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浅谈元明清戏剧中的负心…
也谈《红楼梦》研究
浅谈多元系统理论视角下…
浅谈小说与电影在人物形…
浅谈松花石雕砚
严歌苓谈《金陵十三钗》
从“白娘子”是妖还是仙…
黄遵宪笔谈《红楼梦》 …
浅谈藏族丧葬文化
浅谈道教对中国古代科技…
最新热门    
 
浅谈《聊斋志异.黄九郎》的“同”与不同

时间:2011-10-10 10:41:35  来源:不详
好马的代表。《三国志》中有关赤兔马的记载,但是何以称为赤兔马却没说。于是,后人就认为,“赤”是说其毛色,“兔”是跑得快如兔子。]于辕门,如将射戟;探大弓于国库,直欲斩关。或是监内黄,访知交于昨夜;分明王家朱李,索钻报于来生。彼黑松林戎马顿来,固相安矣;设黄龙府潮水忽至,何以御之?宜断其钻刺之根,兼塞其送迎之路。[1]135
  这段判词中,不免有许多不雅之词,难登大雅之堂,但我们也能通过这段文字的字面意义推断出作者蒲松龄对同性性行为的态度。作者认为,男子同性恋是大逆不道的,不符合伦理与天性的,同时也违反了传统礼法。因此,凡是蒲松龄笔下的龙阳之好的故事,似乎都没有什么好下场。如,《念秧》里因掉进男色作为诱饵的陷阱的失财丢命;《男生子》中的杨辅因豢养娈童而丧命;《侠女》中“身首异处”的美少年,等等。
  然而,也正是这段对同性恋态度言语犀利厌恶甚至有些讽刺突兀的判词又带给人们更多的疑问。在现代心理学中有一种心理现象叫“恐同症(Homophobia)”,是指对同性恋行为以及同性恋者的非理智性的恐惧和憎恨。③也许作者没有达到如此严重的心理感受,但我们也会对作者写这段判词的目的产生质疑:作者是真的反对同性恋还是欲盖弥彰?这又是另一个值得思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蒲松龄.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3]施晔.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同性恋书写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3]张锡梅.从《聊斋志异》看蒲松龄超前的爱情之思[J].中国古代文学研究,2010,(1).
  [4]纪昀.阅微草堂笔记[M].
  [5]雍容.读《阅微草堂笔记》[M].
  [6]小谢.从《阅微草堂笔记》看清代同性恋[J].书城,2008,(10).
  [7]孙晓峰,浅析聊斋志异中的同性恋[M].

 

上一页  [1] [2] [3] [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