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试析武当道教诚信伦理思想 |
 |
时间:2011-07-19 11:57:54 来源:不详
|
|
|
教义,而且在宫观建筑、匾额楹联等武当文化中对之也多有体现,武当清微道派更是把“正心诚意”作为行雷法的根本;武当道教诚信伦理思想,还体现在历代信徒香客将武当山称为“灵山”这一点上。 武当道教有关“真武”神的经典,都非常注重对“诚信”的宣扬,强调正心诚意、虔诚修炼才能得道成仙。如《玄天上帝启圣录》卷一“辞亲幕道”条讲:“玄帝长而勇猛,不统王位,惟务修行辅助玉帝,誓断天下妖魔,救护群品,日夜於王宫发此誓愿,父王不能抑志,年十五,辞父母而寻幽谷内炼元真,“悟杵成针”条讲:“玄帝修炼未契,玄元一日欲出山。行至一涧,忽见一老媪操铁杵磨石上。帝揖媪日:‘磨杵何为?’媪日:‘为针耳’。 帝日:‘不亦难乎?’媪日:‘功至自长’。帝悟其言,即反岩而精修至道,老媪者乃圣师紫元君感而化焉”。此条说明真武最初修持志不够坚,意不够诚,受老媪紫元君磨杵感化,悟出功至自成、诚信修持的道理,下定决E.-,正心诚意,返岩而精修至道。“折梅寄榔”条讲:“玄帝自悟磨针之语,复还所隐。与途折梅枝寄与棚树上,仰天誓日:‘予若道成,花开果结’。后如其言,今树尚存。”蓬莱仙侣”条讲:“玄帝归岩修炼之时,当有九美人[注: 美人,妃嫔的称号,起于东汉,止于明朝。《汉书·外戚传序》:“美人视二千石,比少上造。”《后汉书·皇后纪序》:“[ 光武中兴]又置美人、宫人、采女三等,并无爵秩,岁时赏赐充给而已。]相貌端严、仪矩殊异,往来帝所,惑试帝心。帝默识必圣人也,故加敬礼[注: 敬礼 名称 敬礼 介绍 在14世纪中古时期,当骑士在举行生死赛时,即利用骑马手拿长枪在行进间刺穿敌人盔甲的行为,是属于高危险性的,意味着两个人之中有一个人是会死的。],女仙乃谓帝日:‘予毕蓬莱仙侣,特来试之功行著已,宜加精进越日冲举’。语毕,跨鹤而升。今称蓬莱九师是也,仙侣岩由此名焉。”此两条更加证明真武正心诚意修持,才终得正果,成为“玄天上帝”。由此,正心诚意、虔诚修炼成为武当道士修道的重要思想,真武也就成为诚信的表率。 武当道教经典还认为,神可以满足人们各种功利目的,关键在于对神是否虔诚,即所谓“心诚则灵”。这在《玄天上帝启圣录》的记载中不乏其例。如《玄天上帝启圣录》卷四“孙隐遣蝗”条讲:“四川[注: 四川省-四川省,简称川或蜀,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地区一个省,省会成都。历史悠久、物产丰富、风光秀丽,自古被誉为“天府之国”。]峨嵋县令孙隐,曾得其父所传真武真君九件符篆咒水科目[注: 学科-学科:①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如自然科学中的化学、物理学;社会科学中的法学、社会学等。②“教学科目”的简称,也称“科目”。],用之以驱蝗治病皆有灵验。”“真武”是司命之神,又是“世号福神”、“治世福神”,掌管着人们的福寿名禄。人们应虔诚崇拜“真武”神,以祈求它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愿望。而商人与手工业者[注: 手工业者占有少量手工工具、作坊、原料等生产资料,自己从事独立的手工业生产,以其成品出卖,作为全部或主要生活来源的人,称为小手工业者,或独立生产者。],只要诚实守信、供奉[注: 供奉 正文 见翰林院。 配图 相关连接-gongfeng]“真武”,“真武”也会显灵,保佑其发财致富。如卷二“唐宪宝像”条中的唐宪是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