提出的中庸思想,直接脱胎于“礼”与“仁”。儒家伦理精神人伦建构的原理是礼,是由家族伦理到国家伦理;人性提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